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家乡基因 培养未来人才

韶关日报 2018-12-29 09:0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2018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参加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并对广东提出了“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要求。

经济要发展,人才是关键。韶关要实行振兴发展、弯道超速,为广东“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作出贡献,不但要引进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更要设法培养、吸引和留住本地一大批实用型的人才。要高瞻远瞩、未雨绸缪,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做到立足韶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着眼韶关未来十年、二十年的发展需要,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改革、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按照“功成不必在我”的要求,培养好韶关的学生,把教育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要按照人成长的规律,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把好“校园关”、打好“感情牌”、留住“家乡心”,从小就在他们心中根植深深的家乡基因,为韶关具备后发优势夯实坚实的人才基础。

为此,要整合宣传、教育、文化、旅游、文联、关工委等部门的力量,开发和使用乡土教材,让学生了解韶关悠久的历史、纯朴的人文、深厚的文化、优良的生态。从小怀着一颗“关注韶关、热爱韶关、建设韶关”的赤子之心,长大学成之后回家乡就业、创业,为韶关的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增光添彩,挥洒智慧和汗水,把韶关建设得更好。

让学生感知韶关的美丽,增强自豪感。从幼儿园开始,就开展“韶关人游韶关”及“我美丽的家乡”、“善美韶城我爱你”演讲、征文、绘画等方面的活动,由家长和老师带领孩子走进韶关市的风景名胜、人文景观,领略韶关市大好河山的风采,从小就要在他们心里种下一颗热爱韶关的种子,进而热爱韶关的山山水水、父老乡亲。

让学生了解韶关的历史,增强责任感。从小学开始,让学生了解韶关的人文历史、发展成就等方面的知识,树立再创韶关辉煌的信心,从而努力学习、全面发展。特别是向学生介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小三线建设”时期,计算机、电风扇、洗衣机、黑白电视机相继问世在韶关市,成为广东之最;1978年,韶关工业总产值在全省位居第五,这一时期,韶关成为广东内仅次于广州的重工业城市。让学生在学习中继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坚韧实干、追求卓越”的韶关工矿精神,为韶关振兴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让学生关注韶关的现状,增强紧迫感。在基础教育阶段,特别是高中阶段,要安排学生加强社会实践,深入到机关、工厂、企业、乡间田野等地方,一方面,感受家乡人特别是各业各业的人才为学生成长、韶关发展倾注的心血与汗水,对他们发自内心的敬佩和热爱、感恩和报答;并了解韶关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努力的方向。另一方面,开展市外的研修活动,加强与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沟通与联络,找出我们的差距,寻找对策,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同时,在全市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学生中以技能比赛、征文、演讲等形式开展“韶关振兴我能行”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师生和家长转变观念,在韶关就业创业,为家乡经济发展作贡献,为父老乡亲谋幸福。

让学生倾力韶关的发展,增强使命感。大学生知识丰富、视野宽广、思维活跃、勇于创新,是人才争夺战中的重要对象。而学生高中毕业后,学校与他们的沟通联系比较少了。我们要以各级党委、政府的名义,通过成立大学生联谊会等形式,每年的寒假或者暑假通过召开会议、组织活动、参观访问等形式,加强与他们的联系,开展“我为韶关振兴发展出点子”等活动,请他们为韶关的发展出谋划策、群策群力,并能尽快将他们的金点子落地生根,以彰显政府的效率和公信力及对人才的尊重和珍爱;同时,用真心、真情和真诚打动他们,吸引和带动更多人在韶关就业和创业。对于在外的乡贤,也要通过多种形式与他们沟通联系,开展“情系家乡、振兴韶关”、招才引智等活动,让他们为韶关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单位:韶关市教育局)

新闻推荐

韶关市千名青少年禁毒警醒教育活动启动 提升青少年反毒防毒拒毒意识

本报讯为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毒品和拒绝毒品,由团市委、市教育局、市禁毒办、市强制隔离戒毒所联合开展的市千名青少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