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区产业帮扶广西田林和汕尾城区 扶贫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

宝安日报 2020-01-08 07:04

近日,记者从区工信局了解到,自对口广西田林县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全面帮扶汕尾市城区以来,光明区高度重视帮扶地区产业发展,从三方面着力,通过政策和资金支持,优化产业结构,在推动特色产业发展的同时,实施激励性扶贫战略,变“输血式”为“造血式”扶贫。

加强产业共建,创新产业扶贫新模式

一是聚焦“扶贫车间”产业扶贫模式。光明区积极探索和优化田林县扶贫车间带贫长效机制,创造就业机会和条件,解决贫困户“留得住、能致富”问题。经统计,2018年以来,累计投入帮扶资金775万元援建配套就业扶贫车间共6个,提供就业岗位1350个,受益贫困户1301户5536人。其中,2019年援建田林县旧州镇易安点扶贫车间,提供就业岗位约150个,受益贫困户59户260人。二是开启“深圳总部+汕尾基地”新模式。记者了解到,国信通项目是光明区落实“深圳总部+汕尾基地”帮扶新模式的典型代表项目,也是全市第一个以此模式落地的项目,其总部和生产基地分别在光明区和汕尾新区红草产业园。目前,国信通汕尾生产基地一期项目已投产。

结合地方实际,推动扶贫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

一是田林县实施生态养殖野猪合作项目,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建立“1+4”带贫长效机制,通过土地租赁、劳务、入股分红、代养等方式惠及贫困户98户424人。通过这一组合拳,助力脱贫拔“穷根”。二是南门外村结合当地日照时间较长特点,建成汕尾市城区首个光伏项目;军船头村依托“合作社+基地+农户社员”模式,因地制宜发展葛薯种植产业,为当地贫困村和贫困户增加固定收益。目前,光明区6个街道帮扶汕尾市6个贫困村,共有贫困户403户1249人,已脱贫382户1051人。

推动实施消费扶贫,建立农产品供销长效机制

光明区积极开展消费扶贫,搭建农产品销售平台,全区党政事业单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购当地特色农产品,并动员辖区企业和超市等赴当地采购农产品。经统计,2019年以来,光明区赴田林采购和协助当地销售特色农产品金额合计1858.36万元。另外,积极发动辖区内各级预算单位采用优先采购、预留采购份额方式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

光明新闻记者 李军涛 通讯员 刘屹洋

新闻推荐

侧记“汕尾的红色故事太多,讲也讲不完”

羊城晚报记者黄宙辉“汕尾的红色资源特别丰富,红色故事太多,讲也讲不完!”12月1日下午,离汕尾市红色故事汇开演还有3...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