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运之花”邓如兰

韶关日报 2018-11-25 08:20

笔者在韶关市西河(今武江区西河镇)出生长大,自戴上红领巾时就听少先队辅导员老师“讲阶级教育课”,其中讲过题为《曲江农运的一面旗帜——邓如兰》本土红色的革命斗争故事,故事发生在上世纪20年代大革命农民运动时期。

星移斗转,尽管岁月消磨,却消磨不去笔者的记忆,脑海中不时浮现着想像中的邓如兰那英姿飒爽的光辉形象。

清贫家境投身农民运动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西河菜圩街(今光明巷)一户贫苦农民邓氏人家,初生了一个女儿,取名为“如兰”。邓如兰是家中长女,自小勤劳,热爱劳动,七、八岁就开始跟随父母干农田、菜地的活,再大一些就上山砍柴、割草,锻炼出一副结实的身体、刚强的品性。因为家境贫困,为了养活弟妹,等到她成年过后,父母就将她嫁到邻近石狮头巷肖氏一户殷实人家做媳妇。她进了肖家门,牢记出嫁时父母的教诲,孝敬公婆、体贴丈夫、知悭识俭、遵守妇道。博得了家公家婆对她的欢心。丈夫对她也有感情。她是个农家女子,体会到没有文化的苦恼,先向丈夫提出要去读书,丈夫做不了主,然后去请求家公,家公是个乡绅,思想开明,觉得让她去学些文化知识,知书达理,对门风有好处。于是,同意她去读书,送她进了韶州德华女子学校。自古有曰“世事难料”,谁也想不到肖家送邓如兰上学,竟然是送她走上了革命道路。

邓如兰实现了从小就想入学读书的愿望,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她在学校认真学习,得到进步老师、同学的教育和帮助,不仅学习成绩上进,而且提高了思想认识,认识到了军阀混战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无穷灾难,尤其认识到了广大劳动妇女深受压迫的悲惨状况。

1924年9月,孙中山再次亲临韶关督师北伐,令广东农工军团来韶,分别深入曲江乡镇向广大民众宣传国民革命,开展农民运动。邓如兰见状,受到极大鼓舞。于是,当年寒假,她到东厢乡(今东联镇),在参加农民运动中,结识了曲江县农运领袖、中共党员叶凤章等人,在叶凤章的指导下,她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农运的浪潮中,随同东厢乡农会骨干一起深入到该乡各村和北郊皇冈等地,宣讲革命道理,发动贫苦农民起来参加农会,开展“减租减息”和向地主、土豪作斗争。

邓如兰在东厢乡短短的工作期间,表现相当良好,给村民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展示了她的才智、能力,加上“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她得到锻炼和提高,初步有了组织农会的经验。

甘洒热血传播革命火种

1925年春节,邓如兰回到西河家中,看到东、南、北郊的农运开展得轰轰烈烈,唯独自己的家乡西厢乡的农运显得冷冷清清,感到心中有愧。蓦然地产生一股强烈的革命责任感和紧迫感,驱使她主动地联络和协助陈友德、张九成、孙靖等人一起努力,组织起西厢乡农民协会。陈友德担任农会主席,邓如兰担任农会妇女主任,很快便将西厢乡的农运蓬勃地开展起来了。

1925年11月,邓如兰应邀参加筹备和成立广东妇女解放协会曲江分会,并当选为该会的领导成员。她感到革命担子更重了,党和人民对她的信任,让她的革命热情愈加高涨。她一副农装打扮,自觉地深入到曲江乡镇,还到过乳源,言传身教,发动广大妇女起来反封建、反压迫,争取妇女自身的解放,积极参加妇女协会的各项社会活动。曲江各地的妇协配合当地农运的开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其中有邓如兰的一份“汗马功劳”。

1926年秋,经过两年的严竣考验,邓如兰经叶凤章介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次年1月,邓如兰在参加“南韶连政治讲习所”受训中,刻苦耐劳,不亚于男学员。蒋介石在广州发动“4·15”事变,大肆屠杀中共党员和工农群众。邓如兰加入北江工农自卫军北上武汉,后因事态的变故,按上级指示,返韶回到西厢乡老家。

坚信曙光照耀祖国山河

1927年7月,邓如兰从武汉回到西厢乡的家,这时,韶关的白色恐怖如同乌云压顶。她不为白色恐怖所吓倒,当它是过眼云烟。她坚信革命一定会成功,党的壮丽事业必然会胜利。她联系上西厢乡农会领导班子的陈友德、张九成、孙靖等人,坚持进行革命的秘密活动。

当年,有一个资本家在西厢乡(今武江南路)开了一间米机(碾米工厂),唯利是图,只顾赚钱,不管工人死活,而米机工人大多是西厢乡农会成员。邓如兰听闻,非常气愤,亲自去到米机,发动工人团结起来和资本家作斗争,迫使资本家低头认罪,表示不仅不敢再虐待工人,而且增设生产安全措施,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还增加工人工资。这样一来,西厢乡的地主、土豪对她恨之入骨,资本家对她咬牙切齿。但是,听闻她却胆战心惊,见到她要退避三舍。

1930年12月,在一次秘密会议中,邓如兰不幸被捕,在狱中遭受严刑拷打,百般折磨。但她始终坚贞不屈、视死如归,没有供出其他共产党员和党组织的活动。最后,敌人黔驴技穷、无计可施,只好将她处死。1931年1月,敌人将邓如兰押到韶关北门外的帽子峰山边杀害。行刑前,敌人害怕她在路上高呼口号,唤起民众的觉醒和同情,残忍地用破布把她的嘴堵住。邓如兰在赴刑场的路上,昂首挺胸,阔步向前,不住地朝路旁前来相送的民众,含笑点头,表示谢意。她的壮举,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壮志头颅为党落,昂然含笑赴刑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邓如兰为人民壮烈牺牲,献出年轻的宝贵生命,时年28岁。她永垂不朽的光辉形象和事迹,鼓舞着千万志士前赴后继,最终夺取了革命的胜利。

新闻推荐

乳源组织领导干部到韶关监狱接受警示教育 以案为鉴 警钟长鸣

本报讯日前,乳源瑶族自治县委书记钟沛东率县四套班子成员、法检两长、乡镇党政一把手、县直有关单位和县属企业主要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