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事之约 成就一张文化名片
一方区域的底蕴与个性,一座城市的记忆与精神,既源于生于斯长于斯的人民群众,又源于他们创造和传承的文化。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山蕴藏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各镇区与相关文化部门通力协作,对历史悠久、深藏乡野的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习俗等300多个非遗项目进行深入挖掘,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详细的资料记录整理与申报保护,从而促成了一张张独具特色、凝聚乡愁的文化名片。
文/本报记者 周振捷 图/本报记者 黎旭升
以花为媒
以菊会友源远流长
自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建村开始,小榄便与菊结缘。这座南海之滨的知名城镇,历经时代风云变迁,种菊、赏菊、吟菊、画菊之风日渐兴盛,被誉为“菊城”。2006年小榄菊花会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更是为其底蕴深厚的菊花文化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岁岁有黄菊,千载一东篱。翻查小榄当地浩如烟海的史料,提及“菊城”之肇始,相当一致——时值中原战乱的秋季,从南雄珠玑巷南下小榄的先民,为遍野黄菊所吸引,便在此垦荒定居。而后,把野菊移植于园圃中,辅以中原菊花文化,逐渐形成了各地菊花文化交融的小榄菊花会。据悉,明代小榄艺菊之风颇盛,菊花栽培过渡到整形盆栽。清乾隆年间,当地先后举办两次大型的菊花会。至清嘉庆甲戌(1814年),当地10个菊社再次联手举办大型菊花会。“随后当地乡绅约定,为纪念先辈南宋咸淳甲戌定居之功,以后每逢甲戌年(相隔60年)举办一次菊花盛会”。因此至1994年,小榄菊花大会已成功举办了4届。
改革开放后,当地又为之增添了定期举行小榄菊花会或小榄菊花观赏会的“补充阵容”。值得留意的是,小榄镇于2004年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菊花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小榄民俗学者向记者介绍,以花为媒以菊会友,是小榄菊花会数百年沿承下来的特色所在。特别是1979年举行的菊花会,更有一层特殊的历史意义:破除了小榄与港澳台乡亲、海外侨胞中断联系30年的“坚冰”。也就是从这一年的菊花会开始,有越来越多爱国爱乡的港澳台乡亲和海外侨胞积极支持家乡建设、投资兴业,促进小榄经济、文化、教育、医疗、公益等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高风说到今
也靠菊艺人
据了解,2018年小榄菊花会将于11月23日至12月10日在小榄菊花文化湿地公园举行。今年其主题为“菊绽新时代”,拟展出超过600种菊花品类,当中的主题花海区占地26亩,主扎作凤凰高达18米,意在融合传统和现代结合的技艺,展现与时俱进的菊花文化。
当然,小榄菊花会之所以能够声名远播,除了品性高洁的象征,还与历代种植培育菊花的能工巧匠分不开。对于这一群体,不得不说的是麦炽英与麦标池。他们两位在改革开放后便开始从事菊花栽培与菊艺扎作,为菊花技艺的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2007年,麦炽英与麦标池同时被评为“中国十大菊艺大师”;翌年,他们两位与李尚仁一同成为小榄菊花会(非遗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据麦标池介绍,他与麦炽英早年师从菊艺传人麦守义,积累了近40年的菊艺栽培经验,擅长的菊艺包括大立菊、多层立菊、嫁接大立菊、塔菊、盆景菊等。
麦标池说:“大立菊是历届小榄菊花会必不可少的菊艺主角,其栽培和裱扎方式从清代传承至今。它从一株菊花培育起来,通过人工裱扎使花朵排列成一个半球形,手法讲究,即围绕顶端一朵花,第一圈为六朵,以下每圈加六朵。在大立菊栽培和裱扎技艺的基础上,我与麦炽英大哥一起首创了以单株菊花为母本嫁接多个菊花品种的嫁接大立菊这一栽培裱扎技艺。”在他看来,大立菊母株非常娇贵,很容易遭遇病虫害,稍不留神就功亏一篑,必须精心呵护。
人物访谈
嫁接大立菊
入选吉尼斯纪录
麦标池,小榄菊花会(非遗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007年,被评为“中国十大菊艺大师”。他与麦炽英早年师从菊艺传人麦守义,积累了近40年的菊艺栽培经验,擅长的菊艺包括大立菊、多层立菊、嫁接大立菊、塔菊、盆景菊等。
○记者:麦老师,您是在怎样一种背景下开始菊艺创作的?
●麦标池:我是小榄人,今年57岁,是家里兄弟姐妹中最小的一位。改革开放前,我在小榄镇东区花会场做了3年知青。受种菊父亲的影响,此后一直从事菊艺栽培和裱扎工作。
○记者:对于菊艺栽培和裱扎,您印象较深的是哪一段时期?
●麦标池:应该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那时,业内的交流学习氛围很浓,受派遣我前后去了南通、南京、开封、武汉、厦门等地,对于我国的菊花文化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也与全国各地的同行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实际上,不同地方的菊艺,各有千秋,应学会取长补短。
○记者:听说您与麦炽英老师携手,曾创下多项让人叹为观止的成绩?
●麦标池:是这样的。2004年菊花会,我们一起栽培裱扎了一盆45圈、6211朵菊花的大立菊王,被列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此外还栽培裱扎了一盆单株嫁接247个菊花品种的嫁接大立菊,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接下来便是2007年菊花会,我们一起栽培裱扎了一盆开出547朵花、分属513个不同品种的嫁接大立菊, 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相关新闻
古老疍民歌曲
传唱大沙田
据介绍,作为中山民歌的缩影、大沙田的优秀民间音乐文化,咸水歌是古老疍民歌曲的遗存,更是珠三角及港澳地区疍家人共通的“语言”。清代学者屈翁山曾在《广东新语诗语》中记载,“疍人亦喜唱歌,婚夕两舟相合,男歌胜则牵女衣过舟也”,可见咸水歌早在明末清初就很流行。沿承至今300多年,珠三角地区历史最为悠久、唱法最为传统的咸水歌出自坦洲镇。
坦洲镇退休老师梁社金,是一位唱功了得的咸水歌歌者,2006年10月曾与搭档吴容妹代表广东省参加 “首届CCTV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盛典”。迄今,他已创作了500多首咸水歌曲目,既回望水乡情,又歌唱新时代。在梁社金家的客厅墙上,挂着一幅他的父亲梁容胜1962年参加全国文化艺术先进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时与国家领导人的合照留影。梁社金说,他自幼跟父亲学唱咸水歌,而父亲同样是继承了爷爷的衣钵。
事实上,除了坦洲镇外,东升镇、民众镇等大沙田地区对于咸水歌同样青睐有加。
东升镇胜龙小学,2009年5月被市非遗保护中心命名为“国家级非遗——中山咸水歌传承基地”。 该校从2001年开始咸水歌传承工作、编制咸水歌音乐教材、学唱咸水歌群体不断壮大 。走进该校咸水歌文化展示厅,可见桌案上摆着数十个参加省市乃至全国级别民歌赛事的奖杯与奖牌,墙壁上挂着多幅咸水歌历史发展解析图。其负责人透露,胜龙小学将每年11月定为民歌活动月,举办学生水乡摄影比赛、学生咸水歌漫画比赛、教师咸水歌创作大赛、教师咸水歌演唱大赛等一系列活动。
东升镇咸水歌传承发展中心专职副主任、被誉为中山咸水歌“新歌王”的周炎敏,她的身影时常出现在胜龙小学学唱咸水歌的孩子们当中。2016年,她带着这所学校的20个孩子前往北京参加央视节目《中国民歌大会》录制,一时传为佳话。近日,她在排练中山市大型交响乐清唱剧《咸水歌》间隙透露:“尽自己所能,推动咸水歌进校园,希望能为这一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增添光彩。”
优秀传统文化
迎发展良机
其实,除了中山咸水歌及小榄菊花会,中山市发掘非遗项目的工作呈现出各镇区遍地开花的喜人态势。就在上个月,市政府新近批准沙涌马家枪、民众扒禾桶、五桂山土沉香生产与制作技艺、广东传统建筑陶塑瓦脊制作技艺4个项目,列入第七批市级非遗项目名录。至此,中山市级以上非遗项目(包括市级、省级、国家级)已有39个,涉及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美术、民俗等项目类别。这当中,小榄镇、黄圃镇、沙溪镇等拥有的非遗项目较多。
9月中旬,为完成“到2025年全市基本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的总体目标,市委办结合中山实际,制定出台《中山市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施方案》,为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指明了方向。其中,加快构建保护传承体系是该《方案》的一项重要内容。
至于如何加快构建保护传承体系,《方案》提出,加强对全市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及其所掌握的知识、才艺、技能等抢救性记录,保留声像资料。做好戏曲重大演出活动音像资料、名家资料、珍贵手稿、重要文献等的收集整理以及数字化管理。进一步加强集保存、展示、研究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中山市非遗展示馆建设。此外,中山市还将以国家级、省级非遗为基础资源,以图书出版为文化载体,开发“非遗中山”APP、AR实景及相关数字化资源,开展“玩转非遗”体验课程,运用前沿技术链接线上线下资源,形成全媒体融合的新型出版项目。
香山民俗文化活动与中山老字号行动,亦是《方案》明确的发展方向。前者需配合省承办岭南民俗文化节,举办醉龙、飘色、鹤舞、麒麟、咸水歌等民俗文化活动;后者需组织参与粤港澳大湾区中华老字号文化博览会,积极推介石岐乳鸽、沙溪凉茶、杏仁饼、黄圃腊味等传统美食,鼓励建设“互联网+”老字号产品网络销售平台,打造一条中山老字号文化商业街。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夏亮红)日前,一男子骑着摩托潜入中山黄圃镇石军村一沙场偷狗,被赶回家的狗主人看到,偷狗者骑上摩托就跑,而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