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弱涣散党组织变脱贫攻坚“领头雁” 南雄市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经验获肯定

南方农村报 2018-07-04 17:10

广东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邹铭到角湾村考察。张伟摄|南雄实践|

南方农村报记者袁雪燕程胜涛

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南雄市珠玑镇角湾村原本软弱涣散的党支部蜕变为脱贫攻坚的“领头雁”,今年内将实现全村39户133名贫困户全部脱贫。6月29日,在实地调研后,广东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现场会与会人员对南雄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经验点赞。

近年来,韶关把加强基层党建与推进脱贫攻坚、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结合起来,脱贫攻坚成效明显,去年韶关全市预脱贫有劳动力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322元,同比增长69%。南雄珠玑镇的角湾村和灵潭村,正是韶关市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的典型缩影。

韶关市坚持“三个第一线”书记带头抓党建扶贫

韶关是广东的农业大市,贫困范围广、人数多,共有278条省定贫困村,占全省贫困村总数的八分之一,建档立卡贫困户3.49万户、8.99万人。面对艰巨的脱贫任务,韶关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把加强基层党建与推进脱贫攻坚、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推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并取得初步成效,走出一条韶关特色的党建与脱贫攻坚融合促进之路。

韶关市重点突出“三个第一线”,即市委领导到脱贫攻坚第一线靠前指挥,激励县镇两级班子在脱贫攻坚第一线担当作为,政策措施向脱贫攻坚第一线重点倾斜。据了解,韶关市委常委每人带头联系一个县(市、区)、挂扶一个镇、包干一个贫困村,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班子成员分别挂点一个镇和一个贫困村,统筹整县、整镇、整村的帮扶力量。同时,形成市、县、镇、村“四级书记”抓基层党建和脱贫攻坚的责任体系,即市、县、镇党委书记担任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和第一书记具体抓脱贫工作。

为了打造能征善战的县镇两级班子,锻造抓脱贫攻坚的过硬本领,韶关还把抓党建成效突出、基层经验丰富、工作有魄力、作风扎实的干部选配到县(市、区)党政一把手岗位,并精心选拔了278名思想政治好、道德品行好、组织能力强、有培养前途、愿意和适合为农村基层工作服务的优秀党员干部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同时大力提拔使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实绩突出的干部,目前已有17名表现突出的驻村干部被提拔,另外71名市直选派的第一书记和29名驻村队员也已预留拟提拔职位。

此外,韶关市坚持统筹谋划、突出重点、集中用力、综合施策,研究制定了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攻坚实施方案,出台“1+29”政策文件,为基层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政策支撑。如在物质保障方面,韶关积极实施到村到户的资金政策。在财政较为困难的情况下,韶关加大扶贫开发投入力度,对贫困人口人均2万元扶贫开发资金市县筹集部分全额由市财政负责,每年另外追加2亿元财政资金用于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工作。

南雄市培育年轻干部增强村级党组织战斗力

县一级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线指挥部”,如何发挥好作用,南雄市进行了有效探索,实现了基层党建和脱贫攻坚工作的双融合、双促进。南雄共有省定贫困村68个,建档立卡贫困户5990户15203人,目前已预脱贫11452人;2017年,所有省定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其中55个超过10万元,26个达到20万元以上。

南雄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优势资源向乡镇倾斜、朝脱贫一线集中。按照“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标准“排兵布阵”,近年来累计将10名抓党建实绩突出、能干善抓扶贫的干部调整到镇级党委书记岗位,在市直单位选拔15名年轻干部为镇级领导,将29名新提拔年轻干部安排到脱贫任务较重的镇(街道)锻炼成长,强化脱贫攻坚一线力量。目前全市镇级领导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2岁,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58%。

在组织保障上,南雄市委明确以财政投入为主的稳定的基层组织运作经费保障制度,由市财政兜底,确保每个镇(街)经费每年不少于160万元,其中党建专项工作经费不少于30万元,并为镇“精准办”每年预算2万元工作经费,着力解决基层无钱办事问题。

南雄以加强政治领导、优化组织结构、发挥党员作用为重点,不断增强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力。市委书记王碧安亲自抓村党组织书记的培养选拔,大力实施“头雁”工程、“党员人才回乡计划”、村级后备干部“青苗”培养工程,建立村级后备干部库1651人,其中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261人。制定农村党组织工作规程,明确凡是涉及本村“三重一大”事项,必须先由党组织研究同意后,方可实施,巩固村党组织在基层组织和一切工作中的领导地位。实施发展党员“镇选村培”,建立农村党员发展对象人才库1391人。

为使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更充分,南雄鼓励党员结对帮扶本村贫困户,构建由“驻村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片,党员包户”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三级联动体系;对农村党员创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商中心党员商家带动贫困户的分档次给予奖补或小额贷款贴息。

在夯实村级集体经济方面,坚持一手抓“输血”,给予每个村不少于10万元的保运转经费,一手抓“造血”,成立村集体公司参与发展种养产业、光伏发电、乡村旅游和党支部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做强富民兴村特色产业。

为组建一支能打硬仗的脱贫攻坚队伍,南雄市委书记主动履行“一线总指挥”责任,市委常委承担起一线“指战员”职责,每人挂点1个镇、包干1-2个村,每月至少1次到镇村领学带学督学、协调解决问题。各镇(街)对应安排党委委员挂点重点贫困村,建立镇级干部下沉驻村工作制度,镇干部每周驻村至少3天。此外还创新实行召回制度,对不能胜任扶贫工作的本市干部实行召回,且当年年度考核评定为“不称职”,市外帮扶单位的干部由市委发函建议派出单位召回。

灵潭村、角湾村党建引领脱贫村集体年增收超50万元

南雄市珠玑镇灵潭村是省定贫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4户118人。这几年,在帮扶单位的帮助下,灵潭村通过建强村党组织实现脱胎换骨,修建起了210多栋新房屋,集体收入由1.5万元提高到56万元,一个美丽富裕的幸福新灵潭展现在人们面前。

灵潭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钟治军说,过去部分村民只知村委会却不知道有党支部,党组织作用没能发挥。在珠玑镇党委的领导和指导下,该村党组织优化了设置,由村支部升格为村党总支,增补两名支委成员,同时在11个村小组成立了7个党支部、6个党小组,明确有党员的村群团组织和经济组织“一把手”、村小组党群理事机制的召集人由党员担任,通过党员的示范带动,将党组织的作用辐射开来。

在党组织的带领下,灵潭村进一步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成立村集体公司(济福公司)兴办腐竹加工厂和发展光伏发电、烤烟房、农机服务队、农家乐等产业项目,并通过建立“租金+薪金+股金”利益模式把贫困户“链”在产业链上,取得了显著成效。2017年,该村集体收入由2015年的1.5万元激增至56万元,44户119个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角湾村是南雄市另一个典型的贫困村,有373户、1537人,其中党员77人。近年来,在角湾村党总支的带领下,村集体经济从帮扶前的2600元提高到20万元,贫困人口从133人减少到4人,今年内可全面实现预脱贫,原本软弱涣散的党组织蜕变为脱贫攻坚“领头雁”。

据角湾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郭文良介绍,角湾村有四分之一的村民和三分之一的党员在外务工,留下的基本是“993861部队”(即老人、妇女和儿童)。“过去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支部班子成员抬不起头、干不成事,没影响力、没号召力。”郭文良说。

为切实提升村级党组织组织力,经珠玑镇党委同意,角湾村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将支委充实到5人,并在自然村、合作社设立5个党支部。同时,鼓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39名能力较强的党员一对一帮扶39户贫困户。

在推进人才振兴方面,角湾村党组织一方面通过实施“青苗”培养工程和“镇选村培”发展党员模式,把一批年富力强、能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人才吸收到村人才库;另一方面,实施流动党员“乡情联心”工作机制,积极引导外出乡贤反哺家乡,支持家乡建设。

在脱贫工作方面,该村党总支确定了“党总支+合作社+产业扶贫”的“党建+三引”(引果富村、引游旺村、引商强村)思路,带头成立方圆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吸引党员、贫困户、农户加入,发动大家种植油茶、三华李、皇帝柑,养殖蜜蜂等特色农产品;由合作社从农民手中统一收购农产品,加工包装后,在村里创办的电商公共服务平台销售,推动贫困户年均增收6000元,合作社每年还从经营利润中提取10万元作为村集体收入。

“实践证明,抓好党建就是抓住了脱贫攻坚的"牛鼻子",我们尝到了党建带来的甜头。”郭文良说,接下来,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努力带领角湾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新闻推荐

南雄市省定贫困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编制项目招标公告

南雄市省定贫困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项目经南雄市环境保护局局备案,现向社会公开进行工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