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律动”的田野上 韶关市舞蹈家协会“结对子、种文化”惠及数万人
“夫娘嫲”绽放倩影,“耕田娃”登台亮相,粤北韶关成为一片律动的田野。
近年来,在韶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团结引领下,各领域的文艺工作者持续开展“结对子、种文化”活动,走进乡村、厂矿、社区、广场,播撒下一颗颗文艺的种子。其中,来自韶关市舞蹈家协会的舞者们,以“送文艺下乡”“百姓艺术健康舞”“边远地区艺术扶教”等活动结对子、种文化,让舞蹈走进寻常百姓家。
以舞娱人:“夫娘嫲”绽放倩影
“夜半三更呦盼天明,寒冬腊月呦盼春风……”2018年9月,韶关南雄市水口镇,身穿彩裙、淡妆浓抹的袁兰英和村里的姐妹一同参演了百姓艺术健康舞的节目展演《映山红》,81岁的她首次登上舞台,在父老乡亲的观赏中完成了人生的首场演出。
“当时日头有点晒,我们担心她的身体,建议她不要参加了,但是她说,"我80多岁的人,第一次上舞台,一定要给我这个机会!"”市舞协主席古建明说,这些劳作奔忙了大半辈子的农村妇女,正是在舞蹈艺术的感染下增添了生活的热情和审美的感知。近年来,市舞协以“结对子、种文化”活动为抓手,开展文艺志愿服务,由舞蹈家深入基层,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同跳舞,在始兴县隘子镇、仁化县长江镇、南雄市水口镇等全市各县(市、区)的镇、村,组织、培训了百余个乡村舞蹈队,创建了“百姓艺术健康舞”的活动品牌,并组织了大大小小的集中展演,带动了10岁至80余岁的男女老少加入健康舞“大军”。
一个个华灯初上的夜晚,休憩团聚的节假日,舞蹈志愿者结合粤北韶关本土的音乐,设计、编排、表演、示范,将健康舞教给了乡村、厂矿、社区、广场里的男女老少。一首首独具本土风情的歌曲《天地丹霞》《好山好水带梦来》《通天箩的传说》以及采茶歌《割韭菜》《打鞋底》《牡丹调》等,风靡韶关各地。
在舞蹈家们的带动下,有乡村“赌王”放下了麻将的嗜好,加入了广场舞的“阵营”,有留守老人走出了家门,载歌载舞娱乐身心,有自称“夫娘嫲”的妇女,解放操持家务的双手,穿上裙子绽放舞姿……“一开始有些村民很含蓄,不好意思,也不知道什么叫跳舞,后来在我们舞蹈家的示范、引领下,他们随着伴奏协调身心,变得大方了、有笑容了,爱打扮、懂得欣赏美了,舞蹈让他们身心愉悦、强身健体。”古建明说。
以舞育人:“耕田娃”登台亮相
在粤北乡村,不少农村少年儿童,在课余时间还承担着繁重的农活,接触舞蹈等文艺教育资源的机会相对匮乏。为了让舞蹈艺术走进基层,融入农村孩子的生活,韶关市舞协从2012年起开展边远地区艺术扶教、广东省新农村少儿舞蹈教室活动,对部分边远地区的小学生进行舞蹈形体训练及成品舞蹈排练,并选派优秀节目参加省、市活动。
第一堂舞蹈课开课时,不少学校都出现了这样的情景:一些孩子在舞蹈室门口犹豫很久,原来是为露出自己有点脏的小脚丫而感到难为情,一些孩子不愿意脱掉鞋子练舞,衣服和头发都乱糟糟的,还有的孩子提出,“我不学了,我要回家淋菜、喂猪”。
为了让这些边远地区的农村孩子能够接受到更好的舞蹈教育,舞蹈志愿者们为他们开启了每周风雨无阻的教学任务。在始兴县深渡水瑶族自治乡小学,舞蹈志愿者乘坐大巴到县城,再从县城坐车到乡里,再转车到学校上课;在浈江区的东联小学,志愿者乘车,再步行20分钟去上课……由于农村孩子住得又远又分散,冬天下课后天色已黑,舞蹈志愿者与学校商议调整课程时间,争取让孩子们既能接受难得的舞蹈训练,又能尽早安全地回到家中。同时,把课程内容设置成一些小型的舞蹈组合以培养兴趣,减少了枯燥的基本功训练。
“这样的机会对他们来说很难得,他们都很认真努力,很能坚持,也很能吃苦。”参与武江区白芒小学艺术扶教的舞蹈志愿者钟伟丰说,在舞蹈训练的过程中,孩子们的精神面貌渐渐发生了变化,不仅养成了讲卫生的习惯,也更有活力和自信了。经过训练,该小学通过艺术扶教排练的舞蹈《足踏声声》获得2018年武江区的中小学集体舞大赛一等奖。在边远地区艺术扶教活动中,舞蹈志愿者通过严谨、刻苦的舞蹈排练,教育孩子们学会用肢体语言去表现美,也让孩子们学会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更学会了坚持与坚强。
2018年6月,仁化县长江镇中心小学、武江区至和汤邓淑芳纪念学校的孩子在扶教的舞蹈志愿者与学校老师的带领下,赴佛山参加了“2016—2017广东省新农村少儿舞蹈教室汇演及湖南、海南、河北、重庆五省市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交流演出活动”。活动中,两所学校分别表演的儿童舞蹈《春晓》和瑶族舞蹈《瑶勉憨嘿忠》,得到了中国舞协及广东省舞协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以舞化人:种下文化树文明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活跃的舞蹈艺术中,是韶关市舞协的不断发展。“改革开放初期,全市的舞蹈活动还不算活跃,我们以前是"三无"协会,无人员、无经费、无办公场所。”古建明介绍,成立于1983年的韶关市舞协,在新时代新形势下队伍逐渐壮大,现今有来自学校、培训机构、厂矿等各行各业的100多位市级会员、20多位省级会员。
作为文艺工作者,他们践行着乌兰牧骑精神,组成“红色文艺轻骑兵”,走遍了山山水水,践行、传播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所到之地带来了文明新风貌。在南雄市水口镇、仁化县长江镇,随着韶关市舞协开展农村基层“结对子、种文化”活动,两镇29个自然村都成立了舞蹈队,大大改善了民风民俗,给山野田间增添了一道亮丽的色彩……
在舞蹈家的带动下,村民们领略了舞蹈艺术之美、享受了舞蹈艺术之乐,文化素质和精神风貌日新月异,乡亲们相互团结、相互学习,村民之间、邻村之间多了和睦,添了友爱。“乡亲们很友好也很热情,把我们当亲人一样,所以我们更要担负起我们文艺工作者的使命,以文化人带动乡亲们提高思想觉悟,改善精神风貌。”古建明说。他表示,韶关市舞协会持续开展送文艺下乡等活动,通过精品展演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在文化艺术交流中,韶关将一大批优秀的舞台艺术作品带到港澳地区;创造了一批舞蹈作品创作、艺术精品,2008年选送群舞“围屋女人”参加中国荷花杯舞蹈大赛荣获优秀奖,2013年创作的少儿舞蹈《瑶山谣》参加新加坡国际“金狮奖”青少年音乐舞蹈艺术大赛荣获表演最高奖“金狮奖”并荣获“最高编导奖”及“组织金奖”……
在不菲的文艺“履历”中,粤北韶关掀起了舞蹈热潮,成为了律动的海洋,全市跳百姓艺术健康舞的人数已经达到数万人。古建明说,“未来,我们会深入地开展"结对子、种文化"活动,创新百姓艺术健康舞的形式,让舞蹈艺术传入千家万户,共同培育文明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推动全市群众性文化的蓬勃发展。”
新闻推荐
韶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基本完成机构改革任务 开启韶关市场监管工作新篇章
本报讯前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干部大会宣布人事任免和工作安排,举行中层领导宪法宣誓仪式,标志着该局机关机构改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