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绿成金” 生态富民 韶关市发展林下经济综述
韶关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发展林下经济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韶关市因地制宜地引导农民利用天然林下空地和天然林的荫蔽条件,发展林下种植项目,发展独具韶关特色且不破坏天然林资源的林下养殖业,走出了一条可借鉴、可发展、可推广的绿色发展之路,也是近几年来韶关市探索出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林下经济”模式,更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模式,全力推进韶关市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工作。
发展林下经济硕果累累
现在韶关的农民从事林下经济,手中多了两本“绿色存折”,一本是种树成材的“定期存折”,一本是发展林下经济的“活期存折”。
山上栽下摇钱树,林下现成聚宝盆。近年来,韶关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发展林下经济,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发展林下经济作为促进山区农民脱贫奔小康的有效途径和林业经济新增长点,促进林业经济与生态建设协调可持续发展,基本实现了“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改善、林区和谐”的目标。
韶关市充分发挥林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推动林下经济发展,2017年,林下经济产值达163亿元,其中林下种植及加工37.5亿元,林下养殖8.6亿元,林下采集4.9亿元,森林旅游及休闲112亿元,发展林下经济面积328万亩,直接参与经营农户超过6.7万户,成立相关经济合作组织162个,形成了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采集加工、森林旅游四大类型齐全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和以林药、林菌、林茶、林果、林禽、林蜂、林畜、林笋、林脂、森林旅游等十大林下经营种类。
韶关市林下种植项目丰富。全市发展以茶叶、油茶及中草药等为主的林下种植业50万亩,种植及加工产值达到37.5亿元,发展经济合作组织96个,发展参与经营农户6.7万户。目前韶关市林下养殖初具规模,韶关市发展林下养殖业27.5万亩,年产值达8.6亿元,发展经济合作组织27个,参与经营农户1.08万户。韶关市各地通过引导扶持农户利用茶园、竹林、果园等场所发展林下养殖业,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始兴县隘子镇农民官贵娟,可谓巾帼不让须眉,她利用承包的阔叶林资源,种植灵芝500亩,亩均产值6000元,纯利3000元,年纯收入达150多万元,真正做到了不砍树、能致富的目标,实现了生态资源的增值。
这正是韶关市林下采集效益初显的一个缩影。韶关市发展以松脂、竹笋、山野菜及香菇、灵芝、木耳等为主的林下采集加工业145万亩,年产值4.9亿元,发展经济合作组织29个,参与经营农户32602万户。
多措并举推动林下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已成为韶关市发展特色经济的“绿色生产力”。
韶关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林下经济,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发展林业产业的相关政策,积极争取国家、省财政项目资金支持,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特色、一县一优势”的要求,基本形成了符合各地实际,布局科学合理、资源效益突出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合作共赢,抱团发展成为韶关市推动林下经济发展的举措之一。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主导下,韶关市各地将林下经济发展与林业产业化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循环经济、扶贫开发等工作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农林新型合作组织,采取合作共赢、抱团发展的形式,不断壮大林下经济发展规模,以积极的姿态应对市场经济风险。
目前,全市已成立林果、林菌、林药、林禽、林畜、林蜂等林下经济合作社162个,带动农户5万多户,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林下经济的收入达4400多元。
大力招商引资,以龙头推动林下经济发展成为韶关市发展林下经济的又一法宝。韶关市注重通过开展招商引资推动林下经济发展,乳源云门山旅游度假区、经律论文化旅游小镇、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新丰云天海温泉酒店、丽宫酒店等森林旅游、森林康养场所均是引进外来资金发展的。此外韶关市大力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运作模式,形成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辐射带动农民共同参与的林下经济发展格局,推动林下经济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目前,全市19家企业获得国家或省级林业龙头企业称号,积极实施“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特
色林下经济发展模式,鼓励龙头企业尊重农民意愿,与农民协商将林地流转入股,参与企业经营,吸收贫困户到龙头企业就业,形成龙头企业带产业、产业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联动帮扶机制,努力提高林业对扶贫攻坚的贡献,实现林业生态与产业共赢。
除此之外,韶关市还积极搭建发展林下经济科技服务平台,实施市、县、镇、村、农户“五级”培训计划,引进适宜林间种植、养殖的新品种,推广和应用先进实用技术,建立林下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体系。
新闻推荐
全市学习宣传贯彻《韶关市野外用火管理条例》电视电话会议明确 明年1月1日起实施条例
本报讯昨日上午,记者在全市学习宣传贯彻《韶关市野外用火管理条例》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韶关市将从2019年1月1日起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