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吹来满眼春 韶关市2018年扶贫开发工作综述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粤北韶关,生机盎然。
记者日前走马韶关乡村,惊喜地发现,尽管春节的脚步早已离去,但欢歌笑语仍旧在山村田野回荡,开心笑容依然在村民们脸上灿烂绽放,编织出一幅幅幸福生活的美丽画卷。
村民们的生活何以如此充满阳光,洋溢幸福?
答案很简单:2018年韶关扶贫开发工作给他们带来了滚滚“红利”,贫穷帽子扔了,好日子来了!
甩掉穷帽子群众乐开怀
是啊,过上了好日子能不乐吗?
用浈江区贫困户吴健辉的话来说:不乐都不行啊!原来,通过驻村工作队以及当地党委政府的精准帮扶和综合施策,2018年他家可支配收入达85042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347元,彻彻底底脱了贫致了富。难怪他眉毛胡子都在笑啊!
仁化县贫困户黄枚英的日子也是过得笑哈哈乐滋滋。她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丈夫因病不能干重活,两个小孩还在上学,全家人的日子一度过得愁云惨雾凄风苦雨。在驻村工作队的支持下,她进行蔬菜种植。并在去年将3亩田地租赁给扶贫基地,在基地专家指导下有了好收成,仅两个多月时间就有7000多元的收入,全年下来的收入用她的话说是“还可观,还满意”。
当然,以上只是贫困村民开心过上好日子的剪影,也是韶关市去年扶贫开发工作取得可圈可点成效的缩影。
一滴水折射出太阳的光辉。村民们的笑容是对韶关扶贫开发工作的最大认可、最好点赞。
或许有人觉得以上只是个例,不足以服众。为避免以偏概全,我们不妨再来看看去年韶关扶贫开发工作的整体“成绩单”:
2018年,韶关市在巩固提升前两年脱贫的2.73万户6.53万人质量的基础上,又实现0.64万户1.97万人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底的4.95%降为0.27%。贫困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80元,高于省要求的14487元;有劳力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4530元,高于省要求的7598元。创新推出“三个在先、六个坚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
2018年6月,全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现场会在韶关市南雄举行,“三个在先”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做法被省委组织部向全省复制推广,并在清远连樟村得到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今年3月18日,又被国扶办印发全国各地学习借鉴。
韶关市“六个一批”产业扶贫模式被新华社半月谈杂志社评为中国扶贫榜样优秀案例之“十佳精准扶贫创新城市”。
事实胜于雄辩。2018年,韶关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进展,群众深得实惠,幸福指数节节攀升,粤北大地东风吹来满眼春。
党建永远在路上。农村基层党组织不能软,必须“硬”起来;基层党员干部不能“闲”,必须争当“领头雁”飞起来,只有这样,扶贫攻坚战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要做到这样,就要让基层党建工作深深扎根乡村,延伸基层每一个角落,从而使得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愈发坚强起来。
韶关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探索,开创出抓党建促脱贫工作新局面。他们的“法宝”就是“三个在先、六个坚持”:始终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组织优势作为第一优势、组织保障作为第一保障,把脱贫攻坚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党组织设置在先、优化资源,坚持党组织领导决策在先、科学谋划,坚持党员作用发挥在先、真心帮扶,坚持四级书记带头、示范带动,坚持预留提拔岗位、激发动力,坚持遍访贫困村户制度、夯实作风,大力实施双“113”工作机制,全市3.09万名党员干部以“第一家长”身份帮扶3.49万户贫困户,帮助解决致贫问题3.6万个。
这不是纸上谈兵,而是付诸行动落地生根。截至2018年底,韶关全市已成立12680个党群理事会、占全市自然村总数92%;优化设置152个贫困村党支部为党总支,派驻22名第一书记、22名党建指导员和22名驻村工作队员组成“三支队伍”,精准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
这些做法有无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呢?答案是肯定的。
“南雄一个个项目得以顺利推进,农村软硬件建设设施不断完善,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这些都离不开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可以说,农村基层党建已成为南雄引领扶贫开发工作的抓手。”南雄市委书记王碧安曾感慨地对记者说。
农村基层干部对此更是深有体会,与农村群众“零距离”接触的他们最有发言权。
南雄角湾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郭文良向记者介绍,他们确定了“党总支+合作社+产业扶贫”的“党建+三引”(引果富村、引游旺村、引商强村)思路,村集体经济从以前的2600元提升到现在的20多万元。
“以往村支部在村里的影响力不大,村民往往只知道村委会却不知道有村支部,让我们觉得非常尴尬,也就没有什么积极性去为群众做事了。现在不同了,农村基层党支部建强了,觉得自己身上的责任更重了,也更加深刻体会到一个支部一个战斗堡垒的含义。现在,我们有干不完的事,我们支委一班人唯一要做的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为村民多做实事、好事,让大伙儿觉得咱支部还不错。”灵潭村党支部书记高兴地对记者说。
类似的事例举不胜举。一个党员带动一群人,一个组织筑起一个坚不可摧的战斗堡垒,鲜红的党旗在脱贫攻坚阵地上迎风飘扬——这已成为2018年韶关扶贫开发工作的一大亮点。
这样的亮点自然成为扶贫开发工作的一道靓丽风景线。2018年6月,全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现场会在韶关南雄举行,韶关“三个在先”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做法被省委组织部向全省推广,该经验做法在清远连樟村得到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
创新设立“攻坚组”
脱贫攻坚涉及韶关全市45个行业部门,可谓涉及面广,千头万绪。如何防止人浮于事,部门之间推诿扯皮?
韶关的招数是:创新设立8个“攻坚组”,全面压实行业部门责任,形成“组合拳”,产生所向披靡无坚不摧的强大合力。
2018年,韶关市建立了由市分管领导任组长的21个主要行业部门组成的“8个攻坚组”,进一步健全了由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筹、市委市政府督查室督办的运作机制。
市扶贫办负责人告诉记者,“8个攻坚组”涉及的21个行业部门对标对表中央、省、市的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要求,细化工作方案,加强对上级部门的沟通和对下级部门的督促指导,狠抓行业部门政策兑现,有效推动各行业部门将部门职能和行业资源进一步聚焦到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贫困镇村,做到项目优先安排、资金优先保障、工作优先对接、措施优先落实。
市扶贫办与“8个攻坚组”坚持“每月一会”制度,每月15日和30日由每个攻坚组的牵头部门负责收集汇报本组落实情况,按时上报到市扶贫办,由市扶贫办报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同意,对进度快、落实好的给予通报表扬,对做得不足的进行通报批评,以点带面,以上率下,促进全市行业部门政策兑现落实。去年,韶关评选聂邵珂等101名同志为韶关市“最可爱的脱贫攻坚人”,予以通报表扬。同时,采取组织处理、诫勉谈话等方式问责74人,完善制度53项。
“攻坚组”名副其实积极履职。2018年,韶关党建扶贫、危房改造、教育医疗、兜底保障、产业就业、资金使用、小额信贷、环境整治等行业扶贫政策均全面落实到位,有效提升了贫困村户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此做法为省扶贫办设置省脱贫攻坚工作专班提供了实践样板,得到省扶贫办的充分肯定。
扶贫产业铺筑致富“黄金带”
产业兴,百业旺。产业是精准扶贫的着力点和支撑点,这也是去年韶关扶贫开发工作的浓墨重彩之笔。
我们先来一睹韶关扶贫产业的“庐山真面目”:
南雄灵潭村实施产业带动,做实特色种植、光伏发电、休闲旅游、腐竹生产等产业,村集体收入达50多万元,走出一条脱贫致富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路子。
仁化县长坝村以沙田柚为主导,拥有农民专业合作社6家,乡村旅游休闲农业观光点8个,村集体年收入近百万元。一个主导产业就富了一个村。
乐昌北乡镇茅坪、东红、黄坌、新村、上丛、前村等贫困村“六村联动”,打造万亩马蹄、香芋种植基地,带来不尽财富。
新丰县遥田镇发动贫困户大兴凉粉草种植产业,有的农户仅此一项收入就达到3万多元。
以上只是韶关产业蓬勃发展的冰山一角。
韶关发展扶贫产业项目,不是游兵散勇各自为阵,而是全市一盘棋形成有规模有气势更有战果的“兵团作战”。
去年,韶关因地制宜,探索形成“六个一批、七个机制”,推动产业扶贫上规模增效益:积极探索谋划一批产业、培育一批主体、筹措一批资金、提供一批服务、打造一批品牌、探索一批机制的“六个一批”做法,建立产业精准扶贫到村到户、合作生产、全员培训、资金项目管理、利益联结、产销衔接、党建引领“七个机制”,培育了一批特色优势扶贫产业,并建立贫困户参与扶贫产业项目签订产供销合同产生收益模式,如创新扶贫小额信贷“托管代种代养”模式,助推葡萄、生态猪、百香果等三大特色产业发展,多渠道提高贫困户收入。
数据显示:2018年,韶关全市培育带动型新型经营主体5263个,到户产业项目4.84万个,涉及金额14591.31万元。其中,南雄、浈江、乐昌、曲江等地以“公司+基地+金融+贫困户”模式,开展“托管代种代养”,每年贫困户利润回报高于10%。
官方数据或许是枯燥的,但农村群众得到的实惠却是实在的。
南雄市澜河镇葛坪村村民邓群红告诉记者,她以前和丈夫一起种田,勉强够一家四口吃穿,自从2015年爱人查出胃癌之后,光手术、治疗家里就欠了四五万元的债,日子真是不好过。扶贫工作队来到后,在村里推广仙草种植。她就加入了种植队伍。除去成本,外加政府的种养奖补,一年可赚近3万元。“现在日子总算好起来了。”她笑容满面地说。
类似的事例在韶关就一个字:多!
韶关产业扶贫的做法得到了省有关部门的肯定和推广,2018年,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扶贫现场会在韶关市翁源县召开,韶关“六个一批”产业扶贫模式被新华社半月谈杂志社评为中国扶贫榜样优秀案例之“十佳精准扶贫创新城市”。
如今,扶贫产业项目在韶关遍地开花,如雨后春笋般成长壮大。一个个特色产业成为粤北大地上铺筑的致富“黄金带”。
极大提升贫困户医疗救助服务效率
看病难,报销难,这是社会的诟病,也致使一些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为增强群众幸福感,韶关积极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把社保扶贫和健康扶贫作为“拔穷根”重要抓手,85852名贫困人员由政府全额资助参加基本医疗保险,44123名符合参保条件的16-60岁非在校贫困人员全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这项工作获省人社厅督导组充分肯定。三年来,共完成对3345名“患有大病”贫困人员的筛查,筛查率99.67%,救治率100%。
为进一步提高医疗救助效率质量,在2017年底实现市内定点医疗机构贫困户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基础上,2018年,韶关又在全省率先实现贫困户医疗救助与医保报销系统无缝对接、简易“一站式”结算、省内异地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极大提升贫困户医疗救助服务效率。
记者了解到,在医保报销系统增加医疗救助结算模块,可自动识别贫困户身份并直接进行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救助对象只需支付扣除医保报销和医疗救助后剩余的个人自负医疗费用,减轻了救助对象垫付资金压力。
“目前有4920名救助对象享受了一站式结算待遇,救助金额226.7万元。应当说,广大群众是真真切切得到了实惠。”市扶贫办相关人士高兴地说。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2018年,韶关市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但离圆满收官还相差甚远。实事求是地说,韶关市扶贫开发工作在当前也存在不少困难,韶关的扶贫开发工作还任重道远。韶关有关方面表示,现在距离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只有两年时间,正是最吃劲的时候,必须坚持不懈做好工作,真扶贫、扶真贫,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咬定目标不放松,努力夺取全市脱贫攻坚决定性胜利。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从市气象局了解到,昨日上午韶关市各地多云间阴天、局部微量降水,最高气温22℃到28℃。今日下午到夜间受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