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情大桥 客家印象
新年伊始,我随市、县作协采风团一行,踏上有“舜帝南巡登高之地”之誉的乳源县大桥镇,在这钟灵毓秀之地,深入客家古屋村,近距离感受根在中原,却独具南岭独特元素和内涵的客家文化。
1
坐落在西京古道岭南必经之路上的乳源大桥镇,是客家人聚集地,其祖先大多数是明朝早期从福建迁徙而来的,秉承中原文化的特质,尊儒重教,崇尚文化之风历代相延。
烟雨迷蒙,作协采风团一行在乳源大桥镇委陈文忠书记带领下走进老屋村。沿着湿漉漉的青石板,行走在大桥老屋村逼仄的小巷。600年前自闽迁粤的大桥村的先祖一直沿袭客家排屋结构建筑。整个古村以祠堂(客家方言称“厅厦”)、大门为轴心,所有房屋由一条条设计有序的巷道连接而成,三排三列,每一排相对封闭的房子,都另有乾坤。
当庄严肃穆的老屋村厅厦和宽阔的风水池塘出现在大家眼前时,大家的目光却被池塘边上一排高低错落、有序排列的柱石吸引,柱石是长方形条石,柱石顶端雕成圆形或攒尖形等形状,柱身穿两个孔眼,上方下圆。有人疑惑:这是拴马石吗?随行的乳源县作协副主席许化鹏对乳源历史文化颇有研究,他为大家解开了这个疑惑。原来这是功名石,俗称“桅杆石”。封建科举取士时期,凡是族中有人取得秀才以上学历或被封大小官职者,族人都会请石匠建造功名石,并挑选长约十米的杉木,选吉时择良日,在厅厦大门前隆重竖起。杉木下端按石柱孔眼的尺寸和形状凿成上方下圆两个孔眼,桅杆依附着柱石高高立起。桅杆的顶端还有用锡、铜等金属做成的葫芦顶冠戴。功名石是客家人崇尚文化的重要标志,激励后人以之为榜样,好好读书,拼搏向上,奋发有为,光宗耀祖。许化鹏是大桥当地人,他自豪地告诉大家,大桥村自明朝宣德年间立居以来,大兴文教之风,其秀者敦诗书尚礼仪,有才智的勤奋求学读书,尊儒重教之风相延,历代人才辈出,到民国初,秀才、举人、大学生共计150余人。大桥老屋村至今还保存有14对功名石,功名石成对建造,则是取“人才辈出”的寓意,也寄托着对本族后代子孙的殷切希望。随着岁月的流逝,立桅杆的仪式已不复存在,承载着厚重历史的桅杆石静静在古村伫立,述说着大桥村几百年来永载史册的荣耀。
说到客家人尊儒重教,读书风气盛行,就不得不提到书塾。清代,大桥村建有三间书院——石溪书院、步蟾书院、观澜书院,至今保留完好的仅观澜书院。
采风团一行沿青石板路走到尽头,出了老屋村,就看到了这座四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砖木结构的悬山顶两层楼房——观澜书院。之所以叫观澜书院,是因为书院坐落在大桥河畔,正门前方一览滔滔奔流的大桥河水,波澜起伏,滚滚向前,有“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胜于蓝”的意境,故取名“观澜”。一进拱秀门,门楼顶端镌“拱秀”二字,“拱秀”寓意拱卫家乡秀丽河山,孕育德才兼备优秀人才。拱秀门楼内墙,砖砌成两边拱中间圆的“紫微门”。“紫薇”,借喻紫薇星象征“求知,厚德,自爱”。二进观澜门,门楣悬挂清乾降五十八年(1798年)书院落成时立的“观澜书院”木匾复制品,红色底,金色浮雕字,笔力雄浑凝重。三进明德堂,前后木柱隔扇板墙,天花为藻井。“明德”寓意践行和彰显美德。四进资深堂,正中设神龛安放孔子牌位。“资深”寓意蓄积深厚,是对孔子的崇拜。
书院建于清乾隆58年(1793年),占地1000平方米,大小房间50间。观澜书院建成后,罗集全族子弟入读,尊儒重教之风相延,历代人才辈出。2015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拨专款全面修缮,古书院又以它最辉煌时期的原状展现在人们面前。
采风团一行离开观澜书院时,我向书院内一位许姓老者招手道别,这位笑容可掬的古稀老人,年少时求知若渴,当时大桥镇没有设立初中,他就远上梅花求学,严冬酷暑整三载,后自韶州府师范毕业,毅然回到大桥任教,扎根乡村,从教几十年,桃李满园,为家乡教育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今观澜书院紫薇门的“紫薇”二字就是老人所题,老人也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众多客家人“求知、厚德、自爱”的精神内涵。
2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南岭独特的地域文化赋予了大桥的客家文化内涵。当地历来有圣祖祭和契娭生日的传统习俗。
二十四孝之首的舜帝,年轻的时候,以至孝而闻名于天下,他的孝行远播四方,舜真诚的孝心,不仅感动邻里,甚至感动了天地。人们为之惊讶、感佩,目睹德行的力量是如此的巨大。后来,只要他居住的地方,都有很多人跟随着过来,一年聚集成村落,二年成为县邑,三年就成为大城市,即历史上赞誉“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史料记载,舜帝南巡,路经韶关并奏韶乐,“韶州”因而得名。舜帝返程北上,途经南岭,民间流传着舜帝登南岭高峰的传说,五指山上自古以来就有“舜帝祠”,所以南岭地区民众每年农历八月十二有纪念舜帝诞辰的“圣祖祭”传统习俗,是南岭民众对舜帝孝道文化的弘扬和传承。
舜帝文化精神“德为先,重教化”,是立孝道为根,树仁爱为本,承前启后,敦宗睦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
南岭地区民间流传着南岭观音点化南岭,佛祖将南岭赐给南岭观音的民间传说。在南岭地方民众的信仰中,南岭观音既是先天自然之神,又是后天得道仙真:既通佛,又通道。所以南岭地方民众把先天自然之神的南岭观音供奉在村中祠堂祖殿中央,尊称“观音娘娘”。把后天得道仙真的南岭观音供奉在高山石岩的仙庵堂岩(大桥镇三阳仙、灵峰仙、普陀仙、高灵仙在当地最为闻名),尊称“契娭”(客家方言,意为“契娘”“干娘”)。南岭地方每年农历的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为“契娭生日”,各间供奉南岭观音的仙庙都会举行隆重的庆典活动。大桥村的祠堂(厅厦),上厅墙上设神龛,神龛正中供奉南岭观音像,寓意“感恩、镇邪、吉祥”。
世代受舜帝“孝道”“仁爱”、南岭观音“善良”“感恩”精神濡染,大桥客家人风淳朴,热情好客,仁义善良之举不胜枚举,古往今来,口口相传,影响着一代代的客家人。
提到大桥地名的由来,这有一段大善大德的故事。现在的大桥镇,原名叫“石高(窖)水”,村前有一条河流,原名叫“石高(窖)溪”,往返于两岸的渡口名“石高(窖)渡”。在还未架桥之前,行人全靠舟船载渡,每遇洪水,溺水死人的事故时有发生。明朝正德七年(1512年),地方乡民饶仁(今大桥镇长冲村人)在此架起一座石拱桥,起名通济桥,此桥架起之后,成为西京古道途中重要的桥梁之一。因桥的架设有一段令人敬佩的大善大德故事,加之此桥属当地最具规模的桥梁,人称“大桥”。“石高(窖)水”这一村庄名称逐渐为“大桥”这一约定俗成的名称所替代。通济桥至今依然巍然挺立,它不仅仍可负载10至15吨载重的车辆通行,更重要的是承载着一段历史、一种精神,影响着一代代的大桥人。说起此桥,当地客家人赞叹其为历史的丰碑,文明的象征。
西京古道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是南北交通之要道,贯穿乳源县境,大桥镇就坐落在西京古道岭南必经之路上。大桥镇区内有保存完好的西京古道主线段落(猴子岭、五里桥、梯云岭段)和古道上的古石凉亭九座。凉亭内用石板镶铺,四边摆放条石供路人遮风避雨、休息小憩。这些风雨亭或是地方乡民集资兴建,或由地方乡民自发组织长期维持路段道路保养和为古道行人提供茶水保障。西京古道南来北往之人不绝于路,途中,或遭毒蛇猛虎毒害而亡,或染重疾医治不及而亡,或遭遇不测暴毙。在封建传统的迷信说法中,皆属“半路亡”者,为使这些“半路亡”者游魂有一个固定的归宿,因此地方民众在路旁立无祀碑以祭祀。今梯云岭路段尚存有两个无祀碑,一在梯云岭亭北约300米处路之西边,一在芦竹桥北面桥头。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日,当地人就会到无祀碑前焚香烧纸,施茶上供以祭祀。而这些善行义举,都记录在古道沿途的凉亭古碑中,天长日久,碑石已风化,部分文字已模糊难辨,但当地民众的善德却永铭史册,万古流芳。
西京古道上还留下了“梅花壮英烈,武水悼忠魂,铁血护伤员”的英雄传奇。1930年冬,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从广西右江向江西进发,途经粤北乳源时,血战梅花,强渡武江,养伤曲潭。“青山有幸埋忠骨”,大桥镇铁龙头村这个当年曾经保护过红七军伤病员的红色古村,也因英勇顽强的红七军烈士和为保护红七军伤病员而献出生命的八十余村民埋骨此间而令人敬仰。
3
与大桥老屋村的静谧相比,北宋名臣余靖之乡大桥深源村此时此刻却沉浸在一片喜庆祥和之中,近日,深源村开展了“弘扬传统文化,欢乐祥和过大年”主题活动。采风团抵达深源村时,余靖纪念馆前正在挂灯笼,贴对联。一墙之隔的深源村厅厦,欢声笑语,被吸引而来的干部群众正在摏糍粑、做糕饼。作协采风团成员也加入了摏糍粑、做糕饼的行列,也有即兴挥毫泼墨,书写对联的,提前体验了一把年味十足的客家年俗。
作为地道的客家人,儿时过年的记忆遥远而模糊,却在这一刻被触动,在记忆深处敞开一扇窗、透出一线光,让那些贫苦岁月里的清贫与苦涩泛起丝丝甜味。那时节,大人脸上掩不住的喜庆,忙前忙后的身影,宰年猪、腌咸肉、做糍粑、磨豆腐、炸糖环。码在箩筐、木桶里小山似的叶糍,是客家人走亲访友必备的礼品,在没有冰箱的年代,叶糍也因为灰水的防腐作用和金竹叶的包裹加之粤北山区春冬气候寒冷的缘故,可以存放一个多月而安然无恙。食用的时候,剥去金竹叶,混合着灰水、竹叶清香的糍香在鼻尖弥散,如沁入沸水的茶,将皱缩凝团的香气缓缓舒展,一如最初的美好。色泽淡黄的灰水糍或蒸、或煮、或炒、或炸,可以蘸砂糖、点盐水、配酸菜、放辣椒,咸甜酸辣样样皆宜,宜主食宜配菜毫无违和感。于是忍不住赞叹客家美食的精妙,一如勤劳随性的客家人。一路迁徙,一路跋涉,一路艰辛,一路笙歌,遇山开路,逢水搭桥,觅一块合缘的土地,建房立基,开枝散叶,随遇而安,一辈辈一代代,不卑微不张扬。
大人们紧张忙碌又有条不紊地张罗着过年节。孩子自有孩子的乐趣。嚼了一冬的硬邦邦的番薯干,换成了香喷喷的炒玉米、炒黄豆、炸糖环、炸蛋散、炸鸡脚。其实蛋散里面究竟有没有蛋,谁也不在意。和入猪油揉的面团,筋道十足,擀成薄簿的面片,用刀轻轻一划手指灵活一卷,翻出漂亮的花式,放进金黄色的菜籽油里一炸,“滋滋”作响,引得围在灶台边的我们垂涎三尺。蛋散一出锅,大人赶紧拿些打发我们。盛在土碗里的蛋散金黄诱人,拈起一块入口一咬,“咔嚓”脆响,满嘴的咸香。炸鸡脚其实是粘米粉做的,和入红糖,形似一个个的鸡爪子,炸好后特别考验牙口,“嘎嘣”一下,腮帮子都震得发麻。炸糖环,用粘米粉和上红糖撒上黑芝麻揉成团,揪下一小团揉成长条,绕成一个个正方形镂空的图案,然后油炸,吃起来还有芝麻香,外地人好奇糖环的做法,客家人就戏称“糖环好吃难凿眼”。
辛苦劳作一年的客家人卸下疲惫,在年节里休憩。热情的主人上一煲热腾腾的油茶,蒸上满满一桌糍粑,主客围坐,烤着炭火,闲话家常。这边油茶糍粑才撤下,那边丰盛的菜肴又已上桌。家家户户迎来送往,村里村外欢声笑语,人人满怀憧憬地迎接新一年的来临。
当门神渐渐被印刷体的春联所代替,当崎岖不平、泥泞小路被平坦的乡村公路所代替,当手工的蛋散、糖环淡出视野,当春耕的耕牛退出了历史舞台,客家人依然坚守着这片土地,在这片热土上书写新的篇章。灰黑衰败的瓦檐、断墙残垣的泥砖房承载着过往,今日的土地早已幢幢楼房林立,不变的是客家人代代相延的勤劳朴素、仁爱善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客家精神。
新闻推荐
活动现场。本报讯日前,乳源大布镇坪山村委坪埪村外嫁女相约回娘家,共思乡情,同念亲恩。这是大布镇积极推动新时代文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