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垃圾”大治理 乡村变美丽 仁化城乡一体化垃圾清运处理和保洁体系实现全覆盖
提起农村,很多人记忆中是河边成堆的垃圾臭气熏天、村道中的鸡鸭粪便让人不敢落脚……然而,在仁化县的乡村却是另一幅景象:村道干净整洁,村中随处可见垃圾桶,院墙上的绘画丰富多彩……这一切,得益于仁化县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工程,构建了城乡一体化垃圾清运处理和保洁体系,从生活垃圾这样的小事着手,绘就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新画卷。
环卫服务市场化卫生环境大变样
“现在村里环境真是大变样了,路面天天有人清扫,垃圾每天都被清走,环境好了心情也好,一有时间大家都到村口的广场坐坐,感觉跟住在城里一样!”日前,家住董塘镇安岗村山背村小组的黄阿姨高兴地告诉笔者。
像山背村小组一样实现环卫保洁和垃圾清运的,仁化县有1000多个村庄。据了解,仁化县是韶关市首个国家卫生县城和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2017年9月以来,在实现县城环卫市场化服务的基础上,又实施县+镇一街环卫服务市场化委托运营项目、乡村环卫保洁服务市场化委托运营项目,城乡生活垃圾保洁市场化延伸至自然村,全县共配备保洁员近800人,城乡一体化垃圾清运处理和保洁体系实现县域全覆盖。
同时,该县全面升级环卫设施,石窝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建成使用,修建农村垃圾收集点2742个,配备垃圾桶6078个,配备垃圾收集车576辆,电动三轮垃圾转运车52辆,做到每镇(街)都有垃圾中转站、垃圾转运压缩车,村村有收集车,每个自然村设置垃圾箱、桶、池,实现村庄保洁覆盖面达到100%,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达95%以上。
调动村民主动性共建美丽家园
刚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的时候,由于很多积攒多年的垃圾,处理难度大,村里的保洁员根本忙不过来。为解决这些问题,2018年以来,该县集中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动员党员群众出工出力,门外三包,在全面清除自己房前屋后垃圾杂物的同时,搞好绿化美化,建设美丽庭院。
为改变村民乱扔垃圾的陋习,全县各村居都因地制宜在村规民约中增加环境卫生方面的内容,引导村民积极主动参与到环境整治和管理中来,改进行为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家前屋后天天扫,保持整洁很重要;河面道路常整治,美丽乡村跑不了。”在城口镇恩村古村,每隔一段路都能看到这样的宣传标语;在丹霞街道康溪村,讲卫生讲文明的墙绘随处可见;在大桥镇,垃圾收运车加装了宣传喇叭,播放着村民自己录制的环保宣传语。
“为培养村民的良好习惯,我们还通过评比、曝光等方式,引导村民自觉养成良好文明的生活习惯。”恩村党支部书记邓攸发说,“一曝光村民面子上挂不住,以前门前屋后没人扫,现在大家争着扫。”现在村民自觉保护环境、爱护环境,讲卫生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自觉行动,村里也建立起村民自治的治理体系,真正让村民参与日常监督和自主管理,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健全长效机制保持乡村美丽
仁化县城乡环卫实行市场化服务后,环卫作业实现管干分离,政府主要履行管理监督职能。为进一步确保环境卫生治理工作高标准、高效率开展,该县建立健全长效考核机制,制定出台了环境卫生作业服务标准、考核评分等一系列配套方案,对委托运营单位北控公司的作业服务实行日常巡查考核、月度检查考核和巡查抽检考核,县财政局根据当月考核分数支付当月服务费用。
“现在村里的环卫保洁员都很敬业,村里的卫生保持比较好,清运也很及时。”该县住建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从城乡环卫一体化实施到现在,村民环保意识增强了许多,村里环境变化很大。
据悉,该县下一步将在石塘镇创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镇,逐步推动当前“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县处理”的集中处理模式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分类处理模式转变,切实提高全县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水平。
新闻推荐
宝能项目冯屋村小组规划范围各坟主:为加快宝能项目建设,经研究决定,现就宝能项目仁化县黄坑镇高塘村委会冯屋村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