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更多身边好人助建善美韶关

韶关日报 2019-04-09 08:54

“老人倒在地上,帮还是不帮?”日前,芙蓉东路的彭呈同学和多位市民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本报日前的《韶关市中学生一举动成为网红举手之劳显善美》这篇报道,让人们看到了身边好人在韶城不断涌现,用他们善行义举的实际行动释放出正能量,助力建设善美韶关,为韶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添砖加瓦。

老人跌倒,扶还是不扶?令人纠结,也令不少人倍受心灵煎熬:扶吧,要是老人讹诈(谎)说是你撞倒的,那就“吃不了兜着走”,乐于助人的热心肠反而惹祸上身;不扶吧,眼睁睁看着一个倒在地上的老人在面前痛苦呻吟,于心不忍,良心不安……这不是没有前车之鉴,南京的彭宇、天津的许云鹤、四川达州的3个小孩,以及广东省河源因救老人反被勒索而选择自杀以证清白的吴大哥,等等,都让人们在扶老人的事情上瞻前顾后,甚至退避三舍。

正因为好心扶老人反被“讹诈”的现象频频出现,以至有了“13亿人竟扶不起一个跌倒老人”的慨叹。其实不是扶不起,而是不敢扶、不能扶、不会扶。然而,在山城韶关,中学生彭呈和多位市民的蹲守、扶助倒卧老人,却用实际行动告诉人们:“对跌倒老人,要扶,能扶,敢扶!”

中学生彭呈和多位市民扶助老人的这一凡人善举,被市民发至朋友圈后,就引来了网友的纷纷点赞:“见义勇为,好样的!”“好孩子,正能量的体现!”“给你点个大大的赞!”彭呈也因此而成“网红”。看到这里,让人们再一次感受到了韶关大地上不断涌现出来的身边好人的感人故事和爱心暖意。

韶关市自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愈来愈多的身边好人涌现出来,他们用自己的善行义举擦亮了韶关这座粤北“善美之城”的招牌。就像在这个春天里涌现出来的“彭呈们”,每年都有一拨又一拨的身边好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身边好人的纷纷涌现,既让韶关这座“善美之城”实至名归,又让韶关这座“岭南名郡”沐浴着文明的气息,涵养着更多的道德养分,在新时代里流光溢彩、熠熠生辉。

今天,无论是在三江六岸的韶城市区,还是在整个广袤的韶关大地,越来越多的身边好人以无声的行动、微小的善行和无畏的义举,推动着韶关“善美之城”的建设。正是因为有了彭呈这样的普通中学生,有了这几个平凡善良的市民,他们秉承“推己及人”的信念,以“举手之劳”的爱心善举,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动和温暖着每一个人心。正如媒体报道中的《记者手记》所言:“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更多地体现在每一位市民的日常生活中,举手投足间可以显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学雷锋做好事,不是写在课本上的词句,而是真真实实存在于我们每天的平凡举动中。”

我们之所以每个季度都要评选“韶关好人”、传播“韶关好人”,就是要让更多的人受到榜样力量的感染而加入到“韶关好人”的行列中来。我们相信,通过对中学生彭呈和这几个市民的大力宣传,让他们的“好人故事”家喻户晓,必将使更多的人在他们的感召下“见贤思齐”“见德思齐”。善行无声,爱心无言,在这个全民追梦的新时代里,越来越多的身边好人也必将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正能量,助建善美韶关,助力韶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走得更快、更稳、更好、更强!

新闻推荐

韶关筹建4个 国省道公路服务区 今年还将再建2个服务区

南方日报讯(记者/毕式明潘俊宇见习记者/唐音通讯员/王建喜林静丽)高速公路服务区随处可见,但你见过国省道公路服务区吗?日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