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守护瑶乡的“领带村医” 白大褂内配领带 自家车变“救护车”

南方日报 2019-02-27 06:34

扫码看视频,

听“领带村医”的瑶乡故事

南方日报讯(记者/朱晓枫李秀婷)天刚蒙蒙亮,罗寿华就起床了。梳洗完,剪着干净短寸头的他一丝不苟地穿上衬衫、打好领带,再穿上整洁的白大褂,精神抖擞。

衬衫、领带、白大褂,是韶关乳源一六镇罗屋村委会卫生站医生罗寿华的“出门三件套”。“白大褂配领带,人更精神,好的形象也让患者更信任。”罗寿华因此也被村民称为“领带村医”。2月20日清晨,南方日报记者来到卫生站,探访“领带医生”带给瑶乡人的变化。

清晨的乳源瑶乡,山间薄雾环绕,远处鸡鸣报晓。6时多,罗寿华拎着诊疗箱,走在田垄上,为签约了家庭医生服务的村民上门测空腹血糖、量血压。知道罗寿华今天来上门随访,58岁糖尿病患者罗阿姨提前打扫好卫生,把家里收拾得干净整洁。

这是“领带村医”给村民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家都更爱干净讲卫生了。尤其是每到罗医生上门量血压、测血糖的日子,村民总会提前打扫好屋子迎候。

随访完,罗寿华开车返回诊室。以前,他上门入户都要步行,后来逐渐换上自行车、摩托车。为方便巡诊,前些年他咬咬牙买下了一辆小汽车,这辆代步车由此也变成了村里的“救护车”。

辖区内小溪塘村村民郑新华就被这辆“救护车”救回一命。当时他咯血多天,需立即转诊。罗寿华开车带他辗转镇卫生院、县级医院,最终在韶关的粤北第二人民医院得到救治。家属赶到时,罗寿华还帮忙办好了住院手续。正是因为转院及时,他才保住了性命。

上午9时,记者随罗寿华回到村卫生站,瑶族奶奶盘金英一家人已在等待。他们穿着庄重的瑶族传统服装,带上烟熏腊肉和自家酿的苦爽酒,专程来卫生站感谢罗寿华。

原来,前不久,68岁的盘金英在家突然高烧,身体疲软无法出门。已经凌晨1时多,儿子赵天福只好求助罗寿华。接到电话后,罗寿华用最快速度赶过来,盘金英转危为安。“罗医生就像我们家里人一样。”赵天福说。

在罗寿华的诊室内,有一张被仔细裱好的“全国优秀乡村医生”荣誉证书,获奖者是他的父亲罗福安。罗福安以前是村里“赤脚医生”。在罗寿华印象中,无论是下雨或下雪,只要有患者求助,父亲都是随叫随到。

“我要做一个像父亲这样的好医生。”罗寿华说,自己坚守在瑶乡,也源于父亲的言传身教。“村民需要我,我不会离开。”让罗寿华欣慰的是,如今他的儿子也读医科,未来将回到家乡,接下守护瑶乡人健康的“接力棒”。

新闻推荐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者来到广东乳源,用歌声向祖国表白 岭南大地唱响《我和我的祖国》

志愿者和当地群众一起,用“快闪”的方式唱响《我和我的祖国》。通讯员李新华摄南方日报讯(驻京记者/刘长欣)“我和我的祖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