新时代文明实践广东“七个一百”下基层进行时 志愿服务瑶乡乳源落地开花助力群众追寻美好和谐生活
志愿服务下基层,志愿者为瑶胞量血压
统筹/羊城晚报记者 黄丽娜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张文 通讯员 赖南坡 李新华 林遥轩
作为全省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世界过山瑶之乡”韶关乳源瑶族自治县去年8月被列入全国5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市、区)”名单,是广东省两个入选全国试点名单的县(市、区)之一。
春夏之交,新时代文明实践广东“七个一百”精品项目下基层活动走进乳源,记者在采访时深切感受到,志愿服务在乳源瑶乡开展得如火如荼,乳源各地干部群众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了信心与期望。
瑶山村寨飞来一群“金鸪鸪”
5月,乳源瑶族自治县东坪镇雕子塘村村前广场上,随着轻快的瑶族音乐响起,十多名姑娘小伙身着瑶族传统服装,踏着欢快的节拍翩翩起舞,舞台下300多名瑶汉同胞不时发出阵阵喝彩。
这首情景表演唱《瑶山飞来一群金鸪鸪》的表演者都是乳源本地人,不少就是雕子塘村的村民。
表演队员赵小芳告诉记者,“金鸪鸪”是瑶族同胞们对当地一种“能歌善舞”的鸟的称呼。“以前跳舞都是自己看视频学的,今年3月乳源县委宣传部与韶关学院音乐学院达成合作意向,引入高校人才资源,在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立了全县首个‘金鸪鸪’瑶乡文艺帮扶实践基地。”赵小芳说,韶关学院的专业老师和学生还组建了一支“金鸪鸪”瑶乡文艺帮扶志愿队伍,定期为文艺志愿者培训瑶族歌舞等方面的知识技能,“让我们学到了很多音乐知识和跳舞技巧,也学会把党的政策编进节目,让节目更好看,更受大家欢迎。”最近他们正在排练,将《我和我的祖国》译成瑶语进行传唱、表演。
“勉腾勉”与志愿服务一脉相承
4年前,选调生肖璐开始在乳源瑶族自治县游溪镇大寮坑村任挂村干部。她说村里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为村民解决了不少实际困难,还带动54名村民成立了党员先锋志愿服务队、非遗传承志愿服务队、“赵家嫂子”志愿服务队等8支志愿队伍,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为乡村振兴助力。
瑶语里有一句话叫“勉腾勉”,意思是“人帮人”。乳源过山瑶同胞在大山里居住的时候就有“勉腾勉互助会”,邻里互助是他们的传统,,“我们就告诉他们,志愿服务就是‘勉腾勉’,他们马上就理解了。”肖璐告诉记者,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以来,大寮坑村的互助会成立了“勉腾勉”志愿服务队,探索出更加高效、便捷的互助模式,促进了和谐的邻里关系,增强了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四重维度合力发挥志愿服务优势
在南岭脚下的瑶乡乳源,随处可以看到志愿者们活跃在社区小巷、交通路口、景区景点……乳源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邓伟成告诉记者,乳源通过四个维度的实践探索,充分发挥志愿服务优势。
第一维度是“一体化”布局,构建层级管理的纵横实践网络。先后建立起纵向涵盖县镇村三级、横向辐射党政群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网络。全县共设立1个实践中心、12个实践所、50个实践站,126个实践点。
第二维度是“2+N”队伍架构,组建全方位志愿服务阵容。1个中心宣讲团,1个中心服务队,N个所、站志愿服务队,以群众服务群众,群众教育群众,现有206支志愿服务队伍,各类志愿者近万人。
第三维度是“6+X”“九结合”实践探索,吸引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目前全县已开展实践活动160余项近400场,参加活动群众近27万人次。
第四维度即“双重”激励回馈,激活农村志愿服务“造血功能”。通过县级制定志愿激励回馈机制+镇级制定农民简便积分兑换办法的“双重”办法,调动群众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引导村民互帮互助,80个志愿服务项目遍地开花,广受好评。
新闻推荐
为深入“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近日,韶关乳源瑶族自治县在人才驿站举办了2019年科技人才政策宣讲会,邀请韶关市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