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城口镇恩村: 传承红色基因 建设省际美丽乡村
走进韶关市仁化县城口镇恩村,可以看到建于明万历丙午年间的世科祠堂古朴华丽,一排排统一刷白的房屋红星闪耀,悠闲的老人带着孩童在新修建的广场上玩耍……恩村始建于宋朝元丰七年,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是闻名岭南的仕家古村,共出过26位进士和300多位武举等,去年12月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
恩村是红军长征的重要通道和补给地,曾留下邓小平、李明瑞、谭甫仁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足迹。恩村还是省定贫困村。2017年以来,恩村立足城口镇接壤湖南省汝城县的实际,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依托城口镇红色小镇和省际廊道美丽乡村示范区建设,深挖红色文化基因,建设省际廊道美丽乡村,力促老区村振兴发展。
筑牢党组织战斗堡垒
近年来,党中央、省委高度重视红色基因的传承,并将广东省唯一以红军长征为主题的纪念馆——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设置在城口镇,城口镇红色小镇建设被列入了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拟入库名单。以此为契机,恩村大力建设美丽乡村,并融入红色文化建设开展村党组织阵地规范化建设,定期开展以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固定党日+”“三会一课”等活动,营造了“听党话,跟党走”的浓厚氛围。
同时,该村通过“一线双联”夜访群众活动,仁化县领导每月两次住镇驻村,解决该村在卫生整治、古村落保护和红色村建设等方面的10多项问题。通过“民忧档案”活动,向群众发放“民忧卡”200多张,收回30多张,反映民忧20多宗,包含修路、挖渠、种植等方面,并基本得到了解决。
描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今年,恩村要制作一段记录影像,把村里新时代的“红色精神”记录下来,作为村党组织书记的邓攸发,日前正带着摄制人员在村里采访和拍摄。“我们要厚植村里的红色文化,让红色基因融入恩村人的血脉,打造美丽古村。”邓攸发说。
依托深厚文化底蕴和红色基因,恩村积极传承文化营造文明乡风,历年来有“铭记红色历史·祭扫红军烈士”、学习红军标语、“弘扬红军精神·广场舞比赛”等文化活动。每逢佳节,村民都会组织自古沿袭下来的舞香火龙、福主庙谯会、水陆对歌、八音等民俗文化表演。
近两年来,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恩村积极修缮该村7个祠堂、4个牌坊、1座城堡等古建筑。新建1座集文化、旅游、农贸、健身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并利用文化服务中心宣讲红色文化,展陈恩村红色故事以及红军水壶等物品,让后人铭记红军革命精神,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此外,发挥村党组织、村民理事会作用,党员、乡贤带头拆掉自家的围墙、废弃杂屋等,带动全村老少投工投劳参与“三清三拆三整治”建设,短时间内拆除旧房及“两违”建筑27处,清理沟渠、池塘共18处。各村小组制定了村规民约、家规家训等,形成了爱护卫生、孝老爱亲、守望相助的文明乡风,恩村被评为了全县文明村。
南方日报记者毕式明潘俊宇肖雄
见习记者唐音
通讯员谭玉玲卢剑锋
新闻推荐
“我们都一样,妈妈辛苦了”摄影图片展在永庆坊举办“星孩”成功挑战马拉松
倪卓君亲吻妈妈。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波摄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叶碧君)在马拉松赛事上挥洒汗水,在画板上描摹万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