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之战 应对有力有序且有效
●科学防治,掌握方法论,全面准确掌握疫情,科学判断形势
●强化科学思维,发挥权威专家和专业队伍重要作用
●强化系统思维,每一项防控工作都通盘系统考虑
●强化辩证思维,不能一禁了之、一关了之、一堵了之
●强化底线思维,宁可信其大、不可信其小,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科学判断形势、精准把握疫情,至关重要。广东不断强化科学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确保各项举措有力有效。
第一时间,迅速行动。在1月19日确诊首例病例后,广东立即建立省级防控应急指挥机制,1月21日率先召开省政府新闻发布会及时回应社会关切,1月23日率先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以“战时”状态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打“组合拳”,筑牢防线。从“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从“三必查”到“三当天”,科学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途径,遏制住疫情扩散蔓延势头。
权威专家,坐镇一线。广东有战胜非典疫情的经验,有钟南山等一批权威专家,在整个疫情防控过程中,始终相信科学、尊崇科学、依靠科学。
广东全面实行歼灭战战术,各个击破、有条不紊,全力以赴打好这场科学之战。
●南方日报记者辛均庆
1见事早、行动快
从“马上响应”到“天天发布”,让公众吃下“定心丸”
新春伊始,广东各地花市一派喧闹景象。
1月23日晚,广东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1月24日,广州市随即发出通告,宣布传统花市提前于当天18时前结束。已举办了65年的迎春花市提前关闭,这还是头一次。
第一时间按下“暂停键”,进入“战时”状态。自上而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打响。经历过非典等大考的广东,更知道主动作为的重要性。
见事早、行动快,展现了广东担当。
关键时刻,广东马上响应。1月14日发现首例疑似病例后,启动“四个一”应急处置机制;1月19日确认首例确诊病例后,第一时间建立省级疫情防控应急指挥机制,启动联防联控工作;1月21日,成立由省委书记李希任组长、省长马兴瑞任常务副组长的省新冠肺炎防控领导小组(指挥部)并召开首次会议;1月22日,召开全省视频会议进行总动员总部署并发出防控通知;1月23日,启动全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
关键时刻,广东权威发声。疫情突如其来,政府有没有应对措施、怎么保护自己和家人、有没有治疗药物……社会关切,迫切需要得到公开透明的回应。
1月21日16时,广东省政府举行首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副省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的高配备发布团队,一一回应社会关心关切。这是全国最早的抗疫专场发布会。随后,每天的例行发布会成为“例牌菜”,“天天发布”让公众吃下“定心丸”。
关键时刻,广东保持清醒。1月20日,广东首例输入性确诊病例公布后,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就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给广州市民的一封信》,并宣布“全院职工取消外出休假,并在广州原地待命”。一个市级医院如临大敌,是否小题大做?第二天,院长雷春亮面对媒体镜头给公众“打气”:“凭着职业敏感,医院必须重视,已经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请你们放心。”
事后,不少市民评价道:这样的过度反应,让更多的人心安。
2强化底线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
从“四个早”到“三当天”切断病毒传播途径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是切断疫情传播渠道的“组合拳”。广东如何打好这套“组合拳”?
疫情来势汹汹,广东把防控关口前移,在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等重点场所启动体温监测机制,对体温检测异常的来粤人员发放就诊方便卡和健康提示,引导其及时到医疗机构排查治疗;同时加强发热门诊管理,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制度。
“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广东之策快速落地。
汕尾市300万常住人口,每年春节期间近300万外来游客,确诊人数始终保持低位,秘诀就是“早”。汕尾市委书记张晓强表示,遏制疫情扩散蔓延,最大限度控制传染源、最大限度切断传播途径、最大限度保护易感人群,是当务之急、关键环节。当地构建了“大数据+网格化+主动监测+群众路线”的排查管控体系。
加强预判预控,“宁可信其大、不可信其小”,是底线所在。
1月30日起,广东实行1.0版本措施“三必查”,对密切接触者全部集中隔离观察,对前14天从湖北来粤人员进行全面排查,对发热门诊患者进行重点排查。
随后,广东陆续推出2.0版本“发热门诊患者核酸检测全筛查”、3.0版本“临床疑似患者肺部CT筛查”以及4.0版本“非急诊入院患者或住院患者核酸检测筛查”。
2月14日,广东又推出5.0版本“三当天”举措,即收治疑似病例后,做到当天检查、当天确诊、当天收治。
瞄准疑似病人和发热门诊这一关键,排查机制在升级。与此同时,口罩缺口大的问题也不可忽视。
从1月31日起,广州市民每天打卡“穗康”微信小程序预约口罩。目前,“穗康”注册人数和上报健康自查信息均超千万人次,累计访问量超6亿次,同时在线问诊也达到10多万人次。增加网上预约,既督促市民做好健康自查,又保障口罩供应、避免排队购买。一个小程序的运用,折射出“每一项工作都通盘系统考虑”的广东智慧。
外来人口众多的广东,疫情防控难度不小。尤其是转入复工复产,如何将“两难”变成“两全”,是一次大考。
深圳是一个集中缩影。2月10日起,随着1000万左右的返城复工大军陆续涌入,深圳从全力应对疫情转变为防控、生产两手抓:做好厂区防疫、园区防疫、社区防疫,返深人员的信息登记、筛查检测、隔离观察……出台惠企16条政策,财政支持约100亿元,可减少企业即期负担或支出超600亿元,帮助企业尽快复工复产、共克时艰……
在辩证中破题,这是战“疫”中的广东担当。
3坚持科学思维、科学精神
从钟南山到张忠德,凝聚战“疫”力量
面对新冠肺炎这一新问题,广东借鉴运用非典成功经验,把科学精神贯彻防控工作全过程。其中,权威专家和专业队伍这一中坚力量,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疫情期间,一句“钟南山说动再动”网络流行语,道出了这位广东专家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2003年非典时期,钟南山根据自己临床实践,为广东卫生行政部门及时制定救治方案提供了决策依据,让广东成为全球非典病人治愈率最高、死亡率最低的地区之一。17年后,84岁高龄的钟南山仍奔波在全国、全省疫情防控第一线。
在2月18日下午举行的广东省政府新闻办疫情防控第二十四场新闻发布会上,记者又见到钟南山。
临危受命的钟南山,马不停蹄。1月18日,在深圳进行了病例抢救的钟南山紧急赶往武汉,紧张工作后,又立即赶往北京参加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再回到广州出席新闻发布会。往后,参与武汉疫情研讨会、走访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和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参加国务院常务会议、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广东省新冠肺炎防控领导小组(指挥部)会议、广东省疫情防控例行发布会,坐镇危重症病例远程视频会诊、远程视频病例讨论会,与世界著名“病毒猎手”、美国教授维尔特·伊恩·利普金见面商讨,接受路透社采访……
钟南山的声音,让人踏实——1月29日,对外表示“尽全力降低病死率,这也是疫情防治工作的关键”;2月2日,回应称“新型冠状病毒有可能通过粪口传播”;2月4日、7日、11日,多次呼吁“关键要做好早发现、早隔离”;2月17日,指出“返程带来新的疫情高峰可能性不大,武汉仍未完全阻止人传人”……
以钟南山为代表等广东权威专家,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实事求是。
17年前的非典广东战场还有一位英雄,同样让人印象深刻,他就是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
1月24日,除夕夜,张忠德乘高铁赶赴武汉。此行,张忠德的另一个头衔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专家组副组长。
在武汉接诊100多个病例后,张忠德的思路越来越清晰。在2月14日的湖北省第二十四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张忠德晒出“成绩单”:截至2月13日12时,广东中医医疗队共收治116名病人,其中108例是重症、危重症,105例服用中医药后病情明显改善,19例出院,22例符合出院标准转入缓冲病房。
“我们这个年纪做事就凭两点,责任心和良心。”接受记者采访时,张忠德的回答朴实而直接。
像钟南山、张忠德一样,广东广大医务工作者无私无畏、积极请战,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曾赴北京“小汤山”抗击非典的南方医院医疗队主动请战,誓言“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2000多名广东医疗队队员驰援湖北,这些“最美逆行者”冲锋在前、甘于奉献……
他们,凝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战斗力。
新闻推荐
6位省人大代表走进“代表通道”建言献策 建议大力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首场“代表通道”集体采访活动举行。深圳晚报记者王宇摄深圳晚报讯(记者王宇周倩)1月14日,广东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于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