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字戏大师陈宝寿的传奇故事
正字戏《张飞归家》——陈宝寿饰刘备(中),刘妈倩饰张飞(左二)。资料图片
□陈泽楷
潮汕民间有一句俗谚叫“正字母生白字仔”,道出了潮剧(白字戏)是由正字戏演化而来的。潮剧与正字戏渊源殊深,在建国后的大发展时期,亦曾得到一位正字戏大师的诸多教益,这位正字戏大师便是陈宝寿。
2017年是陈宝寿诞辰110周年。老先生毕生致力于正字戏艺术的探索、创造与发展,凭藉轶群的艺术造诣,在全国戏剧界享有卓著声誉,是20世纪中国戏剧界著名艺术家之一、正字戏的徽帜性人物,曾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以戏成名 以人传戏
陈宝寿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1907年出生于陆丰县东海镇,7岁入行,8岁即在舞台崭露头角,弱冠之年成为炙手可热的正字戏正印武生,而立之年走红粤东;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名冠全国、誉满梨园。他艺术底蕴深厚,戏路宽广,文武兼备,多才多艺,能演能导,无论是文小生的扇子功、水发功、水袖功、帽翅功,武生的翎子功、把子功、毯子功,老生的髯口功等等,皆化用自如,得心应手,达到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
陈宝寿终生倾情戏剧,为正字戏擎起大旗数十年,一生扮演过几十个文武小生、老生角色,有《翠屏山》的石秀、《武松杀嫂》的武松、《陈世美休妻》的陈世美等,经他演绎的剧目都成经典。
越有民族性的艺术就越有世界性。陈宝寿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博采众长,不仅把前辈武生林妈璋、陈味身上的“绝活”融为己用,还将南拳武术、民俗风情、民间舞蹈汲取贯通到正字戏中来,通过外师教化、内得心源,创立形成了极具民族特色的正字戏表演艺术学派,为我国正字戏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1954年陈宝寿与蔡十二主演的《百日缘》赴省参加戏曲汇报演出,获得特别奖,并受到周恩来的亲切接见;1956年夏,陈毅、田汉等在广州观看了他主演的《百日缘》《百花赠剑》等折子戏,评价颇高;1959年他演出的正字戏《金叶菊》参加广东省专业艺术会演,被评为优秀剧目,同年10月1日,《金》剧被召赴广州参加国庆10周年献礼演出;1960年秋天,陈宝寿被评为特等劳模,出席全国群英会,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他多次参加全国文代会,1964年还被列为全国文联委员……
就这样,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年内,陈宝寿与他的师长、同辈们经过努力,把具有600多年历史的正字戏推上一个新的艺术高峰,使正字戏跨出海陆丰,昂首走出广东,走向全国,让国人重新认识正字戏这个南国边陲的“戏曲活化石”。
春风广被 桃李成蹊
上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是新中国戏曲文艺事业繁荣的年代,各大剧种俊采星驰、东箭南金。这个时期的陈宝寿,艺术才华也得以发挥到极致,成为正字戏赫赫有名的大师级人物。除了海陆丰当地的正字戏、白字戏外,潮剧、粤剧、黄梅戏等多个剧种演员,慕名向其学艺者众。
老先生视天下戏曲为一家,“本是一家莫执礼”,对不同剧种的求艺者一视同仁、“有求必应”,从中成就了不少梨园佳话。
1957年,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罗合如在文化部举办的第三届戏曲演员讲习班上观看了正字戏表演后,安排他的女儿罗娜辉前来陆丰双喜剧团学艺;60年代初,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在海丰观看《百日缘》后,被陈宝寿的艺术魅力所征服,上台向陈宝寿讨教;粤剧也于1957年移植了正字戏的《百日缘》。
而作为与正字戏渊源殊深的潮剧,近水楼台,得到陈宝寿先生的教益更多。潮剧的《槐荫别》《刺梁骥》《急子回国》《张春郎削发》等剧目皆得老先生之真传;李有存、黄清城、李钦裕、吴丽君、林舜卿、黄瑞英、林玩贞、孙小华、陈学希等潮剧表演艺术家,都曾随先生学戏。1956年陈宝寿先生还受聘到汕头专区戏曲演员训练班当老师,专门培养小生人才。
“宝寿先生在《百日缘》剧中表演董永"磨镜"以及与七姐分诀时的"追天"动作,生动传神,很有美感,我当时看后被深深吸引。”当吴丽君回忆起60年前的学戏往事时,仍然深有感触。
1957年广东潮剧团成立,翌年,剧团请来陈宝寿先生为饰演七姐的吴丽君与饰演董永的黄清城传授《百日缘》(即《槐荫别》)。老先生用了一个月时间辅导他们完成整个剧目。后来潮剧的《槐荫别》公演时广获赞誉,成为潮剧的传承剧目,薪火相传几代人。
“宝寿先生艺术精深,传起艺来如探囊取物”,潮剧表演艺术家林舜卿如是说。1959年,潮剧派出李有存、林舜卿、林玩贞到陆丰正字戏剧团向陈宝寿先生学习传统折子戏《刺梁骥》。先生与蔡十二用一周时间传授了整折戏。百闻不如一见,先生的高超艺术让林舜卿等演员深深折服。特别是剧中渔女邬飞霞行刺权奸梁冀时生死搏斗的场面很是精彩,有矮步行、蹲步跳行,甩袖、车轮袖、纺纱袖等等,生动表现了人物心理与整个“刺梁”情节。在次年汕头地区举行的戏曲会演中,林舜卿凭《刺梁冀》的邬飞霞和《活捉孙演》的杜十娘摘取优秀表演奖(最高奖)。《刺梁骥》也成为潮剧戏宝,在50多年后的今天仍在上演。
到了1982年,广东潮剧院艺术家李志浦、吴峰、黄瑞英到海丰拜求陈宝寿先生学习《张春郎削发》(下称《张》剧)。《张》剧是先生的拿手戏。他扮演的张春郎,曾试过一个晚上被观众喝彩褒奖12次。老先生倾囊相授,为潮剧人示范表演剧中“捧茶”“追殿”等场次,在后来审看潮剧《张》剧演出后,又进一步辅导提点该剧主演陈学希与孙小华。《张》剧次年被拍成潮剧电影,1987年又赴北京参加首届中国艺术节,还先后被全国和海外共20多个剧种移植上演……这一切追本溯源,多仗先生之功。
的确,正是由于陈宝寿从不“吝艺”,使得在建国后的30年间,正字戏与潮剧等剧种出现一个传艺交流活跃期,寻师学艺蔚成风气。而先生的春风广被亦换来桃李芳菲。他的弟子遍布粤东,经他调教出来的学生艺术上颇有建树,除了潮剧人,还有国家级正字戏传承人彭美英,以及著名正字戏艺人庄朕雄、林沐燕、黄阳民等等。
懿范劭德 烛照人间
《菜根谭》上说:“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陈宝寿先生的艺术与品德,体现了“恰好”与“本然”的大家风范。他身怀绝艺又不恃于技,更没有以“国宝”自居,箪食瓢饮,生活简朴,很多惊世的艺术创造,都是在戏棚内、自家“陋室”中完成的。
晚年的他仍不遗余力,经常到海丰、陆丰的白字、正字戏剧团传授表演艺术,还亲自随正字戏职业剧团下乡坐镇,坚持在穷郊僻壤的演出一线。1982年潮剧人请他传授“张春郎”时,已76岁高龄的陈宝寿大师当时正随职业剧团在可塘镇的农村演出。那情景让潮剧人感动至今。
“宝寿先生平易近人,没有架子,跟他学艺倍感亲切。” 60年前曾向先生学习《刺梁骥》的潮剧演员林玩贞说。那时正值冬天,宝寿先生不顾天气寒冷,连续一周不厌其烦将剧目相授。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与宽和的为人,给林玩贞留下深刻印象。
陈宝寿先生一生为正字戏积累了珍贵的艺术资料:1957年他主演的《百花赠剑》,被著名京剧导演阿甲、戏剧专家郭汉城选为教材,同年广东人民出版社以《百日缘》为书名结集出版包括《百花赠剑》等4个正字戏的单行本;而《张飞归家》的整理本和《槐荫别》《百花赠剑》被收入《中国地方戏曲集·广东卷》;1982年他示范表演的代表作《翠屏山》《槐荫别》《辕门罪子》片段,被汕头戏曲学校录像存档;他撰写发表的《求异存同》戏曲论文,为同行提供有益借鉴……这批资料,成为我国戏曲事业宝贵的财富。
1983年8月2日,陈宝寿在家乡溘然长逝。牛斗艺星陨落,懿范劭德长留。作为“国遗”正字戏的一个象征符号,陈宝寿一生的美誉瑰行,属于正字戏与剧界,属于全国乃至世界。
新闻推荐
杨绪松参加海丰、陆河代表团审议时要求 抢抓机遇 着力补齐民生短板
汕尾日报讯(记者孙实)1月16日,市长杨绪松参加市七届人大四次会议海丰、陆河代表团分组讨论,与人大代表们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