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通民心通 陆河打通县城“断头路”“瓶颈路”纪实
□汕尾日报记者 洪广凭 通讯员 杨烨
螺河东路改造后,景观优美,成为休闲娱乐好去处。
从农村搬来县城河田镇居住的彭姓老人,几年前,还一直喊着要把县城的房子卖掉搬走,原因是自家出入的路道是条“断头路”,造成出行十分不便,为此老人还与人吵了多次架。去年这条“断头路”打通了,彭姓老人不卖房子了,也与人和好了,还把房子装修一新。彭老的改变来自陆河县城市环境的改善。
去年,河田镇打通螺河东路、人民北延伸段、人民南路、联发一街、丰新二至六街等10余条“断头路”“瓶颈路”,投入约1.1亿元。阻碍县城扩容提质发展的“断头路”“瓶颈路”, 一条条已被打通拓宽。陆河又向打造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客家新山城跨越了一大步。
彭老伯房子不卖了
河南社区丰新二、三、四、五、六街,地处县城中心,属于河田镇一个“老城区”,由于历史原因,断头路、瓶颈路的问题一直悬而不决,群众经过怨声载道,房子破旧了,住户也不想装修,甚至有的像彭姓老人一样想转手卖掉。
去年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城“断头路”“瓶颈路”的建设,县委书记、县长等县领导都到现场调研和指导道路改造工作,各部门通力合作,制定方案,出台措施,成立机构,压实责任。河田镇丰新二至六街由县公用事业局当业主,组织力量依法依规打通县城“断头路”“瓶颈路”。参与拆迁工作的河田镇干部向记者道,白天做不通群众(拆迁户)工作,就用晚上去做工作,每当做通一户,他们心里感觉就像“啃完了一块骨头”。
去年,丰新二至六街16户、总长1500米拆迁顺利提前完成。如今,小车可以来回通行,原来旧房住户没有装修的,现也开始陆续重新修建,上述提到的彭老伯就是其中之一,他一再强调:“现在通路了,环境卫生了,给多少(钱)都不卖房子。”
日前,记者在现场见到有几幢楼房重新改造升级后,正在扫清理杂土,准备迎接过新年。“才隔了一年不见,县城就变得这么洁净,路宽路通啦!都快认不出来了。”提前回家过年的朱大爷高兴地说。
祖庙古树成景点
位于螺河堤畔的螺河东路(螺河二号地至内洞桥段)是县城“一河两岸”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年,螺河防洪堤未建好时是一条河堤坝,坝上有一间妈祖庙,一株古树。建县30年来,螺河防洪堤得到全面加固,但由于种种原因,约700多米的堤岸路仅铺设数米水泥路,经多年碾压,泥土路面已是坑坑洼洼,且没有排水、排污、绿化设施,只能勉强通单行车道,夜里黑不溜秋,几乎没有人敢单独经过。“全县人民都很盼望这条螺河东路‘瓶颈路’修好!” 在河田社区干了40多年的现任社区支部书记李雪琼说。
谈及螺河东路拆迁,李雪琼说,修路大家都赞成,但真正触及个体利益时,问题就“阻梗”了。有户人家,楼房刚建好,崭新的围墙被划在拆迁线内,其家人一时难以接受,镇及社区领导干部轮番上门反复做思想工作,并利用亲朋好友向其讲明利弊关系,最后,这户人家想通了;另一户是低保户,同意拆迁,但赔偿不足于他买到新房,拆了房没地方居住,这是一个难题,社区党支部一班人和镇领导认真对待,一切为群众利益着想,研究处置办法,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
拆迁螺河东路,房子搬迁,如果说,群众工作只要做通就可以实施,那么,农村搬迁“神庙”真的是棘手问题。螺河东路的拓宽要动到一间有几百年历史的妈祖庙!
多年来,这条瓶颈路没打通的客观原因也就在于此庙。“要致富,路先通,祖庙不迁移,打通此路就无从谈起。”李雪琼说。
县、镇领导及有关部门领导都到现场办公,指导拆迁工作,河田社区干部通过开小型会、座谈会与群众谈修路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并利用全县“创文”“创卫”机会,以城乡环境卫生整治为突破口,集中力量,强力推进,使这间几百年祖庙终于移出100米外重新建造,并建了供人纳凉的亭子,古树也围起来列入县政府古树保护名册,成为一处新景点。所做这一切既保护了传统文化,也留住了美丽乡愁。
如今螺河东路环境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有酒店、商铺、娱乐场所等,公路旁还划定停车场,夜间路灯流光溢彩,成为县城又一处繁华夜景,吸引了众多群众前来观赏。
新闻推荐
汕尾日报讯(记者洪广凭通讯员杨烨)陆河县紧紧围绕“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总体目标,依法依规打击河(库)各类源污染,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