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发展平衡性协调性的时代答卷 深圳新一轮对口帮扶汕尾工作纪实
精准扶贫助力乡村振兴,图为风景如画的坡平村。
荒山变宝库,图为吉水村中草药牛大力种植基地。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生产车间。
产业是对口帮扶的重中之重。图为新河工业园。
新山村红色旅游红红火火。
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作出的重要指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要坚持辩证思维,转变观念,努力把短板变成“潜力板”,充分发挥粤东西北地区生态优势,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
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总指挥产耀东表示,新一轮对口帮扶工作开展以来,指挥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对深圳工作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做好对口帮扶工作的要求,发挥深圳优势,加强统筹协调,全力推进对口帮扶、精准扶贫,广大扶贫干部夙兴夜寐、埋头苦干,在海陆丰这块红色革命老区奉献了激情燃烧的岁月,为受援地强筋健骨内生发展、为贫困户脱贫摘帽同奔小康,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1
产业兴则城市兴 产业共建带动县域经济腾飞
汕尾市陆河县是个山区县、省里的扶贫开发县,也是汕尾各县市这两年发展最快的县之一,跨越式发展得益于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战略和深圳扎实的对口帮扶。
“以前我们的重工业是打铁铺,轻工业是磨豆腐。”在与当地一些基层干部攀谈时,他们不时用这样的调侃来打趣,虽然太过夸张,但当地制造业底子确实薄弱。
产业强则城市强、产业兴则经济兴。
深圳对口帮扶汕尾将产业帮扶作为着力点之一。深圳市坪山区对口汕尾市陆河县,共建的新河工业园由早年的“三无园区”摇身变成了明星园区。在坪山区的极力引荐与财力人力智力支持之下,深圳比亚迪将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落户新河工业园,总投资65亿元。在这一龙头项目的示范带动下,很快就有20多家企业争相落户园区。2018年,陆河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多亿元,同比增长18%, 而新河工业园实现工业总产值约118.2亿元,其中比亚迪项目占了115.9亿元、贡献了陆河县一半的税收,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一面红旗。
“区县对接、产园共建,全面发力,多点开花。除了陆河县的新河工业园之外,红草、陆丰、海丰三个产业园同样各有千秋,招商引资捷报频传。”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产业园区组组长廖斌如数家珍地介绍了一组数字:新一轮对口帮扶工作中,深圳和各界累计投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33.65亿元,其中2018年,投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0.23亿元。各园区产业共建项目总数197个(含工业项目156个),计划总投资额1010.02亿元,超亿元以上项目167个,超10亿元项目24个。2018年1-12月份,各园区共完成土地征收面积7380.37亩,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1.22亿元(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94.14亿元),实现规上工业产值511.89亿元,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12.82亿元,全口径税收17.64亿元。
2
民生连着民心 医疗教育帮扶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汕尾市陆河县水唇镇高丰管理区居民彭文斋今年96岁了,去年底,他因为颅脑出血在县人民医院接受手术,病情平稳后转到水唇镇卫生院住院治疗康养,住了大半个月顺利出院。“这回住院,老人家没遭一点罪,我们也省心省事多了。”彭老家属这番平实的夸奖背后,是当地医疗条件因为深圳的民生帮扶有了质的飞跃。
“场地严重不足、医疗设备短缺,很多病患我们无力收治,一些村民的病情虽然不重可以医治,但是见医院过道都住满了人,只得选择到邻县看病。”水唇镇卫生院院长刘业渡介绍说,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办公室、社会民生组的同志在走访调查中获悉了这一情况,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决定将因缺资金而停工的水唇镇卫生院新综合楼项目纳入民生帮扶“菜单”,出资550万元支持大楼复工、添置数字化DR机、彩超机、除颤仪等医疗设备,同时还联系了龙岗区残联,争取到价值300万元的医疗康复设备捐助给该院。“水唇镇卫生院以前的化验室兼作抽血室,一共才12平方米,既紧张又不规范,现在光是一个化验室就有150平方米,现在的住院部床位也增长了两倍。”陆河县卫生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陆河作为省里的扶贫开发县,地方财力紧张,有心无力,基层医疗卫生欠账多,自2017年以来,深圳对口帮扶指挥部先后投入近3000万元用于该县医疗卫生事业,基本解决了山区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初步实现“小病不出村、中病不出镇、急病能急救、久病有依靠”的民生目标。
陆河县医疗卫生短板的基本补齐并非孤案。在新一轮对口帮扶过程中,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始终将当地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帮扶工作的重点。
“新一轮帮扶以来,我们将深圳每年的帮扶资金重点投向教育、卫生等民生领域,得到了当地老百姓和党政干部的一致好评。”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社会民生组组长雷本文介绍,两年多来支持建设了华侨人民医院、红海湾医院以及水唇、东坑、城东等12家基层卫生机构,增加病床近2000张。“之前有些卫生院的部分设备还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经过帮扶,直接步入了21世纪的国际化水准。”当地患者和医务人员发出了这样感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深圳投入了16亿元建设深汕中心医院,占地面积200亩,建设规模800张床位,重点发展心脑血管、骨科、妇产科、消化内科、颅脑外科等专科,并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全面托管,引进30名学科带头人、200名业务骨干。“深汕中心医院将建成汕尾首屈一指的三甲医院,极大提升当地的医疗水平,成为汕尾的一张城市名片。”汕尾市卫计局办公室主任陈育壮说。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汕尾市城区田家炳中学坐落于品清湖畔,始建于1995年,是由汕尾市城区人民政府筹资、香港著名慈善家田家炳捐助兴建的一所公办学校。但随着城区的发展,人口密度的增大,学位日益紧张。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投入帮扶资金2960万元,新建三栋教学楼,新增初中、高中学位1350个,去年秋已经投入使用。
两年多来,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累计支持新建、改建、扩建田家炳中学、盐町头小学等中小学校15所,增加学位1.2万余个。
新一轮对口帮扶以来,指挥部在医疗教育等民生帮扶方面投入资金18.87亿元,实施了70余个重大民生帮扶项目,有力提升了当地居民的民生幸福指数。
“医疗、教育帮扶是优先评审、重点监查、全力推进的帮扶项目,我们既做好监督,又做好服务。”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黄华洲表示,为了保障帮扶资金用在刀刃上,指挥部严把项目审查关,同时强化纪律监督,严守“四个不准”廉洁纪律,树立了深圳特区帮扶队伍的铁军形象。
3
加快交通互联互通 助力深汕一体化发展
广东是我国经济第一大省,同时也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困扰,促进产业跨区域优化布局协同发展,实现交通设施的互联互通是必要的前提条件。
“我们大力推进深汕交通一体化、深汕同城化进程,在海上交通、高快速公路、高速铁路、空中走廊、平台建设、域内循环同步推进,坚持"六位一体",全方位打通汕尾对外交通瓶颈。”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交通基础设施组组长刘文瑞表示。
其中,海上交通方面,加快协调推进小漠国际物流港一期码头工程、防波堤及公共航道建设,首期投资约46.5亿元;加快协同推进深惠汕海上航线和客运旅游码头规划建设,力争2019年开工。高快速公路方面,主动对接省发改委、深圳市轨道办、惠州市等部门,将深汕第二高速纳入省高速路网规划;抓紧推进河惠汕高速、深东快速(珠东快速)、G324国道市政化改造提升、深汕西高速公路鲘门段改线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高速铁路方面,推动深汕高铁开展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和深汕站站房扩建工作,推动广汕高铁加快建设,助力汕尾打造便捷的高铁体系。空中走廊方面,研究推动深汕通用机场前期相关论证工作。平台建设方面,先后投入800万元支持《汕尾市公路网规划2016-2035年》、《汕尾市物流运输规划》等规划;投入800万元建设汕尾市智能交通(应急)管理平台,推动汕尾市“互联网+交通”新模式转型落地。
“在域内循环方面,老百姓的感受更为直接具体。”刘文瑞说,在市级指挥部层面,投入1252万元对汕尾市尚未通公交的14个建制村道路进行改造,投入300万元对严重影响出行的3个村道硬化升级,投入1350万元建设海丰县育英路,投入400万元支持4座危桥改造,投入海丰、陆丰台风灾后道路交通及过水路堤抢险工程420万元,各驻村扶贫工作队组织实施了一大批村道硬底化项目,切实方便了老百姓安全出行。
4
一村一品一户一策 累计精准脱贫3万多人
阳春三月,陆丰市八万镇吉水村千亩中草药牛大力种植基地郁郁葱葱,第一批种植的牛大力即将迎来收获期。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许茂煜算了一笔账:吉水村山地多,气候土质适宜种药材,以“行业+企业+技术单位+贫困户”模式运作的牛大力种植基地,3年半后陆续可以采收。按企业保底价格(现在市场价格的1/4),贫困户户均每年增收达到2万元。
脱贫奔康没有包治百病的药方,只有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才能药到病除。
深圳对口帮扶汕尾109个省定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0819户,贫困人口43105人。各级财政(包括“631”扶贫开发资金、财政配套资金和单位自筹资金)累计投入“双精准”扶贫资金13.59亿,扶持贫困村开展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光伏发电、乡村旅游等1590个产业扶贫项目,落实到村帮扶项目2215个、到户帮扶项目25.2万个,帮扶贫困户就业11681人。2016-2018三年累计脱贫9700户、37507人。2018年有劳动力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716元,比帮扶前大幅增加7716元。
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策、立足长效实效。
乡村旅游是朝阳行业。深圳扶贫干部利用贫困村自然资源、红色资源、民俗资源等,结合乡村振兴以及新农村建设,推进乡村旅游。2018年,汕尾市获批8个省级“红色村庄”,其中有6个为深圳帮扶的省定贫困村。陆河县欧田村与深圳华侨城集团联合开发的华侨城·螺溪谷开业半年,景区共接待游客6万多人,景区收入约45万元,解决当地就业14人,临时用工1000余人次,劳务支出约92万元,农副产品户均增收6500余元。海丰县坡平村开展红色旅游以来,带动贫困户就业人员人均增收3000余元。陆河县内洞村205亩特色“建莲”涉及种植农户115户,其中贫困户32户,实现贫困户户均增收2万元。海丰县新山村开展红色旅游以来,接待游客约18万人,贫困村农副产品、农家乐增收约96万元。陆丰市下埔村周恩来活动居址对外开放以来,共接待游客两万多人,目前正在抓紧建设周恩来在金厢革命活动展览馆。
特色产业,遍地开花。城区工作组在军船头村发展葛薯、莲藕种植,在外湖村发展番薯种植和海产品加工。海丰工作组推广种植袁隆平水稻,每亩增收约400元;推广甜叶菊种植,每亩产值约3600元,策划恒华生态农业项目,3个贫困村142户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加入该项目。陆丰工作组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52个,建立主导产业55个,打造“乌石芝麻”等特色品牌。陆河工作组帮扶的特色农产品,如新意源绿壳鸡蛋、新树蜂蜜以及番薯、大米等陆续进入深圳市场。
没有金嗓子、再好的声音也出不来,没有营销、再好的酒也怕巷子深。在各工作组、工作队帮扶发展特色产业的基础上,指挥部决定再“扶上马送一程,”助力产销有效对接,让田间地头直通深圳餐桌厨房。指挥部成功对接南山农批市场,同时协调汕尾市农业局,三方签订农副产品销售协议,让汕尾贫困村的农副产品进驻南山农批市场。引导全国素食行业协会来汕尾采购农特产品,直供深圳餐厅。组织汕尾贫困村特色农产品参加了深圳市第八届有机农产品博览会,现场成交额20余万元,数家采购商与贫困村农业合作社签订了后续购销意向。通过收集汕尾农特产品信息,搭建经营户与贫困村的信息平台,成功商洽对接龙岗以及海吉星农批市场经营户,贫困村农特产品走入深圳千家万户。
此外,各工作组、工作队还八仙过海各施所长,多方拓宽贫困村贫困户增收途径。海丰工作组统筹33个贫困村扶贫资金200万元共6600万元,共同建设的“海龙投资大厦”已开始招租,预计每年每个村可收入约10万元,收益率达5%,去年各村已取得县政府兜底分红5万元;按照海丰全县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每户投资2万元入股,投入1.24亿元联合海丰县投资开发扶贫红色旅游公寓项目,投资收益由县政府进行兜底,按年收益7%分给贫困户。陆丰工作组统筹扶贫开发财政专项资金2.12亿元投入产业园区标准厂房、邻里中心、碣石美食城、东海美食城、甲子自来水厂等资产收益类建设项目惠及52个村,投资回报作为贫困户的收益。城区工作组统筹8个村1706万元入股国泰食品。陆河工作组统筹2600万元及股新河工业园的扶贫厂房,部分贫困村通过帮扶单位筹集资金入股华侨城旅游项目、老人养护院、镇农贸市场,增加了村集体和贫困户经济收入,显著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注入了长久动力。
(义胜 李艳 文/图)
新闻推荐
据羊城晚报消息记者27日下午从汕尾市公安局获悉,汕尾市公安机关从本月25日起第二次对郑海田、唐伟杰、洪水生等3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