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运领导人谢汉一: 独留丹心化大公

潮州日报 2019-09-17 10:29

陈立佳

谢汉一,1880年生于潮州市区国王宫巷丁厝内一个贫苦工人的家里。13岁就到首饰店当学徒,受尽老板的欺凌和剥削。黑暗的社会,悲愤的遭遇,使谢汉一逐渐形成了为求翻身解放而顽强拼搏的坚强意志。

1903年,谢汉一加入同盟会,参与推翻清朝的斗争。辛亥革命后,清政府在潮州的反动统治虽然被推翻了,但仍然军阀割据,重置人民于水火。谢汉一对此深恶痛绝,继续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1918年,谢汉一加入了潮安青年的先进组织——“城东青年图书社”(1919年以后改名为“潮安青年图书社”),并成为该社的主要骨干。此后,相继担任潮州工界和农界救国联合会副会长。在反帝救国和反压迫、反剥削斗争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1923年8月,彭湃为营救在海丰“七五”农潮中被捕的农会干部,到河源龙川老隆找陈炯明交涉。返回途中到潮州,经李春涛介绍,谢汉一等人会见了彭湃,聆听彭湃介绍海丰开展农运的经验教训,并一起商议开展工农联合、共同对付军阀及一切反动统治者的事宜。根据彭湃的意见,将原先组织的“农界救国联合会”改为“潮安农民协会”,并于1924年加入彭湃发起的“惠潮梅农会”。从这时起,身为农协副会长的谢汉一,除继续在潮城搞工运外,还以加工首饰为掩护,深入农村,发动农民组织农会,同反动势力作斗争。潮安的南桂、隆津、登隆、登云、登荣、秋溪、归仁等区的许多乡村,都留下他的足迹。

1925年第一次东征胜利后,谢汉一先后把鞋业、缝业、织业、建筑等十多个工团改组为工会,并于四月联合成立了有一千多人参加的“潮州劳动同盟”,谢汉一、吴雄华等是负责人。1925年11月,国民革命军第二次东征胜利进抵潮汕,推动了潮安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中共潮安县支部也在此时宣告成立。潮安的工农群众革命运动,从此有了党的直接领导。谢汉一是潮安较早入党的几个党员之一。1926年7月11日,潮安县第一次工人代表大会在潮州城扶轮堂隆重召开,成立全县总工会执行委员会宣,谢汉一任副委员长。

随着斗争的深入发展,右派势力的破坏活动日益猖獗,不断寻事挑衅,指使流氓打死锡薄工团干部李子标,制造了震动潮汕的“李子标血案”,并持械围攻县总工会。面对右派势力一连串的挑衅、破坏活动,在中共潮安县部委和县总工会的统一部署领导下,谢汉一和总工会其他负责人,坚决带领广大工农同他们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右派势力的嚣张气焰,促进了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4月15日,潮安反动派开始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谢汉一面对反动派的疯狂镇压,置个人生死于度外,仍坚定地带领农民群众与当地反动势力进行坚决的斗争。9月23日,“八一”南昌起义军抵达潮州,并建立了七日红色政权。谢汉一根据县委的决议和分工,负责恢复工会和学生会组织,发动工、学界支援起义大军。9月30日,起义军主力撤离潮汕,潮安又陷入白色恐怖之中。在腥风血雨的日子里,谢汉一仍和坚定的革命者一道,重新深入农村,组织和领导革命群众,同敌人进行公开和隐蔽的斗争。1928年5月11日上午,他与许宏同志途经文祠的称架桥时,与敌侦缉队遭遇,因寡不敌众,不幸被捕了。

谢汉一入狱后,已任县长的叛徒李笠侬和“清党治安队”队长的工贼侯映澄,假惺惺地前往“慰问”他。他们企图以金钱、地位进行引诱,劝他“反省自新”,但得到的是谢汉一无情的驳斥和唾骂。谢汉一慷慨激昂地说:“我愿为革命而死,不愿为反革命而生,要杀便杀。”又说:“除非你们向革命投降,我便向你们说话,否则不必多言!”他常以文天祥的《正气歌》鼓励难友坚持斗争。并对难友说:“"留取丹心照汗青",只是表现个人的坚贞,我是要"独留丹心化大公",才符合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天下为公"的精神”。充分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为实现自己的革命理想,宁愿抛头颅、洒热血,也不改变自己的意志和信念的崇高革命精神。

反动派计拙心劳,原形毕露,于1928年6月1日,将谢汉一和许宏等枪杀于南较场。押赴刑场途中,谢汉一神色自若,大义凛然,不断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万恶的李笠侬!”“打倒工贼侯映澄!”临刑场还大声疾呼:“反动派一定会被消灭!”……铮铮铁骨,铿铿誓言,使反动派闻之胆战心惊,群众为之痛惜掉泪。

谢汉一一生,为唤起民众而奔走呼号,为革命的成功而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真正做到了“独留丹心化大公!”

新闻推荐

团圆梦 家国情 时代魂 全国各地欢度中秋喜迎国庆

据新华社电诗人艾青在《我的思念是圆的》一诗中写道:“八月中秋的月亮/也是最亮最圆的/无论山多高、海多宽/天涯海角...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