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巷 见证赤港先人的荣光
隆记的石脚桶
石鼓厝建造者陈高画像
石鼓厝被列为濠江区不可移动文物
□ 郑才顺
濠江区很多古街古巷名称的由来都有据可考,如苏州街是仿照江南苏州水乡而建,故得名;石狮巷是因为入巷口处有一头石狮,故得名。而“南雄巷”又缘何得名“南雄”?日前,在濠江区著名文化人士林则林老师指引下,我们一行6人踏上追溯南雄巷历史的路。
南雄巷是一条小巷,宽由西南路入巷口的3米多很快缩窄为主体的2米左右,整条小巷长不足200米,从巷头到巷尾只有十多座宅院。南雄巷是一条老巷,建巷具体时间已无从考证,但从这条巷的建筑推算,起码也有三四百年历史。巷两旁建筑除一幢两层高,大概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二层小楼,一座翻新的陈厝祠堂外,其余皆是清一色的老厝。长年的风吹雨打,老厝残缺破旧,但更增添了巷子岁月沧桑之感。
由石狮巷向西走进南雄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典型的潮汕民居“小四点金”。“四点金”是潮汕独特的民居,旧时只有殷富显达家庭才能建造。所谓“四点金”即前后四个正房齐向着天井,称为“四厅会”。南雄巷巷口的这座民居称为“小四点金”是因为它只有中厅,没有前包,也没有后包,不能算严格的“四点金”。这是一座外墙为土石而门窗包括内墙以木结构为主的传统民居。主人告诉我们,这座房子名叫“隆记”,虽历经数百年,房梁、木壁看上去仍非常坚固。通过与主人的交谈,我们知道房子的修建者是做杉木生意的(具体名姓已无从查考)。这座房子是由大量上乘的建杉修建而成。整座隆记大约七八百平方米,厝内引人注目的除了上乘的建杉,还有数口古井,井水如今还能饮用。令人称奇的是一口古井旁有一个现在很少能见到的石脚桶(石浴盆),石脚桶深约30厘米,直径约1米,石脚桶侧下方有一小孔可排水。由隆记的规模和建杉、水井、石脚桶等物,不难想象,房屋的修建者当年应是赤港乃至濠岛的殷富商人,商界翘楚。
走出隆记,顺着南雄巷向西南方向走,经过的老厝皆很残破,岁月在它们的躯体上留下了沧桑的印记。在一座大门敞开的老厝前,我们停住了脚步,吸引我们眼睛的是大门两侧的一对石鼓,这就是赤港著名的“石鼓厝”。“石鼓厝,父子乡进士”在濠岛可谓家喻户晓。据厝主人,现年八十多岁的陈伟庆(陈池)老先生介绍,这座宅第的建造者是他的先祖陈高。陈高是清朝乾隆年间的武举人,文武双全,官至京师兵部差官(五品官衔),若不是回乡侍奉晚年的老母,养老送终,陈高的仕途肯定还能走得更远。陈高的大儿子陈日登在他的精心培养下,也在乾隆四十五年(1780)考中武举人。陈高在赤港南雄巷营造自家住宅,这座住宅总面积达820多平方米,为两埕三厅四伙巷,即为现在的石鼓厝。由于是父子举人家的住宅,厝座大门肚安放石鼓一对,门内梁顶悬挂“父子乡进士”牌匾。石鼓厝现已被列为濠江区不可移动文物。走进石鼓厝,感觉与隆记略有不同,埕仔比隆记大,厝座比隆记宽敞,不过由于从未进行过大规模维修,现在已十分破旧。陈伟庆老先生热情地引导我们参观石鼓厝,并详尽地为我们讲解石鼓厝的由来和其先祖的建树。在陈老先生的书房我们看到他珍藏的书画,其中很多是关于濠江的,一幅清朝官员的画像引起我们的注意,这幅画像上身着官袍端坐在椅子上的人正是陈高。像的上方有咸丰年间濠江文化名人张国栋(人称张贡爷)所题写的像赞:“恭题,乡进士,兵部差官,飞亭陈老先生像赞。仰望典型,不敝精英,本深末茂,实大声宏,有是德,可写生,稽青简,询舆评,知翁事亲孝,绳祖武,宴歌鹰扬,勤劳天府,创业立蒸,葺茔建宇,抑且宥佃旧租,修理垣堵,棺施髑髅,烙免船户,宜其墨绣芳芬,世膺簪祖,不诚摛藻,莫馨形容,人长与此终古者哉。”由像赞,我们可看到陈高的为人处事,他对赤港乃至整个濠岛的贡献。在当时的濠岛人心中,他应是英雄般的人物。
从石鼓厝走出来,回味着隆记和石鼓厝的渊源,我对这条老巷缘何命名为“南雄”已经心中有数。顺着南雄巷向西南方向走,此时在巷头,我们前方的是巡司埠,在巷尾,我们身后的则是高耸入云的濠江地标29层的濠添大厦,在荒芜沉寂了二十来年后,它重新焕发出朝气和活力。南雄巷应该也会和濠添大厦一样再次引起世人的关注,毕竟英雄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让人尊重和向往的。
新闻推荐
①阳光玫瑰葡萄产业园已播种。刘嘉健摄②免费派发农业科技丛书等资料给农户,提高农户生产技术知识。邱日欣摄③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