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领 科技工作跑出“加速度” 韶关市2018年科技工作取得突出成效
2018年,韶关市科技工作硕果累累
●出台韶关市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
●高新技术企业净增64家,比增68.42%,增速居全省第二;
●R&D占GDP比重1.17%,居粤东西北地区首位;
●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同比增长106.7%、156.26%,增长率分别排全省第一、第二;
●省重点实验室取得零的突破;
●新增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家,数量居粤东西地区地区前列;
●新增省级企业研发机构21家,增长52.5%;
●韶关市欧莱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荣获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新材料二等奖;
●国家高新区创建取得积极进展,纳入科技部考察名单;
●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3500多万元,实现零的突破……
科技创新所带来的新动能和新活力不断迸发涌流,为纪念改革开放40年交出了令人瞩目的韶关答卷,也为奋力筑牢粤北生态屏障,打造绿色发展韶关样板,为争当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提供科技支撑。
科技“大红包”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2018年,市科技局制定实施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一个突破、三个倍增、五个大幅增长”阶段性目标任务;制定并实施科技创新实施细则6个,完善了科技政策体系。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大手笔支持科技创新发展,2018年市本级科技项目经费从2017年的1280万元增至1亿元、比增681%,增幅全省第一。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进一步落实科技政策,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大幅增长。从2015年的38家到2018年的167家,三年实现翻两番。2018年高企认定83家,其中净增64家,比增62.1%,增速居全省第二。新增高新技术产品542个、比增115%。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推动韶关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良好的政策环境吸引人才来韶创新创业。深圳众投邦、广州达安创谷等项目落地,吸引一批骨干人才来韶。2018年,韶关市落实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组织有需求的企业与29名教授签订了科技特派员协议,建立3家院士工作站(其中两家筹建),启动韶关市扶持产业科技人才计划,深入各县(市、区)和产业园区开展人才政策宣讲,为企业培训产业科技人才500多人次,新引进各类科技人才逾600人。
创新创业热潮高涨企业研发能力提升
韶关市连续四届设立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分赛区,在去年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上,韶关市有5家企业参加国家行业总决赛,其中欧莱高新材料公司、桃林公司分别斩获第3名、第8名,创历史最好水平。
在2017年度科技奖获奖项目中,韶关市共有5项获国家和省大奖,为历年来档次最高、数量最多。暨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利民制药厂等单位合作实施的“中药和天然药物的三萜及其皂苷成分研究与应用”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近三年来,利民制药厂新增产值20亿元,新增利税8亿元,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通过投身创新创业大潮,韶关市一批科技型企业研发能力得到提升。2018年,韶关市新增省级企业研发机构21家、增长52.5%,新增市级企业研发机构52家、增长41.2%,全市企业研发机构增至178家,亿元以上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45.2%,超额完成30%的目标;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29%,超额完成25%的目标。新增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家、总量增至5家。省重点实验室取得零的突破,广东省矿产应用研究所申报的广东省放射性与三稀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获得省立项300万元支持。
加速创新平台布局创业孵化体系初显
韶关市高新区创建国家高新区取得积极进展,纳入科技部考察名单;南雄、乳源等2个县级工业园区申报省级高新区。2018年,韶关市出台《韶关市科技企业加速器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韶关市促进科技孵化育成体系建设后补助资金管理试行办法》,布局发展加速器,形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孵化育成体系。目前,韶关市拥有国家级孵化器1个、省级孵化器3个、省级众创空间3个、市级孵化器3个、市级众创空间3个。
走进高新区,位于沐溪工业园沐溪大道的韶关市城市智能指挥调度中心成为一道风景线。该项目总规划占地面积为17000平方米,主要分为指挥调度大厅、设备车间和室外停机坪。指挥调度大厅设有联合指挥调度会商区、指挥调度区和可视指挥调度平台,指挥调度大厅可同时满足60人以上的指挥调度协同办公要求。目前,已完成项目工程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以来,市科技局积极谋划创建科技新城,初步形成产业发展战略定位和城市空间概念规划,与北京理工大学空间生物与医学工程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航天医学产业研究院。市委、市政府将科技新城作为着力构建产业转型升级新格局的重要一极,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专利产出质量数量双提升
2018年以来,市科技局修订专利资助管理办法,加强政策宣讲和培训,提高企事业知识产权意识,收到良好效果。
一些企业通过培训,将专利工作列入企业发展规划中,加大投入力度,积极申请国家专利。2018年全市专利申请量7340件,同比增长106.7%,增长率排全省第一;专利授权量3808件,同比增长156.26%,增长率排全省第二。在做大专利总量的同时,市科技局注重提升专利质量。
2018年,贝瑞过滤科技公司“梯度多层复合结构粉末烧结滤芯及其生产方法”获得第二十届中国专利优秀奖。与此同时,韶关市在专利质押方面也有零的突破,全年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3500多万元,创历史佳绩。
“科技+金融”加出行业发展新速度
2018年5月18日,由市政府主办、市科技局等部门牵头组织召开了以“发现独角兽”为主题的2018丹霞天使投资全球高峰会,积极引进天使投资,加大推动产业基金发展力度。积极开展科技信贷风险准备金入池工作,新增入池企业32家、新增科技信贷额度2100万元。目前,科技信贷风险准备金共有入池企业122家,撬动银行向入池企业实际发放贷款累计达到4.39亿元,比增41%,放大倍数达15倍。众投邦丹霞天使母基金、东阳光产业基金启动运作。2018年,全市组建东阳光产业基金等5支基金、总规模达13.5亿元,投放14个项目、资金3.1亿元。积极与市金融局指导企业利用挂牌上市、发行债券等合适融资工具解决融资问题。目前,有6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共融资4500万元;70家企业在区域股权交易市场挂牌。
去年12月底,省科技厅厅长王瑞军一行莅韶开展科技创新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对韶关市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把科技创新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抓手等做法予以充分肯定,并提出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战略等政策相结合、支持韶关申建国家高新区、在省级科技计划项目资金和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上予以倾斜、积极对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围绕韶关产业需求及科技新城等规划布局创新资源、推动创新研究院建设等6个方面的意见,全面推动韶关在全省创新版图中高歌猛进。
相关链接
2019年科技创新工作主要目标
1.R&D占GDP比重1.3%,继续居粤东西北地区前列。
2.争取韶关高新区认定为国家高新区,新增2家省级高新区。
3.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家。4.新增研发机构40家。
5.新增省重点实验室、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各1家。
6.新增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3家以上。7.力争引进各类科技人才500人以上、创新创业团队6个以上。
到2020年,韶关市科技创新整体水平居粤东西北地区前列,社会各界对科技重视程度和参与意识明显增强,科技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实现科技创新发展“一个突破、三个倍增、五个大幅增长”目标。
一个突破
高新区创建实现重大突破,其中韶关高新区成功创建为国家级高新区,实现国家级高新区零的突破,新增省级高新区2-3家,力争高新区内高新技术企业比重达到40%。争取成功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三个倍增
以2017年为基数,实现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科技型企业主要指标倍增。一是高新技术企业增至200家以上。二是企业研发机构增至240家以上,主营业务收入1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全覆盖。三是重点扶持100家科技型企业主要经济(科技)指标倍增。
五个大幅增长
一是创新创业人才集聚量大幅增长,引进培养产业科技人才5000名,省市创新创业团队20个以上。二是科技企业孵化(加速)能力大幅增长,新增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增至10家;加快推进众投邦、达安创谷等加速器运营,在孵(加速)企业增至300家以上,产值达10亿元。三是科技金融服务能力大幅增长,推进丹霞天使、众投邦、达安医疗健康等基金的运作,力争与粤科金融集团合作设立科技创新创业投资基金;争取30家企业纳入省级科技信贷风险准备金名录,科技信贷额度年均增长30%以上;争取10家科技型企业在主板或新三板挂牌上市。四是工业企业技改投资大幅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新一轮技术改造,累计完成技改投资200亿元以上。五是知识产权创造与保护能力大幅增长,争取成功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年专利申请量达1万件(到2020年),市知识产权保护重点企业达50家以上,知识产权执法维权能力和效率大幅提升。
新闻推荐
希望有一天,小杰能够背上自己的书包,坐上校车去上幼儿园。NO:2071爱心档案:小杰联系人:洪先生电话(同微信号):13680097458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