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美好的生活:蛇口40年城市成长的力量 评《时间的风景 蛇口四十年瞬间》
易方
从“宝安县”到“深圳市”,一个从边陲渔村起步的新城市演绎出的“深圳奇迹”,已然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好见证。经常有来鹏城考察的外国经济贸易团的成员和我说,“我们国家也想向深圳取经,获得像深圳一样的成功。”那么,深圳因何成功?进步的社会、进步的人,是“深圳奇迹”不可或缺的要素。
深圳,兴于蛇口。正是伴随着蛇口轰然响起的开山建港的“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炮”,“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成为“冲破思想禁锢的第一声春雷”,敢于“吃下第一只螃蟹”,敲响土地拍卖“第一槌”、发行新中国第一张股票……通过一个个第一,一次次政策上的尝试、思想上的突破,把不可能变为可能,为深圳乃至中国经济发展探索道路。
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纪实摄影图片集《时间的风景——蛇口四十年瞬间》将我再次拉回到了蛇口工业区创始人袁庚乘船从香港来到蛇口,站在六湾回望香港的1978年,随后又通过蛇口工业区一个个“开荒者”的故事,展现了四十年的沧海桑田。通过纪实摄影,从“点”出发,以人和地点的变迁与穿越,讲述大时代下的小故事,阐明在经济特区的发展过程中,“以人为本”,培育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才能为经济发展的高速与高效打好铺垫。
40个故事、329个瞬间则由点及面,从参与、见证蛇口工业区建设、运营的平凡个体的视角,有机串起了发生在蛇口的改革开放故事。在蛇口的土地上,蛇口工业区运用中央赋予的自主权在质疑和非议中不断尝试,在分配制度、管理制度、干部人事制度、用工制度、工资制度、住房制度等一系列配套上进行改革,并跟随着时代的脚步仍不断创新。
而招商局在蛇口以40载光阴创造出来的“前港-中区-后城”的蛇口模式,也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逐渐走出深圳,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脚步走出国门,与世界分享着蛇口的“时间的风景”。
城市旧貌换新颜,时间的风景中人们的奋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未改变。作为中国领先的城市和园区综合开发运营服务商,招商蛇口董事总经理许永军描绘了一幅蓝图,“未来房地产将不再是货币的蓄水池,而是人民美好生活的承载者”。
从“逃港”到“回流”
“BetterCity,Betterlife”,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自古有之。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其名著《政治学》中就曾论述,“城邦的长成出于人们生活的发展,而实际的存在(留在城市继续发展)却是为了美好的生活。”城市的意义在于实现人民的幸福,人民参与城市的建设并营造城市的文化、生活氛围。
曾有人问袁庚,“蛇口是怎么发展起来的?”他回答到,“是从人的观念转变和社会改革开始的。”要理解袁庚的这句话,需要回到当时的社会背景当中。20世纪70年代末的广东,经济实力居全国后列,边境地区外逃现象突出,“逃港”对于当时宝安县的人来说,已然司空见惯。
如果说政策的支持是特区经济发展的顶层架构,香港招商局敢于在蛇口开拓、冲破思想的束缚,则是特区发展的基石铺垫。4分钱奖励制度惊动中南海,冲破了30余年的平均主义旧条框,打破了“大锅饭”的束缚,率先推行工程招标,拉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这些革新的决定和措施,延续着百年招商局的革新血脉,解放了思想、放开了发展的步伐,使得市场资源、优秀人才迅速流动,涌入深圳,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催生了优秀企业群。也只有在思想相对解放的地方,才会吸引有创新精神的人群,诞生有市场活力的企业组织。
在政策的允许后,袁庚为蛇口这块“试验田”的土地不断施肥。在袁庚看来,经济开发区基础工程是一定要搞的。首先要把土地搞平整,还得搞通水、通电、通车、通电讯、通航等“五通一平”。不然,谁愿意到你这里投资办厂,谁愿意住你的大楼?要引进外国的资金、技术、设备等等,并不是十分困难的事,而要创造一个适应这个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则要困难得多。进步的社会、进步的人,是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经济起飞的大前提。
基础设施配套好了,工业发展也进入快车道。1981年末的香港总督麦理浩访问蛇口之行,让香港舆论以及工商界人士对蛇口工业区的反应颇好,带动了十余家企业到蛇口设厂,加上诸多对外商外资的优惠政策,蛇口成为了香港等市场的商人投资设厂的新选择。
同样回来的还有当年的“逃港者”。在看到蛇口的优惠政策、充足的劳动力和便利的交通等等条件后,蛇口人何志杰“逃港”17年后,回乡先后建成了有机玻璃生产线、亚克力新型材料生产厂。出生在蛇口海湾村的屈镇泉也在香港习得手艺,在香港回归后举家搬回蛇口做起了珠宝生意。
兜兜转转,从“逃港”到“回流”,蛇口的建设让向往美好的生活的人,回来了。
蛇口模式的生长
在总结蛇口的发展时,袁庚有过多次比喻。在1986年蛇口还在进行着轰轰烈烈的“实验”时,袁庚在香港中文大学演讲时说,“蛇口人几年来不是在作天马行空式的幻想,而是在从事着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活力的实实在在的工作。我们希望人们把蛇口看作一根试管,一根注入外来有益的经济因素对传统式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的试管。”
12年后的1998年,当袁庚回首蛇口改革二十年时,他将蛇口比作“爱迪生的灯”。“最初那盏古拙的灯泡,它的纤弱的灯丝何时烧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真真确确留给了人们对不足的思索,和对未来的希望。”袁庚说。
为蛇口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为居住在蛇口的人打造舒适的生活环境,成为蛇口经济发展的追求。
在“试管”阶段,从1979年7月开始的“五通一平”,到1984年,蛇口先后招商引进外资、港资20多亿元,兴办合资或者独资工商企业达90多家。一个以工业为主、综合发展的现代化港口城初步建成。
产业兴城。18岁的韶关人郑艳萍在1981年来到蛇口的凯达玩具厂,在这里,她比同龄人更早地认识到了唐老鸭等世界著名的卡通形象,而在若干年后,唐老鸭出现在大多数国人的荧幕上。三洋妹的组成也从一开始的从广东范围内招工,逐渐扩大到湖南等邻近的省份。
在工业区发展走向正轨后,“无工不稳,无商不活”的念头又在袁庚的大脑里挥之不去,除了引进工业项目,袁庚还希望让蛇口的人气“旺起来”,做商业、搞旅游,甚至将蛇口做成一个小小的“购物天堂”。
袁庚在初次踏上蛇口的土地上曾说,这里将成为中国的“夏威夷”。到最后,这里不仅成为了“夏威夷”,还成就了中国的深圳。
马太的蛇口购物中心的发展则是蛇口无数盏“爱迪生的灯”其中一盏。尽管在初期甚至有着“一天只卖出一瓶汽水”的担忧,但在袁庚的劝说下,在香港从事旅游和贸易生意的马太(本名陈惠娟)则在1982年开设了当时中国首家外币购物中心,成为踏足蛇口的首位女港商。
在“试管”时期的20世纪80年代初,蛇口已经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开始在国内外产生巨大而且深远的影响。蛇口人曾总结自己走过的道路,给自己下了如下的定义:由一个企业独立地开发、建设、经营、管理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并在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上进行全方位配套改革,这就是著名的“蛇口模式”。
蛇口模式的核心,就是摆脱内地企业原有的政企不分的状态,充分发挥企业自主权,按照经济规律办事,运用经济手段管理经济、搞活经济。蛇口模式不仅为中国经济特区起步建设提供了经验与借鉴,也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经验。
蛇口也因此被视为中国的“希望之窗”、改革的“试管”、开放的“模式”。蛇口模式与深圳速度一道,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特区发展过程中最亮丽的两道风景线。
改革被深深烙印在招商蛇口的血脉当中。位于大南山脚下的招商蛇口学院曾是座“圆坛庙”,在1981年时,这几座瓦房成为了蛇口工业区的培训中心。袁庚曾说,“不改革者不入此门”,培训班的学员曾在此接受新思想的洗礼,工厂的工人也曾在这上夜校,追求知识。转型和改革成为招商蛇口40年的不变。
而已然成为袁庚口中的“爱迪生的灯”的蛇口,在经历初期的产业“引进来”之后,开始“走出去”,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发展技术资本密集型企业和第三产业。但独特的“蛇口模式”,使得蛇口工业区从诞生之日起就扮演着企业和社区的双重角色,而过去的政企合一的性质让蛇口在新的历史时代下拳脚受到束缚,蛇口开始对自身的制度改革,回归企业属性。也是在这一时期,平安保险、招商银行、中集集团等如今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开始如同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
曾有分析师道出这样一个现象:无论中集,还是招商银行、平安集团,它们成立和发展之初,股东之间等比例设置股权是一个普遍现象。
这种模式破除了国有股权独大对企业经营的不利影响,让有能力的职业经理人有施展才能的舞台。这种思想和观念,是“蛇口奇迹”缔造者袁庚刻意为之,也是蛇口改革的延续。
而经过“二次创业”、“再造新蛇口”的更迭,作为企业的招商蛇口也经历多次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蛇口模式也在不断升级后,进入了“前港-中区-后城”生态圈式的发展模式。
新时代的美好生活
共享发展成果,是改革开放的价值追求,也是改革开放的活力之泉。
无论是马太、屈镇泉还是郑艳萍,这一个个追求美好生活的人来到了蛇口的土地上,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价值,共享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发展成果,感受着城市带来的美好生活。
四海宿舍曾是蛇口三洋和南海酒店的员工宿舍,建成的35年来,它见证了一名名打工者的生活百味,他们从故乡出发,穿越千山万水抵达蛇口,在这里放下行囊,安身立命。
蛇口工业区的建设从基础工程做起,以通航为中心,逐步铺开通车、通水、通电和通讯工程,以改善基础设施与投资环境,打造美好的生活。
可以说,蛇口的的成功也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其宜业、宜居的良好环境,吸引并促进了各种生产和创新要素的聚集,促进了产业发展和人才聚集,并最终实现了招商蛇口经济社会发展的高速度和高效益。
这些来到蛇口的人也是历史的缩影,他们用自己的劳动创造了蛇口。
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在评价《时间的风景》一书时说,时间本不是风景,但因为有了人之思、人之行,时间才成为风景,这是人类创造的风景。
于殿利所言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人民。《时间的风景》中反映的正是一部人民的创业史,用蛇口普通人的40年,体现出人民创造的历史,反映的中国社会的变迁史,进而反映出来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奋进史,蛇口是一个缩影。
“招商血脉,蛇口基因”,1988年大学刚毕业便加入招商局的招商蛇口行政总监狄浅认为,“敢为天下先”是招商局的血脉,“敢想、敢试、敢创”让招商局在蛇口40年的变革中不断尝试,这个过程也是蛇口人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奋斗者,永远年轻。
为了更好地让读者理解招商蛇口的改革基因,招商蛇口还携手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了《蛇口,梦开始的地方》、携手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改革开放梦工场》,与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国家记忆》栏目组共同制作了《蛇口见证》。
譬如《改革开放梦工场》的编著者钟坚便用八点归纳了蛇口的成功之处及主要原因:创造经济发展的巨大经济效益;创造社会发展的巨大社会效益;创造环境建设的巨大生态效益;创造工业区转型升级的成功案例;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蛇口模式”;孵化催生一批知名本土企业;发挥了改革开放的“试管”和“窗口”作用。
钟坚认为,蛇口工业区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外,蛇口工业区积极发展社会事业,建设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公益文化和社区文化,不断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为员工和居民创造一个秩序井然、生活充实的环境。
经济特区的营商环境的优势,不仅考量的是政策的优惠程度,也是综合投资环境的竞争。在深圳特区的成功之后,很多国家都曾提出建设各类的“经济特区”,但缺乏配套的产业环境、规范的市场环境和完备的法制环境等,都限制了投资营商环境,限制了其产业的发展。
正如笔者之前所言,城市的意义在于实现人民的幸福。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会吸引人才,让他们愿意生活在城市当中。在蛇口大南山东侧与南海大道之间,188栋红黄屋顶的别墅名为“鲸山别墅”,它曾是为开发南海石油的外国员工提供居所的场地,如今已然以此为原点,聚集了越来越多喜欢深圳、喜欢蛇口的外籍人士。
鲸山别墅中的教堂也从为石油公司的外籍员工解决子女教育问题的场地,发展成蛇口国际学校,就读人数从四名学生,逐步增加到近千人,生源也从原来的石油公司外籍员工子弟变成了苹果、三星等全球科技企业的员工子弟,同时,周围也入驻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学校。
为蛇口人打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是袁庚在蛇口开发之初许下的宏愿。用他的话来说,要“把蛇口建成最适合人类居住和工作的地方”。如今的招商蛇口则继续延续着这场变革,再次出发,为打造城市美好生活继续着自己的使命。(编辑许望)
新闻推荐
“旅游招商一张图”力促产业发展 韶关市旅游局创新招商模式侧记
为深入挖掘韶关市旅游文化资源,全面搭建旅游文化产融对接平台,推动韶关市旅游文化产业大发展,“2018韶关旅游文化产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