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汕尾知多少
□吴构松
在大潮州,要说有特色、知名度高的地名用字,不能不谈谈“汕”字。说起“汕”字,相信多数人会想起汕头市、汕尾市。但如果问,大潮州有多少个“汕头”,多少个“汕尾”,估计知者很少,更多的人是惊讶。
其实,除了发展成为市名的汕头、汕尾外,澄海溪南有“大汕头”与“汕头仔”,北面隔河的东陇称“北汕头”,饶平海山岛陈厝、余厝村前浅海也称“东汕头”,其北相距数公里的汫洲镇南面浅海叫作“东汕尾”。这么数来,大潮州至少有五个“汕头”,两个“汕尾”了!
“汕”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在这么多的沿海地名中出现?值得探究。
我们先来看看辞书关于“汕”字的含义。《说文解字》解为“鱼游水貌”,《诗·小雅》有句曰“南有嘉鱼,烝然汕汕。”《康熙字典》列出《毛传》《释文》《尔雅》等古籍的解释:“汕”即“樔”或“罺”,意指笼或网等捕鱼的工具,并采纳东汉人李巡的说法,提出“汕”字的另一义项:“以簿取鱼”。
就本人掌握的材料看,以上潮州地名中的“汕”,与“以簿取鱼”有关。
簿,通“箔”,在普通话读bó,潮音念薄。取鱼的“箔”也叫鱼梁,是用木桩、柴枝、竹子或编网等制成篱笆或栅栏,置于河流、潮水中或出海口处用以拦鱼而获的工具。今天,在饶平沿海地区,称鱼池进出水口的拦鱼设施就叫“池箔”“栅箔”“栅网箔”。大潮州有很长的海岸线,古时先民利用涨潮、退潮的水流,在海滩设箔捕鱼,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只是这种捕鱼手段后来逐渐让位于驾船出海抛网等新技术了。
在中国,以捕鱼手段作地名,不独这个“汕”字。上海市的简称“沪”,也源自一种与“汕”几近相同的渔业生产方式。南朝顾野王《舆地志》载:“插竹列海中,以绳编之,向岸张两翼,潮上而没,潮落而出,鱼蟹随潮碍竹不得去,名之曰扈。”因在江河湖海中使用,“扈”后来被加上三点水,写作“滬”,即“沪”的繁体。
据考,“沪”最早见之于地名,可追溯至东晋时的上海一带。那时吴淞江直通大海,沿岸居民在海滩河滩上置设竹篱笆,鱼虾随潮而至,潮退受困。因呈喇叭形的河口称作“渎”,故吴淞江一带又有了“沪渎”之名。陆龟蒙《渔具诗序》说得很直白:“列竹于海澨曰沪,吴之沪渎是也。”
也有不少人认为,“汕”字是淤泥沙脊的意思。这个说法,不见于字典辞书,其由来当是历史上的“沙汕头”三字。有人拿饶宗颐先生《汕头释名》一文中的话作“依据”:“汕头旧称沙汕头,在澄海蓬州都。《澄海李(书吉)志》云:"沙汕头地邻大海,有淤泥浮出,作沙汕数道。"滨海村落,多以沙汕为名。海丰有汕尾,饶平海山有东汕头,澄海苏湾有汕头仔。汕头仔又名南砂。据《南砂林氏谱·杂记》云:"父老相传,其乡古为海底,平处名汕头仔(即南砂),高阜处名大汕头(即江墘、内厝、内蚁、外蚁、弓兜等乡)。亦犹今之汕脚,高处为汕,深处为海是也。"”
饶公此段话的意思是:汕头是沙汕头的简缩,沿海常以“沙汕”作地名。依据这段话非但不能推导出“汕”字是沙脊的结论,相反,我们却可从其引用的《澄海志》记述中确认:沙、汕并不是一回事。
志书里“有淤泥浮出,作沙汕数道”是什么意思?前五字描述泥沙淤积露出水面这个天然地形,后五字讲人们在此基础上筑沙、插箔布设了数道鱼梁。一个“作”字,道破了“沙汕”是人为的产物。如果“汕”是沙脊,则无法解释“作”的意思,也造成语意前后重复,极不符合古人文章尤其是志书规范、简洁的要求和惜墨如金的特点。
沙汕,解释为布设在沙垄上的鱼梁是可以成立的。把“沙汕头”称为“汕头”,是“沙”作为中心语素“汕”的修饰语被省略了,“沙”与“汕”是偏正关系而非并列关系。
其实,饶公也不认为汕是沙脊。在上述引用的文段后面,还有一句话:“按汕本义为以簿取鱼。”饶公在“滨海村落,多以沙汕为名”的话之后,所举例子均为带“汕”的地名,没有带“沙”的,也说明“沙”与“汕”的这种关系。
至于“头”“尾”,这是两个典型的方位语素,放在表物语素“汕”字后边,完全符合潮州方言的规律和习惯。对于长长的栅箔来说,近处是“汕头”,远处就是“汕尾”了。
古老的渔业设施成为这样的地名,是一个饶有趣味的文化事件。可以想见,昔年在这些地方的海滩上绵长蜿蜒的篱笆、栅栏和收获时分先民忙碌的身影,这种叫“汕”的渔具在潮州先民生活中占有多重的分量!
到今日,汕头、汕尾已然是有相当影响力的城市,溪南和东陇也属繁荣富庶的村镇。这些带“汕”的地名,成了大潮州中覆盖范围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地名景观。
新闻推荐
新快报讯记者黄嘉丰通讯员粤应宣报道5月4日晚,广东省安委办、省应急管理厅通报汕尾市一公司发生一起有限空间较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