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带起广东音乐新浪潮 音乐人李海鹰专访

羊城晚报 2020-12-06 12:02

李海鹰

文/羊城晚报记者孙磊

“我曾经是最好的鼓手,从音乐茶座到歌厅到体育馆,那时的新光大歌厅,扑通一百是广州最好的歌厅……来自广州太平洋大乐队,就是票房的保障。”李海鹰在最新的音乐剧《青春剧团》中唱响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广州流行音乐的辉煌。

中国第一支流行乐队、第一家现代音乐茶座、第一家影音公司、第一个音乐排行榜、第一个歌手签约制度,全都是广州首创。大批音乐人,如李海鹰、李春波、毕晓世、张全复等纷纷北上,广东流行音乐发展优势逐渐式微。

“今天我们不谈过去,谈谈广东流行音乐的未来吧。”作为广东流行音乐辉煌历史的创造者、见证者,李海鹰认为广州依旧有实力成为全国流行音乐的中心,风口就是音乐剧,“海鹰归来,青春启动”,这次,李海鹰能否再掀广东流行音乐新浪潮?

“等我把最好的作品写出来,我就‘死了’”

羊城晚报:您是如何看待歌曲从走红到流行再到经典这个过程的?

李海鹰:这个过程是自然而然的,其实也没有什么秘诀,就是我写每一首歌的时候都希望能够引起共鸣,能够被大家接受。通常我并不写我个人的喜怒哀乐,更多的是在描绘别人的心情,当然里面肯定有融入个人的情感体验,但是我不觉得自己很重要。

我也不觉得自己的作品很重要,当一个作曲家也没什么了不起,这只是我很喜欢做的事情。我觉得自己是职业作曲家,我不是用音乐来谋生的,或者是把音乐当成一个工种。所以我会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对待自己的作品,对每一个作品都非常重视,有一种创作的神圣感,因为我觉得人类的这种创造性活动,是一个非常值得做的事。

羊城晚报:很多音乐人一辈子只有一首代表作,您是如何做到不断突破自我的?

李海鹰:我一年读五六十本书,希腊神话、中国神话基本读完了,这些基础的书一定要读。流行文化的出路在于创新,大家都喜新厌旧,这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很多网红歌曲一首就死,一辈子就一首代表作他就没法前进。

我从来不重复自己的作品,一直在追求新的音乐,而且我还有点迷信,等我把最好的东西写出来以后我就会“死了”,这种“死”主要是指艺术生命。

羊城晚报:从流行歌曲的创作者到交响乐的指挥者再到星海音乐学院的音乐教育者,经历过这么多的角色转变,您对音乐的理解有哪些变化?

李海鹰:音乐的领域越来越宽广,从流行到影视再到交响乐,我在不断打破音乐的界限。各种音乐风格原本就是相通的,并不是说流行音乐跟古典音乐就完全不一样。西方流行音乐之所以更加丰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的创作者古典音乐基础深厚,多种风格互相杂糅。反观我们现在的一些流行音乐,从旋律到歌词都过于简单,流行音乐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就像做一个专栏,你不能光做专栏,而是要读非常多不同的书籍。

广州有实力再次成为流行音乐的中心

羊城晚报: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广州为何会成为中国流行音乐的中心?

李海鹰:广州是一个有着伟大音乐传统的城市,在广东音乐史上,曾涌现出萧友梅、吕文成、“何氏三杰”、冼星海、马思聪等音乐名家,在不同时期留下了大批脍炙人口、传唱不衰的经典作品。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有四大华语流行音乐基地:北京、广州、香港、台北。香港华语流行音乐在商业上是最成功的,“四大天王”到现在影响还很大。广州当时不仅受港台的影响,还受到日本及西方音乐的影响。当时香港流行音乐基本是粤语,广州则以普通话为主。

文艺是有浪潮的,浪潮过后,拼命想去复苏是不可能的。

羊城晚报:当下,广东流行音乐在国内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李海鹰:说实话,位置不太理想。广东省现在经济全国第一,但不管是电影、电视剧还是流行音乐,目前来说不如北京、上海。

有的人可能觉得是扶持不够,在我看来,艺术创作不可能完全靠规划,因为艺术不是规划出来的,得靠自己发展。可以支持,但民间的活力得激活。

羊城晚报:既然广东有市场,也有扶持,为什么后来流行音乐发展不理想?

李海鹰:想象力需要突破。我们还是要不断创新,产生新的东西。一定要喝头啖汤,要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情。

羊城晚报:广东有可能再次成为中国流行音乐的中心吗?

李海鹰:广东有这个实力,不管是经济实力、人才储备还是政策支持都不缺。像我在《青春剧团》中塑造的音乐小狂人,讲的就是如今广东的年轻音乐家,他跟冼星海那一辈音乐人一样疯狂,最后突破重重困难成功了。今年夏天最热的音乐人不就是广东陆丰的五条人嘛。

音乐的浪潮一旦起来,来自各地的人才就会不断涌来。广州本来就是一个具有音乐传统的城市,我觉得广东流行音乐浪潮的再起,很可能就在音乐剧领域。

未来流行音乐浪潮的风口是音乐剧

羊城晚报:为什么您觉得音乐剧是流行音乐的下一个风口?

李海鹰:音乐剧在国内的发展有近20年了,粗略估计中国起码出了1000部音乐剧。现在中国经济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平,人们对于艺术的追求也在提高,追求高级的、国际性的艺术形式。

有人觉得音乐剧太高冷大众欣赏不了,但受众的审美趣味是可以培养的,人类本身都有一种追求高级事物的原始性,问题是你能不能吸引他们。我从不觉得公众的欣赏水平低于创作人,如果你的东西没有被公众接受,就是因为你的作品写得不好。

羊城晚报:广州的音乐剧市场现状如何?

李海鹰:剧场艺术在北京、上海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北京的各种小型戏剧非常繁荣,小剧场非常多,一张票几十块钱,演得贼拼命。像上海,引进一部著名音乐剧《猫》,就能演十几场,尽管很多剧场的票价挺高。音乐剧在广州也已经起步,广州也有发展的优势,首先是政府对流行音乐、流行文化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大家对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段音乐史也是非常引以为豪的。

羊城晚报:在您看来《青春剧团》有掀起这个浪潮的实力吗?这个音乐剧有哪些看点?

李海鹰:这个剧有很强烈的青春力量,一推出就得到了全社会意想不到的热烈反应,我希望它将来成为广州的标志性文化事件。它符合“老城市新活力”主题。剧本是我自己写的,本身也是受荔湾区永庆坊改造的影响。主人公杰仔是永庆坊一个土生土长的年轻人,整个故事都是围绕着广东、广州来展开的。

《青春剧团》最大的亮点就是它的形式具有国际范,但它的内容和精神是立足于本土的。剧中几乎听不到原来的港台以及广州、北京流行音乐的痕迹,加了很多现代元素。同时我尽量挖掘岭南文化的元素,其中有一首歌叫做《食头啖汤》,头啖汤在广东就是敢为人先的意思。其实岭南文脉一直流淌在广东的音乐里,《弯弯的月亮》讲的也是岭南的人与事,《涛声依旧》也是说的岭南乡愁。

羊城晚报:您的很多作品都是围绕时代主题展开创作,比如《祝福北京》《七子之歌》,效果都非常好,写这种主旋律题材的音乐有何心得?跟您个人的艺术创作矛盾吗?

李海鹰:我搞创作的出发点就是希望更多人接受并喜欢我的作品。如果大众文化可以传达主旋律,那就成功了,但创作没有题材决定论。作品的艺术性靠的是作品本身,按照艺术家的思维去创作就好。主旋律创作不是写八股,而是要写出好听的旋律,找到合适的点切入,受大众欢迎。

新闻推荐

钢管“创二代”陈兆年:出口钢管至80多国疫情下订单逆势猛增

陈兆年南粤风云人物4新冠肺炎疫情给国内的出口企业带来较大影响。但连日来,在位于番禺的珠江钢管有限公司的生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