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起源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这一天,中华大地处处都有挂菖蒲、艾草,佩香囊,赛龙舟,饮雄黄酒,吃粽子等习俗。这个流传了两千多年——古老而又热闹的端午,也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那么,您可知,端午从何而来?
●端午又称端五
关于端午,最早可追溯到成书于战国时期的我国首部天文历法著作——《夏小正》。书中提到,端午节原在仲夏午日,所谓仲夏指的是农历五月,而午日,在古代天干地支纪年法中,每年都是不一样的,这就让当时每年都要过端午的百姓感觉很是难办。过着过着,大家就开始按照初五来过端午节啦。因此很长一段时间,端午又叫端五。
直到唐代,因唐玄宗为八月五日生,其宰相宋璟为尊者讳,改“五”为“午”,从此,端午就流传更广啦。
●恶日说与沐兰节
《礼记》讲,端午脱胎于周代的蓄兰沐浴。大概因端午时近夏至,皮肤病多发,又因寒暑交替,衣食住行稍有不周,就易生病,所以,让古人误以为是由鬼邪作崇吧。他们认为,端午为恶月、恶日,每当这个时候,五毒(即蜈蚣、毒蛇、蝎子、壁虎、蟾蜍)尽出,因此要驱邪避毒。
周人有五月采摘兰草,以兰草汤沐浴、除毒的习俗,屈原在《九歌》里写下的“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就反映了这一现象,后来的人称之为沐兰节。
既是恶日,那么,如何驱邪避毒?民间谚语又讲,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所以,端午这天,人们洒扫庭院,用艾叶、菖蒲熬水洗浴,并在门上挂艾叶、菖蒲、蒜头,以菖蒲作宝剑,以艾作鞭子,以蒜头作锤子,以退蛇、虫、病菌,斩除妖魔,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
顺便说一声,小时候,每每端午,大人们忙着采艾、菖蒲、金银花熬汤沐浴,我们往往会从里面拿出一根菖蒲,抽出里面的包穗,然后将中间那段截5到8厘米出来,一个跟柳枝哨子一样,有着美妙乐音的菖蒲哨子就出来啦。
●纪念屈原
端午纪念屈原,是当前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了今日的主流地位的一种说法。在民俗文化领域,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喝雄黄酒等,都是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的。
传说屈原投江后,百姓哀痛异常,他们涌到汨罗江边,划起了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最后却无功而返。大家又担心鱼龙虾蟹咬坏屈原的肉身,就把原来给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丢入江中,说是喂饱了它们,就不会咬屈原了,还有中医拿来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它们作怪伤害屈原。后来,人们又想出了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制成粽子,献给屈原。
之后,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龙图腾崇拜与龙舟竞渡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让不少专家断言,端午尤其是“龙舟竞渡”,实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据悉,我国东南和南部曾有个崇拜龙图腾的部族——百越族,他们生活在水乡,断发纹身,自比是龙的子孙,他们有祭水神或龙神的习惯,会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
广东古为百越之地,龙舟竞渡,在此地历千年而不衰,目前仍十分流行。5月26日,2019粤港澳大湾区(中山·石岐)第二届龙舟邀请赛开赛,当时,来自11个湾区城市和汕尾等市的40支龙舟劲旅、近1700名运动员劈波斩浪,在石岐龙舟文化公园鏖战,一决高下。
一般来说,龙舟竞渡包括了起龙、游龙、赛龙、收龙和龙舟饭等环节,其中,龙舟船的大小因地而异。比赛是在规定距离内,同时起航,以到达终点先后决定名次。
●香山端午风情画
据李逻通《水乡风情》载,以前香山的各水网带区乡,每到端午,都有庙祠或者富户出钱设奖,奖品多是几只烧猪、几瓶醇酒、一些银两、锦旗、罗伞等。水网地带的民田区,如隆都涌边村,也曾有名为龙舟澳的特定龙舟竞渡河汊地带,只是白云苍狗,沧海桑田,今天已不可见。
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因河堤安全因素及防汛需要,广东曾明令禁止龙舟竞渡,百姓却以河面逐鸭、池塘棹桶(一人坐禾桶中,以手为棹,赛于池塘中)等游戏替代,将龙舟竞渡玩出了新花样。
80年代初期,广东龙舟竞渡复出,且活动不再限于端午,中秋、国庆等节日也时有举行。
香山各地纷纷举办各种规模的龙舟赛,每每活动一起,现场就人头攒动,有时甚至多达数万人,可谓盛况空前。
此外,据说古人端午吃粽子时,也有将解下的粽叶长度相较,长者为胜的游戏,因此端午又有“解粽节”之称。
总之,端午佳节又至,在品粽怀古之余,也请和我们一起,体味一下粽香深处那些古老而又鲜活的文化记忆吧。
新闻推荐
“让税法宣传延伸到每个角落” 深汕特别合作区税务局携手电信开展宣传活动
(记者陈发清)“深汕税务局是深汕特别合作区第一个完成转隶的单位,我们携手合作可以互学互鉴,共同助力深汕特别合作区全面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