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年龄有专称
□李梅
我国很多古代典籍中,称颂老年人的年龄没有具体数字,都是被文雅的美称所代替,特别是寿诞之日或者是向其问候时,更是多以花甲、古稀、耄耋、期颐等敬称相呼。
人们常说,“人生百岁”,五十岁就是“年逾半百”。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天命之年”就是五十岁的另一种称呼。《礼记·曲礼上》中的“五十曰艾”,是说老年人头发苍白如艾蒿,所以五十也叫艾老。知非、大衍之年,是五十岁的另一种称呼。
我国干支纪年是以60年为一轮回的,故有60岁为“花甲之年”的说法。《唐诗纪事·李长吉为短歌对酒》中不是就有“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的诗句吗?又由于孔子说过“六十而耳顺”,所以60岁又称作“耳顺之年”。其他还有耆年、平头、还历之年、杖乡之年等,也都是对60岁老人的敬称。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这是杜甫《曲江》里的诗句,也是70岁称作“古稀之年”的缘由。杜甫这句诗不过是说70岁是人生的一道门槛,并没有稀有之例。早在汉代,王充就在《论衡》中说过:“上寿九十,中寿八十,下寿七十”,既然是“下寿”,何来稀有?事实也证明,古代70岁的人并不“稀”,就拿唐代来说吧,以白居易为首的“香山九老”,人人都在70岁以上;《中国历史人物生卒年表》,唐代有确切生卒年的有603人,其中70岁以上的就占了283人,高达47%,快占一半了,怎说稀有?因为《论语》中有“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之说,所以“从心之年”也是称呼70岁老人的。还有“致仕之年”和“杖国之年”的说法,分别源于《礼记》中的“大夫七十而致仕”和“七十杖于国”之句。
“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既然有“杖国之年”,肯定有“杖朝之年”了,这就是八十称作“杖朝之年”的来历。但八十岁到九十岁,还是称作“耄耋”的多。耄、耋也是语出《礼记》,但在古代,它们很少连用,常常分别代表八九十岁和七八十岁。不过,如今的耄耋,早已是年老、高龄的代名词了,他们都是年纪大的统称。
“百年曰期颐”,也是《礼记》上说的。陈浩怕大家不明白,在《集说》中又作了一番解释:“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饮食居处动作,无不待于养,故曰颐。”苏东坡“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中的“期颐”,正是这个意思。
老人年龄的美称,有时是可以加在一起计算的,这些我们从古人诗词楹联中都能一饱眼福。南宋词人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参加一位150岁老人的寿宴时,夫妻二人被推举为老寿星写一副寿联。赵明诚不假思索,提笔写了上联:“花甲重逢,又增而立岁月。”李清照见了,也不甘示弱,挥笔写了下联:“古稀双庆,复添幼学青春。”我们先看看上联,“花甲”是60岁,“花甲重逢”就是120岁,再加上“而立”30岁,正好150岁;下联呢?“古稀”为70岁,“古稀双庆”应为140岁,再添上“幼学”是10岁,正好也是150岁。天衣无缝,妙趣横生。
当然,并不是说只有整十整百才有美称,这中间的很多年纪都有敬称。1978年,郭沫若在北京医院住院期间,曾和华罗庚谈论过这些有趣的话题。他们认为,“顺畅之年”是66的雅称,应源于民间酒令中的“六六大顺”;七十七称为“喜寿”,是因为草书的“喜”字是由“七”“十”“七”三个字组成的;88称“米寿”,是因为“米”字里面含有“八”“十”“八”三个字;至于99称为“白寿”,是因为“百”字去“一”就是“白”字的缘故。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茶寿”是108岁。原来“茶”的“艹”字头是由两个“十”字组成的,中间的“人”字和下面的“木”字,正好是“八十八”,两个“十”加上“八十八”,恰巧是108。“米寿”“茶寿”这些字眼,我们从文人的诗词楹联中也能找出不少。冯友兰在1983年88岁寿诞之日,写了一副寿联自娱自乐:“何止于米,相期以茶;心怀四化,意寄三松。”同时他还给自己的同龄人金岳霖也写了一副寿联:“何止于米,相期以茶;论高白马,道趋青牛。”两副寿联都写到了“米”字和“茶”字,这里的“米”“茶”,就分别指“米寿”和“茶寿”。可遗憾的是,冯友兰“相期以茶”的愿望并没有实现,他在写过此联的七年之后,也就是1990年,就与世长辞了,享年95岁,算是高寿。
新闻推荐
2018年11月29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韶关市烟花爆竹燃放安全管理条例修正案》,条例对市区烟花爆竹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