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来袭之前
● 陈为峰
上世纪60年代,我国的天气预报还处在极其原始的阶段。在农村,人们判断天气的阴晴雨雾,往往凭自然界出现的异常迹象和个人长期积累的经验予以推测。
数九寒冬,傍晚时分,天际不着一丝云彩,而西边天地交汇处呈现异常红光,有经验老农见之,立马便判断晚上必有霜冻来袭。我们当年下乡陆丰湖陂农场,每逢碰到这种天象,农场便以生产队为单位,抽派精兵强将,立马行动起来,兵分两路。一路去巡查牛寮猪舍,察看其内门窗是否牢固,并为一些向风门窗挂上事先编好的厚厚草帘;为让牛们增加抗御风寒能力,还熬了加上薯丝的稀饭给它们补充营养。牛是农民的好帮手,犁田耙地全靠它们,在当年,人们宁可亏待自己,也不愿怠慢它们。而猪是集体的聚宝盆和储蓄罐,它们平时为生产队创造无数肥料,到了年关,它们又慷慨献身,改善人们的生活。所以当地百姓深懂善待猪们牛们,就等于善待自己的道理。另一路人马挑着稻草,直奔田间,去为冬种作物盖上一层保暖御寒的稻草。
记得有一年严冬,一个傍晚,天象又见异常,生产队长见状,眉头皱成一个疙瘩,立即召集队委和几位老农研究对策。大家都认为晚上必有霜冻现象。为保护队里刚种下不久的几十亩番薯苗,队里迅速组织人力抗御寒潮,保护冬种作物。
我接到参加护苗突击队的通知时,刚刚端上饭碗吃晚饭。来不及多想,我放下饭碗,抓起浴布,往腰间一扎,拿起扁担就往集合点奔去。
队长扼要介绍工作要领之后,大家立刻奔赴草场挑稻草,然后向地瓜园飞奔而去。到了地瓜园,天还未断黑,然几颗性急的寒星已出现于天际。虽然没有风,但仍觉寒气袭人。这种刺骨的寒气,似乎是从地里冒出来的。大家一下到地里,就分头忙碌起来。为薯苗盖上一层保温稻草。这活不算重活也不算细活,但也要掌握一个度,盖多了把苗压坏,盖少了又不起作用。队长很有经验,跟在我们几个新手后面,手把手指导我们。
四十几亩地瓜地,只有二十多人干活,更何况我们于薄暮时分才赶到地里,活干不到一半,天就完全黑下来了。好在队长事先差人带来许多自制的火把。于是,有人手举熊熊燃烧的火把,有人搬稻草,有人将一束束稻草盖在薯苗上……
我利用搬运稻田的当儿,望了一下广袤的田野。但见远远近近,也有不少火光在移动,侧耳倾听,依稀可以听到人们忙里偷闲说笑的声音。我想,天下农民,人同此心,为了种植下的丰收希望不落空,在寒潮到来前夕,今晚不知有多少人在田野里忙碌着……
干完活,在回家的路上,肚子老是咕咕叫着,这才想起自己还没有吃晚饭。
新闻推荐
河田镇现是汕尾市陆河县县城所在地,原是陆丰县西北地区政治、文化和经济的中心,曾是广东东江南岸革命指挥中心,是一座历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