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创业成就田园梦想 记仁化返乡创业典型黄锦文

韶关日报 2018-10-17 08:55

每个年轻人都有一颗想去大城市闯荡的心,怀揣着这样的想法,1994年黄锦文离开生活19年的家乡仁化,义无反顾地坐上前往深圳的车。他当过学徒,打过工,还自己创过业,但是独自在外闯荡15年,却斩不断他的那一缕乡愁。

2009年,靠着在外打拼积累下的人脉和资源,黄锦文回到韶关创业,组建了自己的施工队;2012年,他回到老家仁化县,大手一挥承包了黄坑镇326亩山地,种果树,养鸡、猪,办农家乐……开始了他向往的田园生活。

埋头苦干,变荒山为“金山”

一早,记者一行驱车前往黄坑镇下营村,在村口向右有一条新修的水泥路翠竹掩映,沿着路往里走,举目所见山头都种满果树,枝头果实累累,山下一间蓝白相间的房子静静矗立,上面七个大字——田园牧歌圆梦场。这里,便是黄锦文创办的农场了。

谈及为何放弃在外的事业回到家乡,黄锦文告诉记者:“在外打拼15年,打过工,创过业,开的建材公司每月销售额差不多30万元,但是一句话,在外打拼没有归属感。”刚回到家乡的黄锦文并没有直接创办农场,而是带着自己组建的施工队回到韶关干起老本行建筑施工,现在仁化县的锦城宾馆部分施工当年就是由他负责。2012年,有一天朋友跟他说起山头承包,正为事业低迷的黄锦文去看后便直接承包了。

承包山头容易,但是种什么却让黄锦文犯了难。“沙田柚仁化很多人种,但皇帝柑种植的人少,而且它果期长,产量高。”经过一番考量,他最终决定种皇帝柑。确定好种什么,接下来就是怎么种了,别看现在农场果树遍山,2012年,刚承包下的这片山头可是茅草遍地,实打实的荒山。比起一般的创业者,黄锦文更加不易,他属视力残疾类型,好在他通过残疾人组织很快便找到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与他一同出资创业。此外,当地政府了解到他的情况后,在政策上给予不少支持,并多次组织他参与技能培训。

接下来,雇佣工人、学习种养技术、开荒山种果树……黄锦文开始忙碌奔走与学习。6年来,农场分三期建设,种植皇帝柑286亩,养有山地鸡和猪,设有鱼塘35亩,配套农家乐餐饮……荒山真正变“金山”,每年预计收入300万元,带动村里劳动力35人就业,其中有25名残疾人。去年,黄锦文的田园牧歌圆梦场项目在广东“众创杯”残疾人公益赛获得团队组自强类银奖,在他的影响下,当地现种有皇帝柑近5000亩,打响了仁化皇帝柑特色品牌。

农旅结合,日子更有奔头

第一次种植皇帝柑,黄锦文首期就投入100多万元,种植了180多亩,开始挂果时便已经有批发商来预定,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黄锦文尝到了甜头。但开荒种果并不是一帆风顺,种植业更多的是靠天吃饭。“一般皇帝柑种植在田地两三年能挂果,而我承包的是山头,大概要四年左右才能挂果,不巧去年韶关霜冻,损失惨重。而且现在带动种植的人多,销路没打开,皇帝柑价钱从以前的四五元降至二三元。”黄锦文告诉记者。

种植上的“滑铁卢”并没有让黄锦文退缩,“仁化贡柑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多,本地市场可能饱和,但对于全国来说还远远不足。”为此,他先后前往广州、深圳、武汉等地寻找市场打开销路。当地政府也多次组织农户举办贡柑(皇帝柑)节吸引批发商。同时,开通韶关邮政电商通道,帮助仁化皇帝柑走向全国各地。

解决了销路问题,黄锦文清楚做农场不能单一种植,在后续的二、三期投入中,他先后增种了沙糖桔、甜橙,养起山地鸡和猪,并且挖了鱼塘,他还开了一家农庄,做起了农家乐餐饮。“很多上班族,周末空余时喜欢去乡下走走,为的是呼吸新鲜的空气和品尝农家菜,体验一下农家生活。”在丹霞山脚下长大的黄锦文十分明白旅游对于农业发展的意义。黄坑镇离丹霞山风景区约13公里,交通便利,往来游客众多,每到丰收时节,黄锦文便将果园开放,游客可入园自由采摘、垂钓,体验农家乐,田园生活式的休闲旅游受到不少人追捧。

农业与旅游相结合,既打开销路又带出名气,也让黄锦文觉得日子更有奔头。迎着早晨的阳光,他走在自己的田园牧歌圆梦场,步伐有力,目光坚定,看着枝头果实累累,马上又是一个丰收季了。

新闻推荐

国道106线仁化县周田段灵溪水桥恢复正常通行 大型车辆无需再绕行

上图为周田段灵溪水桥恢复正常通行。余健伟摄本报讯近日,笔者在国道106线仁化县周田段看到,该路段灵溪水桥危桥改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