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小村庄绽放文明花 探寻乳源深源村文明实践密码

韶关日报 2019-03-30 09:22

▲深源村村前池塘荷花争艳。 赖南坡 摄图为该村种植的黄烟长势良好。李新华 摄

地处高寒石灰岩山区的乳源瑶族自治县大桥镇深源村,经过文明实践,发生了深刻的质变——原来透风漏雨的泥砖瓦屋变成了整齐美观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杂物满地尘土飞扬的门口坪变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污泥臭水的池塘生长了美丽的荷花,原来的泥沙路铺上了坚实的瓷砖……这个有着300多年居住历史的村庄,成为闻名远近的村庄,并在2018年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

近日,笔者从乳源县城驱车40多公里沿着弯曲的盘山公路,来到藏在崇山峻岭之中的深源村,寻找深源村文明实践的密码。

建立文明实践场所构筑美德村风

探访深源村,新面貌新气象新景象呈现眼前,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最为鲜艳夺目。

村民余桥城介绍:在2018年9月,村里办了两项实事、好事,一是设立了文明实践中心,面积250平方米;二是设立了文明实践广场,面积约5000平方米,并进行布置,成为村民举行活动的平台、舞台。每逢节日,村民穿着盛装、敲锣打鼓、张灯结彩,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的故事、深刻的体会讲出来,把自编自演的节目表现出来,把好歌好词好曲的声音唱出来,把好人好事的典型传出来……以历史名人文化培育村民,以孝道、悌道、礼道、信道、义道、忠道等文化哺育村民,以勤劳致富典型、尊老爱幼典型、爱护青山绿水典型、勤耕苦读典型等事迹教育村民。经过这些实践,村民面貌得到根本改变。如村民自觉清扫垃圾,清理村道巷道、互助互帮排忧解难,好人好事蔚然成风!如60多岁的村民余永胜,每天清扫广场卫生,拾捡池边、溪边垃圾,村民余胜华捐款为邻居治病……

为了让文明实践走得更远,深源村抓住历史文化名人事迹,在村民建立了余靖纪念馆和树立了余靖雕像。

深源村村民余前华讲述,全村全是余姓,是余氏后裔,为了传承美德,立好榜样,教化儿孙以及树立好的村风民风和家风。在2018年10月21日,树起余靖雕像,盛大开放余靖纪念馆。通过宣传余靖的勤政和清廉朴素等文化和思想,提高风采文化内涵,教育村民养成做好人好事的清风正气。纪念馆开馆后,外地百姓和当地干部群众纷纷前来参观学习。当地有关部门,在此设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由此,形成了村风更正、民风更纯、家风更好的氛围。

乡亲力量构筑美丽村庄

走进依山傍水的深源村,一幢幢古香古色古朴的房屋井然有序,一条大小不一的村道巷道平坦整洁,村前广场宽广壮观,村前池塘细水长流且生机盎然,村庄周围见不到垃圾、看不到污水、闻不到异味,村道两旁绿树秀新枝……

村民余桥城喜悦地说:“深源村有今天的变化,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也离不开乡亲的力量,是党委、政府以及乡亲们的力量,构筑了美丽村庄。”

近两三年来,该村设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新时代广场,新建了文化室等公共房屋面积近7000平方米,同时修建一批排水渠、排水沟等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大部分是乡亲们捐款。本村村民以及外地迁到湖南宜章,四川邻水、达州、仪陇等地乡村的乡亲,为改善村庄的环境,纷纷捐款,累计捐款138万多元,用于建设美丽乡村。可以说,村中的一砖一瓦、一沟一渠、一路一巷都有乡亲们的功劳,优美的村容村貌,倾注了乡亲们辛勤的汗水!

产业兴旺构筑美好生活

“村貌变美了、村风变好了,民心更齐了,精气神更好了,干起活来更有劲头,有力推动了生产的发展,收入的提高,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深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余前发笑着说。

人心齐,泰山移。为了发展黄烟生产,村委会一声令下发动后,党员干部群众你追我赶搭棚育苗、犂地分厢,田头地尾干得热火朝天。近年来,深源村连年种黄烟500亩,年产值450万元;为提高耕地产出率,又结合水源充足、水田肥沃、高山气候等的实际,做大水田文章,在稻田中增加养殖禾花鱼项目,实现“一田两用、一水两养”和不增田可增产增收的目标。如2018年,水稻面积300亩,总产量1.2万公斤,总产值100多万元;禾花鱼总产量约4000公斤,产值8万元。如今,黄烟和稻田养鱼成为深源村支柱产业,给村民带来了丰厚的收入,使村民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深源村,正绽放着鲜艳的文明之花!

新闻推荐

乳源入选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名单 力求通过创建推动服务体系发展

本报讯近日,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第三批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名单,深圳市龙岗区珠海市斗门区韶关市乳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