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农村治安第一线 陆河县实行“一村一辅警”推进城乡社区治理改革
□汕尾日报记者 洪广凭
通讯员 彭平原 杨烨
民警、辅警和村干部在“辅警工作室”一起研判社区治安警情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守好和建设基层社会治安第一道防线是关键之一!针对基层派出所警力严重不足的现实情况,去年8月,在陆河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县公安局推进创新城乡社区治理改革试点工作,选择在“美丽小镇”水唇镇实施“一村一辅警”警务模式。不到半年时间,农村警务工作超出预期目标,成效初步显现,不仅缓解了基层警力不足的压力,而且拉近了服务群众的距离,为全面推进全县新农村警务建设,打造新农村治安防控建设新格局奠定了良好基础、筑牢了农村社会治安防控的根基。
如今无论在县城还是农村,都能深深地感受到大美陆河独有的安宁与祥和。
行政村实行“一村一辅警”警务模式
在水唇镇试点“一村一辅警”警务模式,是贯彻落实中央农村综合改革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走在全国前列”重要讲话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目的就是让社会更加平安稳定,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副县长、公安局长李小鹏说。
去年8月,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县委政法委、县公安局、水唇镇负责牵头组织落实,公开招聘了10名由陆河籍的大学生(警校生)、退役军人组成的农村辅警,合同期限三年,工资由当地政府保障,在水唇镇16个村(居)委中选择条件比较成熟的水唇、新丰、吉龙、螺洞、高丰、石船、高塘、墩塘、护硁,黄塘村共10个建立“辅警工作室”,一个行政村派驻一名辅警,辅警在民警组织带领下开展辖区治安、巡逻、防范工作。
为便于联系群众和与镇村干部联动,该镇10个“辅警工作室”都设在村委会服务中心,镇政府还拿出10万元解决办公设备,并协调所在村居解决驻村辅警办公用房等问题;县公安局为驻村辅警配发了钢叉、警棍、警绳、警用摩托车等设备,以及辅警警服标识、工作证等统一标志, 使各村“辅警工作室”人才物基本配齐。
为全面提升驻村辅警的整体综合素质,县公安局在警察战训基地专门对驻村辅警进行岗前培训,使新任辅警迅速进入角色。水唇派出所还针对各个辅警的特点,开展“以老带新”“岗位练兵”“一对一培训”学练活动。同时,各村“辅警工作室”建立了农村警务规范化管理制度,通过辅警采集本村常住人口、流动人口、重点人员、出租房屋、民事纠纷、案件线索等信息,制作出“派出所驻村工作日志本”“涉毒人员普查记录本”“村重点人员表”“辅警管理”等多种台帐进行跟踪管理,并把创新城乡社区治理专项改革试点工作框架图也推上墙,使整个行政村的网格化服务管理细节一目了然,初步形成了一事一档管理模式和公开透明警务服务制度,为基层派出所实施治安分类管理、动态管理、精确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支撑。
据了解,辅警具体工作有采录更新信息,管理实有人口;掌握社情民情,开展法律、扫黑除恶、禁毒和治安等工作宣传;组织治安防控,整治安全隐患;走访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纠纷;通过日常收集信息,提供破案线索等五项。
“一村一辅警”破解了基层警力不足的瓶颈
水唇镇户籍人口4.7万多人,派出所正式民警只有6人,警力不足制约了治安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导致派出所在打击违法犯罪、掌握社情民意、调处化解矛盾、管理实有人口、组织群防群治、服务人民群众等各项基础性工作上存在短板弱项。
多年来,基层派出所警力不足是制约公安工作发展的瓶颈,水唇镇利用“一村一辅警”力量,破解了这一“瓶颈 ”,10个村10名辅警各司其职开展警务工作,警力前移下沉,延伸了公安信息的触角,大大地缓解农村警力不足的压力。以前,在水唇农村,如矛盾纠纷、信息采集、巡逻防范、便民服务、禁毒巡查、法制宣传等大小活儿,都是由水唇派出所民警完成,由于警力配比严重不足,接处警、调查处理案件牵扯民警大量精力,基础工作很难做实做到位,警情及安全事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防范和解决,民警几乎疲于奔命。
自从有了“一村一辅警”,水唇镇的村民们每天都能看到辅警的身影穿梭在村尾巷里、田间地头。辅警面对面地和群众交流,遇有警情也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同时,治安信息迅速反馈,处警反应速度有效提升。“原来农村什么家长里短,都要往派出所报,这还没关系,一天出现多个警情时,我们真的鞭长莫及。”水唇派出所长陈开冲深有感触地说出了心里话,该所以前6个民警分三班倒,每班2人,他们最担忧的是处置群体突发事件,在众多警少的情况下,处理警务显得十分被动。有一次,该所辖区一天同时出现三起警情,抓捕了三个嫌疑人,审讯、看人、做笔录的警员不够,连夜把户籍也叫来办案。“现在到所里办事或报警的群众都少了,我们不仅不用动用内勤民警,而且一旦出现警情,有10多名警力可以拉得出去。”副所长卓锐生高兴地说,“我在这个所工作10多年了,今年的警力是最多、农村社会治安最好的一年。”卓锐生激动地说。
“一村一辅警”守住农村治安第一道防线
新丰村驻村辅警朱金奖、水唇村驻村辅警彭豹都是大学生。小朱在读警校时候还到基层派出所实习,富有“实战经验”,小彭在外创业有“社会经验”,2018年8月,驻村上任后,他俩几乎没有一刻闲着。
2018年12月29日下午6时许,记者到水唇镇新丰村,凉风飕飕,感觉冷空气已提前到来。就在此时,副所长卓锐生打了辅警朱金奖的手机,5分钟后,小朱就赶到新丰村辅警工作室。他气喘吁吁地告诉记者:刚刚调解完一宗纠纷。
新丰村有11自然村,500多户3000多人,村委支书、主任彭有能介绍,2018年该村发生矛盾纠纷案5宗,其中上半年3宗、下半年2宗,“2017年矛盾纠纷10宗,今年(2018)减少一半,这是我在村里13年来感受到的最好的一年。”彭有能掷地有声地说。
过去我们说“有困难找警察”,这口头禅如今在水唇却变成了另一种版本:“警察就在家门口”。说明基层派出所民警与群众打交道多了,警民关系密切了。朱金奖风趣道,现在有的家庭出现小孩子哭闹不停或者不乖巧时就说“警察就在家门口”,吓唬小孩子,真的还挺管用。
“一村一辅警”站到村民身边、服务到群众家里,真正落实了警务服务关口前移。他们都是当地人,具备情况明、信息灵、人员熟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他们的这一“先天”优势,大大推进农村社会管理。竹江、石马自然村经过整治后,促进了农村社会治安明显好转,社会秩序良好,现在该镇准备在这里打造法制公园,列为城乡治理试点村。
“一村一辅警”警务模式试点推行以来,水唇镇辅警日常巡逻达522人次,解决矛盾纠纷6次,解决群众困难24次,走访重点人员124人次,禁毒排查和宣传14人次,扫黑除恶宣传56人次,提供线索2条。警情方面,2018年未实行“一村一辅警”前7个月,派出所接到110指令警情123条,建立“一村一辅警”后(从2018年8月至12月),接到110警情96条,全镇警情明显下降22%。驻村辅警做到了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打通基层社会治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新闻推荐
“老公回来和我一起在家门口创业” 坪山区对口帮扶陆河县脱贫致富纪实
比亚迪陆河工厂今年1-10月份实现工业总产值102.6亿元,为当地创造了5000个就业岗位。华侨城·螺溪谷文旅小镇开业之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