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圃镇石军村的梁感有39年坚持手工制作传统粤式饼点 不图挣大钱 做饼很充实

中山日报 2018-11-07 04:14

梁感有既忙碌也快乐。11月6日下午3点,祥兴南六街一处不起眼的民宅。屋门口停着一辆摩托车,56岁的梁感有将刚出炉的鸡仔饼、核桃酥、豆沙包等打包放进木箱,五个木箱被整齐地摞在车后座的板子上。七八分钟后,这些温热的饼点将送到附近村子里的小卖部。

每天早晨5点起床和面、准备馅料,到市场采购食材,7点半正式营业。这样的日子对于梁感有来说,已经持续了39年,他在自己不起眼的店铺里坚持用传统的手艺制饼,他说忙得很充实,也“不图挣大钱”。

■年少打工结缘传统制饼手艺

微微发白的一头短发,一双修长而光滑的手,勾勒出这名传统饼点手艺人的形象。

1980年,18岁的梁感有进入中山糖厂点心部打工,学习传统饼类小吃制作手艺,从此与“制饼”结下不解之缘。一年多后,手艺纯熟的他决定开家自己的饼店,于是和家中四兄妹一起在村里开起了连康饼家,用传统手艺制作鸡仔饼、核桃酥等粤式饼点。

制饼是甜蜜又清苦的工艺,起初一个饼只卖8分钱,这么多年,饼的价格一直很实惠,前几年是4毛一个,近一年涨到8毛一个。而手工制饼过程繁复,兄弟姐妹们渐渐转行,只有梁感有日复一日坚持了下来。

■一天最多制作4000个饼

每天凌晨5点,梁感有需起床去市场采购食材,食材新鲜是美味的第一个秘诀。肥猪肉、花生、鸡蛋、面粉、白糖等主要食材他都要亲自购买并确保新鲜,陈皮、南乳等辅料他也会严格挑选,不容马虎。早上7点半,饼店开铺,梁感有习惯先打扫店铺,然后与在店中帮忙的两位阿姨一起清理食材。

花生米、核桃等食材需要晾晒片刻然后炒香捣碎,加入的肥猪肉是美味的诀窍,和好面后,面团需搓揉均匀,扯成小团再擀薄,饼外层还需刷上蛋液。一道道工序都是三人纯手工完成,每一步都谨遵传统手艺做法。由于熟练,他们三四十分钟即可完成鸡仔饼的制作。梁感有说,这些饼一般批发给附近村的小卖部,每天饼的制作量依订单需求而定,曾经三人一天最多制作4000个饼,从上午7点半一直赶工到晚上12点多。

梁感有既要在采购、制作环节亲力亲为,还是销售和送货的主力军。每天上下午各送货一次。有时在骑车送饼的路上会遇到过路的老食客或喜欢吃鸡仔饼的孩子,他会停车卖饼,“有的孩子从小学起,放学了就喜欢来买我的饼,到现在三十多岁了,还喜欢吃。”

■坚持纯手工制作保证口感

近年来,新潮的西式饼点和更为自动化的设备威胁着传统手工艺的存在,但这一切与梁感有的饼店无关。即使使用机器的优势很多,梁感有始终坚持每道工序都手工完成。“我总觉得机器制作的饼口感不如手工做出来的好吃。”梁感有边把花生米铺平晒开边笑说。

39年的饼店虽然大受黄圃镇各村人们的欢迎,但也经历过风雨,“这是我感兴趣的事情,我不图挣大钱,每天亲自做饼我就觉得很有意义很充实。”梁感有说。

手艺需要坚持更需要传承,梁感有坦言希望把自己的制饼手艺和饼店都传承给子女们,尽管目前子女们更倾向外出工作,“我会多和他们沟通,因为传统手艺不能断,这是很珍贵的。”

文/图见习生王欣琳

本报记者张房耿

新闻推荐

肇事者将伤者送医院后失联

本报讯日前,乐昌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侦破一宗交通肇事逃逸案,伤者是一名73岁的老太太。肇事者将伤者送医院后失联,现已被公...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