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教材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叶佐森
优秀的阅读文本对学生的写作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而教材所选的课文皆为典范之作,是精品中的精品,其对学生写作的示范功能更为突出。鉴于此,探索在高中阅读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教材的写作示范功能,对进一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仍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课堂教学上显示教材写作示范功能的现状
教材的写作示范功能未能很好地发挥,原因主要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教师的意识淡薄。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并没有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进行有效的整合,仍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视为两个独立的环节,在教阅读课时讲阅读知识,在教写作课时讲写作知识。于是,这些教材中的典范性课文,自然就成了讲阅读知识的范本了,而这些作品对学生学习写作的意义也就自然被忽略了。
另一方面,是缺乏普适性的操作方法。在读写一体化教学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的当下,一些教师开始尝试运用各种方法将读写教学进行整合,并提出了许多整合的策略,其中也不乏有益的经验和值得推广的做法。但这当中的很多做法要么提得过于宏观,要么讲得过于琐碎,具体到每一篇文章要怎么操作,缺乏一个普适性的方法指导。这严重制约了读写一体化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材的写作示范功能的发挥。
二、用教材写作示范性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第一、理解文章思路,进行比较。
在阅读课堂教学中,要发挥教材的写作示范功能,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弄清楚三个问题,即:一、这篇文章写了什么?二、怎么写的?三、为什么要这样写?
弄清“这篇文章写了什么"旨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教材内容和中心思想,这是后续其他学习的基础,如果学生连这篇文章到底写了什么都没弄清楚,我们就开始其他内容的肢解性学习探究,显然是不符合认知规律的。
弄清“文章写了什么"之后,教师应继续引导学生弄清文章是“怎么写的"?通过这个问题的探究引导学生对文章的艺术表达方面进行小结,如各种写作技法的运用,以及各种风格的语言特色分析等。
紧接着,必须重点探究“为什么要这样写"的问题。因为只有弄清楚了这个问题,学生才能深刻地体会到文章写得好——到底好在哪里;妙——到底妙在何处。同样一件事情,他写为什么写得那么出彩?我写为什么就这么乏味?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教材文章的精妙,建议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因为有比较才有差距,通过比较可以更好地分清文本的优劣、高下及异同。小到遣词造句、大到谋篇布局都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比如在教学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时,我问学生,将文中“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中的“风移影动"改为“风摇影动"好不好?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赏析:这几句写是写项脊轩经过修缮已成优雅舒适的读书的好地方,并进一步描绘读书的情趣。每当十五的夜晚,皎洁的月光照亮了半壁院墙。桂树的影子或浓或淡、参差错落,微风徐来,婆娑摇曳,十分可爱。一个“移"字写出了风的“挪动",体现了风的微小和缓慢,契合这里宁静优雅的整体氛围。如果换成一个“摇"字,因其力度问题,这种氛围瞬间被打破。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文本遣词造句方面的精妙,进而学习古人讲求炼字的做法,养成在写作时字斟句酌的好习惯。
同样,在谋篇布局方面,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拿教材里的文章跟自己的文章或其他人的文章做比较。比如教材里有些文章写得很感人,而学生自己的文章却写得很平淡,这是为什么?教材文章的动情点到底在哪里?在谋篇布局方面到底有什么独到之处?又如在这个“动情时刻"到来之前做了哪些铺垫,做了怎样的蓄势,设了怎样的伏笔照应等等。可不可以也模仿一下教材的这种写法?是否也跟着这样做了,差距在什么地方?通过这样的比较分析,让学生对文本的表达效果、写作意图方面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为学生自己构筑自己的写作理想奠定基础。
当然,比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可以拿同题的不同作品来比较,可以改写字词或语段与原文比较,也可以拿经典作品与流行通俗作品进行比较等等。比较的内容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比较文章的立意、结构、情节、表现手法、文章风格、语言特色等等。以上各种比较的方法和内容都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目的只有一个:让学生明白文章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和那样写有什么区别)。
第二、理解教材文本精彩,进行仿写训练。
光说不练,未免纸上谈兵;光练不说,可能就是无的放矢。发挥教材的写作示范功能,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教材的理解分析上,还要进一步落实为练笔的实际行动,这种练笔的基本形式应该是仿写。当然,这种仿写应该建立在对教材文本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教师上课时已经引导学生把上文叙述的三个问题弄清楚了的基础之上,而不是一知半解或根本不理解的情况下,叫学生照猫画虎,然后乱仿一气。
目前高中阶段的写作主要以议论文为主,议论文仿写可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模仿教材文本的基本范式。
现在很多人写作时强调“文无定法",这个并没有错,但前提是必须承认“文章有法",在“有法"的基础上再去追求“无定法"。对于一般的高中生而言,尤其是对于基础相对比较薄弱的农村高中生而言,谈“无定法"为时尚早。因而,通过仿写的方式掌握议论文的基本范式是非常必要的,如掌握议论文的主体结构范式:并列式、总分式、层进式、对照式等。通过这些范式的模仿,增强学生的文体意识,把议论文写得像议论文,不至于不伦不类。
第二,可仿照教材文本的基本写作方法。
比如,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谋篇布局等。
第三,是模仿论证方法和论据材料的剪裁。
即根据论证论点的需要截取材料,突出与论证论点有关的内容,摒弃与论证论点无关的内容。
至于语言,建议选择性模仿。指导学生尽量选择跟自己语言风格和表达习惯相近的作家来模仿。那些与自己风格迥异的语言,如果只是机械地去模仿,很容易造成自己语言和思维的双重混乱,可能得不偿失。
综上所述,如果教师能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在引导学生弄清文章“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三个问题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恰当的、有针对性的仿写训练,以充分发挥教材的写作示范功能,如此,学生的写作能力必然能够得以提升。
(作者单位:海丰县梅陇中学)
新闻推荐
海丰县城“铜钱山广场"于今年五月初改建开放,还不到半年时间,多处长达数米的白色围栏便遭受到不同程度的人为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