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者不言老
黄启键
一日复一日,年岁在不知不觉中增长。生命的成长与衰老一样,不可逆转。同龄人聊起“不知老之将至”,心情难免惆怅。
我想起几年前与香港几位耄耋老人的一次相聚,记忆犹新,颇为感慨。
他们都出生在上世纪30年代,年龄相当,均有着在香港白手起家从事生产制造业的创业经历,大都在1990年前后把生产厂家从香港搬到当时的龙华镇。后来,他们热衷当地公益事业,担任龙华镇(街道)商会会长、副会长职务。此时,他们尽管在商会组织里只剩下“永远荣誉”,但平时的交流互动从未中断。这次聚会的理由是游老板庆祝企业迁至新工业园区并纪念其创业55周年。
长期在工业生产一线奔忙,行事风格大体趋同。他们早已过了意气风发的年轻时期,但聚会中,交谈语言简洁、明朗,语速也较快。有时为了强调某个语意,还会提高嗓门,显得激情犹存。习惯被大家叫“阿叔”的老黄会长,在公司中虽不再操劳具体事务,但依然帮助已掌舵的儿子把握大方向。年逾八十,仍常常驾驶“宾利”两地车回深圳打高尔夫球。工厂生产线搬到汕尾老家园区后,还常常开车到车间检查生产情况。从没看到他露出疲态,红润光亮的脸上看不到一丝衰老的“锈斑”。只是,在儿女们的劝诫下,不再像以前那么喜欢“飙车”了。
如果用“劳碌”两个字来形容香港的企业家,我觉得游老板是典型之一。他出生于1937年,生肖属牛,上世纪50年代起在香港五金加工厂当了多年学徒工,60年代初创设五金工艺品生产企业。80年代末,他把生产线搬到当时的深圳龙华镇,企业名称由“永昌”改为“美景”。后来几年,他又在深圳附近城市置地建厂,扩大生产规模。企业成为欧洲世界品牌在亚洲唯一指定制造基地,产能长盛不衰。
中等微胖的身材,脸上永远漾着热情和蔼的笑容,举手投足之间彬彬有礼、快捷殷勤,绝对看不出这是一位已83岁高龄的老者。他的腰间皮带上,通常会用金属扣件夹着一个小软包,以往会放个小相机和录音笔,用于摄录在生产车间检查生产时的照片和音频,以便回到办公室、会议室时回放研究。现在这两件器材被智能手机取代。游老板每天只吃午餐和晚餐,吃饭前,他会习惯性地从皮带上取下小软包,用金属挂件扣在餐桌边沿,饭前饭后,又规矩地从包里取出带格子的小药盒,服下10余粒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的药片,动作精准到位。
最初跟随游老板一起创业的,已有多批股东、管理层和员工退休,但他不肯退下来,依然要在工厂车间奔忙。儿子早已接替了董事长的位置,但作为董事局主席的游老板仍然保证每周4天、每天六七个小时在工厂上班。遇到生产环节出现的小差错,他会一如既往地刨根问底、穷追不舍,直至弄清楚根源为止。生产线全面启用人工智能系统后,他如当年做学徒一样,硬是在车间跟班学习,直到完全掌握。每年农历正月十六,公司无一例外举行春茗团拜,他都免不了要登台致辞祝福,即兴唱《我的中国心》《大地恩情》《掌声响起》《帝女花》之类的国语、粤语歌曲助兴。谁也无法阻止他的忙忙碌碌,谁也无法取代他的亲力亲为,真想象不出,一位老人哪来的激情与活力?
香港大都市里,我见过满头白发的的士司机,也发现酒楼茶肆不乏老态龙钟的服务生,也知道上了年纪的老者活跃在政商界的不在少数,甚至还有人把50岁当作创业的新起点。基于热爱,他们永不言老的打拼精神和勤勉的行为习惯,是我认识的香港老一辈企业家的特质。
几位香港老人仿佛是一面镜子,我从中看到了“岁月不饶人”在自己身上的种种迹象。不可否认,自迈上“半百”台阶后,面焦、发斑、齿槁,连腰杆也要有意识挺一挺才直了。有许多想做而未做的事想了又想,顾虑重重。有些该做而未做的事,拖了又拖,迟迟没有付诸实施。与日俱增的慵懒、借口和自满,这些年轻时厌弃的表现,在自己身上渐显。看上去变得从容,实则带着“老之已至”的无奈,也试图为时常冒出的懒惰念头找注脚。
人们总是在行动中思考,也在思考中行动。对人生充满憧憬、充满热爱,行动便会有取之不尽的动力。也唯有坚持不懈地行动着、努力着,身与心才能焕发自信的光芒、永葆前行的活力,不断追赶时代的潮流。
天道酬勤,道出了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朴实真理。书山有路勤为径、业精于勤荒于嬉、懒惰会毁灭人的才智、不教一日闲过……这些古今中外流传下来的金句,至今仍被许许多多的有志之人践行着。时代在前进,生活方式会变化,工作内容会更新,但勤奋总是正确的态度、可贵的品质。保持勤劳的习惯,应该成为一个人老当益壮、奋斗不止的行为养成。
有道是: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行动着,可以抛弃横秋的老气,不服老;行动着,不担心肌体退化,也不怕折腾、艰难;行动着,不会沉闷,也不会丧失意志、信心。
行动永远是人生最有意义的事。行动是抵抗衰老的最好方法。行动者,不言老。
新闻推荐
关键词消费扶贫光明区消费扶贫中心自9月7日揭牌以来,销售的众多土特产深受市民欢迎,开业15天销售额达200万元。光明区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