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改革的韶关样本
韶关原是广东的重要工业基地,国有工业企业占工业企业中的比例很大,曾经是全省国有工业一面旗帜,但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国有企业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改革开放的40年,韶关的国有工业企业改革面对困境,攻坚克难,披荆斩棘,走过了一段极不平凡的历程,也走出了一条国有企业改革的韶关之路。
谋篇布局改革破局
改革开放40年来,韶关工业化进程稳步推进,工业增加值总量不断提高。2017年,工业增加值360.3亿元,比1978年增长37.9倍,年均增长9.8%。工业结构实现了技术密集型、多元发展的发展格局。
但在市场经济刚刚兴起之时,数据却与现在形成巨大反差。1991年,韶关工业生产资金短缺,市场疲软,产品积压,亏损严重。据统计,当时亏损企业61个,挖掘机厂、电焊条厂、内燃机厂等7个企业成为亏损大户。日化厂、冷饮厂、洗涤用品厂等停产或半停产,已停产的产品多达104种。
1995年初,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搞活国有企业改革的决定》,使韶关国企改革迈出了坚实的步伐。1997年,韶关《韶关市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决定》出台,层层推进国企改革。1998年又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决定》,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参股经营,向国有企业退出的领域发展。2002年,国企改革再提速,市政府又出台《关于加快国有资本从竞争性行业退出的决定》,“两个退出”进入实质性阶段。强有力的领导机构,操作性强的改革方案,不断强化的改革意识,使国企改革步伐不断加快。
1995年起,市委、市政府连续四年抽调600人,组成120个工作组,进驻企业帮助做好改革和脱困工作。1997年,市政府批准了《关于重点扶持优势企业加快发展的意见》,提出“抓大放小”,确定韶钢、韶铸等为优势企业,实行“重中之重”的策略,采取多种转制形式放开搞活410户中小企业。
1999年开始组织打好三年改革攻坚战,实现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两大目标:脱困与扭亏增盈。省属三大煤炭企业、市芙蓉山矿相继淘汰或关闭,关闭180条小煤窑、449处矿井和一批水泥立窑,压减落后纺织锭58000锭,压减制糖生产能力10000吨/年。
据统计,至2000年,全市343户独立核算企业采用十多种形式,完成改革、改组、改造的已占83.66%。重点考核的市属23户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脱困率100%。
优化结构深化改革
韶关工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起步较早。早在1988年,以韶关铸锻总厂和省矿山通用机械厂为主体,与市内燃机厂、机床厂等多个厂家一体经营,组成汽车工业总公司。一批企业横向兼并,形成集约型的联合企业。纺织印染总厂、织布分厂、棉纺分厂及帆布厂联为一体,成为纺、织、染、整“一条龙”的联合企业。拖拉机厂、农机配件厂、农机厂合并,组成韶关拖拉机总厂。
1991年,全国市场持续疲软,韶关市内工业受到影响,企业效益下滑。市委市政府组织13个扭亏增盈工作组,利用关闭企业的资产重新组合,发电设备厂兼并仪表厂,机械厂组建康立通用电器公司,印染总厂兼并针织一厂,钛白粉厂兼并酒厂,市第一棉纺厂兼并捻线厂,组建第一棉纺织总厂;全市共兼并企业21个,组建企业集团19个。
1992年,韶关在全国较早开始进行股份制试点,将12个国有企业的产权放到香港洽谈会上公布。到1994年,11家企业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108户企业经过清产核资,明晰产权关系。1995年下半年,市食品机械厂兼并自行车零件厂,为市区集体企业兼并国有企业开了先例。同年,全市43户国有企业,以购买、合资或股份合作制的形式,引进国内外资金,形成国有、集体、个人与中外合资的多元产权结构,对国有企业进行嫁接改造。
到2000年底时,全市工业类内资企业2400户,其中国有企业762户,注册资金30.63亿元;非公有制企业在全市工业的构成,资产总额超过四成,国家确认的大型工业企业,1988年有15家,这时增加到19家,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60.3%。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把市直机关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