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海上来,渔歌唱北京
本次渔歌专场参演的160多位非职业演员均来自汕尾民间,演出展现了汕尾渔歌传承与创新的最新成果,反响热烈。
演出展现了水上人家如诗如画的生活场景,充满浓郁的岭南风情。
编者按
10月30日、31日,“渔歌里说——我唱渔歌给党听”汕尾渔歌专场在北京民族剧院演出。此次演出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指导,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汕尾市委宣传部、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主办。这也是汕尾渔歌以全新艺术面貌历史性地第一次登上首都舞台,为广大观众献上了一道极具岭南特色的渔歌盛宴。
汕尾渔歌,俗称“瓯船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是广东汕尾各地沿海的汉族民歌,以节奏缓和、乐音和谐、旋律优美细腻著称,具有宝贵的文化艺术价值。现当代不少音乐名家所创作的小提琴曲、钢琴曲,以及一些广为传唱的声乐歌曲,都曾从汕尾渔歌中汲取灵感和养分。
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汕尾渔歌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汕尾渔歌的历史源流、艺术特征、在新时代的传承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本期文艺评论节选部分精彩发言,敬请垂注。
非遗传承重在传承生命力和文化价值
●萧放(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我们都在谈南海渔歌或汕尾渔歌,抑或疍歌,歌是一门艺术,但它本身是水上人家的生活写照,也是对他们心情的一种艺术化的表达。钟敬文老先生在调查汕尾渔歌的时候曾经评价它“表情真切”“音律谐美”。我在观看演出时非常有感觉,甚至听出了一丝北京的风格,有京剧的味道,特别是《疍家婚礼》让我很感动,疍民的婚嫁很有意思,我想,把渔民婚嫁的场景在舞台上呈现的时候,因为有生活习俗在里面所以非常打动人心。而且从整个表演中可以体会出来原汁原味的“咸水味”,他们把生活和艺术结合得非常好。
疍家人的来源可能是多重的,是不同历史阶段、从不同地方汇聚到一起,形成现在自成一体的文化特色和传统认同。东南沿海的疍家人在历史上曾有过被歧视的遭遇,但是现在不仅没有遭遇歧视,反而成为自己文化的标志,印证了文化的多样性。没有所谓的文明高下之分,农业文明并非一定比海上的文明更高级,这是一种多样性的文明共存的状态。
疍家人在中国历史文化传承过程中具有特殊地位和价值,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疍家人才可以上岸定居,他们对共产党的感情非常深。这场演出的主题是“我唱渔歌给党听”,这表现了疍家人在生活得到巨大改善之后,用一种朴素的心情,用唱歌的方式表达心声,这是遵从内心的表达,意义非常重大。
再谈到非遗的传承和传播的关系,有很多专家提出了非常好的意见。传承非遗并不是简单地、一味地原样复刻,非遗在历史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生改变,渔歌在现代环境里面同样在不断改变,所以我们谈传承,应该传承的是渔歌的生命力和包涵在其中的文化认同的价值。传播和传承当然有彼此辅助、相互促进的关系,如果能通过舞台化的传播方式,向社会呈现渔歌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价值,激发大众想要进一步了解的欲望,我想目的就达到了,传承和传播的关系也就得到了很好地处理。
此次演出过程中,我看到有许多非遗工作者、包括地方政府干部十几年来持续地关注和努力付出,今天有160多人到这里来,这个非常不容易。我想这是民间艺术走向北京非常有效的方式,就非遗传承本身而言也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案例。
汕尾渔歌保护传承迈出更大步伐
●安德明(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被誉为“民俗学之父”的钟敬文先生1927年搜集出版的渔歌,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学术成果。因为汕尾渔歌当时是属于在海上生活的渔民传唱的民间歌谣,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能有学者来关注这样一项被忽视的民间文艺,这本身就是伟大的进步。钟先生提到搜集渔歌时是从朋友那里得到的帮助,有三位资料提供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实他是充分利用了熟人关系,还有通晓家乡语言的便利以及对家乡传统的熟悉等有利因素来开展工作的。实际上由于有了新文化运动,特别是跟文学相关的歌谣运动的启发,使得他拥有了一种特殊的学术眼光,来看待在自己家乡大家都习以为常的渔歌这种文艺形式,这就是家乡的民间文化对文化学者的滋养。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钟先生是一位从家乡走出来的民俗学者。
另一方面,我们许多人长年坚守在某个研究领域的时候,眼光容易受到一定的限制,而钟先生在立足于家乡的民族文化基础之上又具有了一种超越地域的视野。比方说,他在记录疍歌的时候,就有意识地跟山歌做了非常细致地对比。他甚至指出山歌更加委婉,疍歌更加直率。有这样的比较眼光,证明他对地方文化的研究其实已经有了一个非常开阔的整体性的文学观,把地方文化更多地融入到民族文化的大框架当中去,变成我们广阔的中华民族文化当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这种比较的过程中,他也让我们看到所谓“化外民族”其实是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的,这样使得汕尾之外的其他人能够对于这种地方文化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为我们今天能够非常骄傲、自豪地说渔歌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钟先生发挥了开拓者的作用,而今天渔歌的发展经过传承人、采集者等等各方的努力,已经变成了能够被更大范围人群所能接受的艺术形态。这在本质上跟钟先生早年的工作有一脉相承之处,我们都努力地使得地方性的文化文艺形式变成世界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此外,我们可以看到今天的渔歌保护和传承工作,已经在钟先生当年走出的一条小路上,迈出了更大的步伐。跟早年的疍歌相比,今天的记录手段非常丰富多样,不仅有曲谱、文本还有音视频等资料。另外,传承人还可以生动地为我们展示渔歌的魅力。总之,这个工作现在已经获得了非常崭新的生命力,变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的珍珠。我想钟先生应该感到非常欣慰,我们也为他的家乡文化能够展示出如此辉煌、灿烂的面貌感到欣慰和喜悦。
渔歌“上岸”,表演观念也要跟着变
●陈锤(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汕尾市社科联兼职副主席)
关于汕尾渔歌的源流,现在理论界有很多的说法,我在参加汕尾渔歌的采集工作时,又在2015年参加了汕尾市历史文化重塑的工作,从历史上来看,汕尾渔歌的源流应该是比较长的,起码在宋代已经形成了。
汕尾渔歌原来是在海上生活的渔民唱的,它能登上京城的大舞台很不简单。这里面有一代代传承者的付出,也有像钟先生那样的文人学者的推动,还有我们现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关于传承问题,我们现在都认为传承的主体首先应该是渔民本身,第二是师徒之间的传习,第三是社会上的传承。
汕尾渔歌能够到今天还有那么强的生命力,我认为有这样几个因素是不可缺少的:一个是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基础我们就没有所谓的传承和发展。第二是有一个既热情又稳定的队伍,特别是渔民居住分散,要怎么把渔歌传承好?这里面如果没有骨干力量是不行的,现在汕尾就有一帮传承带头人,还建成了汕尾渔歌传承基地,组建了汕尾渔歌队,都是人才济济,出类拔萃。他们在渔歌的研究、收集、加工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
此外就是有展示的平台。在过去,汕尾渔歌不能上岸唱,只是在船上唱。而现在,小小渔歌从船头唱到岸头,一路走来不简单,是政府给它一个创新的平台。当然最重要是要有“靠山”,广大渔民说得好,没有共产党这个“靠山”,汕尾渔歌是不可能有发展的。长期以来汕尾市委市政府做了很多工作,渔歌的传承创新上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绩,内容更加丰富,艺术水平大幅度提升,影响力也逐步扩大。现在,汕尾喜欢唱渔歌的人越来越多了,渔民一家三代同台表演渔歌,已经不再罕见。还有一个国家级传承人带了300多个老师、干部职工当徒弟,这是很可喜的。
创新是汕尾渔歌的必经之路,渔歌到现在还有生命力的主要原因,就是它充满生活气息,旋律优美,表演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同时,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例如渔歌表演的环境变了,那么表演的观念也要跟着变,渔歌跟岸上生活的融合必须有持续的改革和创新。我相信汕尾渔歌有大家的关注,经过自身的努力,一定能够焕发出更强的活力,唱响新的时代。
■发言摘录
民间艺术利用现代舞台传播更广◎邱运华(中国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我们民间文艺家协会希望通过一种既具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又有很高的艺术水准,还具有特殊的节目呈现形式的宣传方式,来探索我们的民间文化和民间艺术怎样在新的舞台上通过各种新的技术手段和传播方式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汕尾渔歌就是我们沿着这个方向做的一次尝试。我们一方面会致力于传统文化原汁原味的保存,同时我们也会致力于利用现代舞台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大范围地传播开去,只有这样才是传承,这是我们坚信的。
就作品本身而言,我看了两次,这个作品突出了共和国的成立让疍家人结束了在海上漂泊无根的日子,尤其是疍家人站在土地上那一刻,确实令人非常激动。我认为,改革开放给疍家人的生活带来的变化,还可以再加强一些,这样作品会愈发理想,成为一个示范。
越来越多年轻人喜欢唱渔歌◎李丽娜(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我们很关注渔歌如何保持原真性的议题。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疍家人的生活方式改变了,那么在当今的社会我们如何把古老的民歌进行创新,或者从新的审美功能和体验上,吸引年轻人传唱,让年轻人接受,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其实现在的汕尾渔歌也不是完完全全过去渔歌的翻版,随着时代的进步,渔民也认可了渔歌的变化,他们愿意在舞台上唱,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喜欢唱渔歌了。不管怎样,这次汕尾渔歌到北京演出是一种尝试,100多号演员中最大的80岁,最小的5岁。还有很多东西我们都可以尝试,去探索如何用民俗文化来诉说今天的故事。
马思聪《思乡曲》有汕尾渔歌痕迹◎向泽沛(中国音乐家协会马思聪研究会副会长)
以前对渔歌了解不多,欣赏了这台演出以后感觉非常震撼,而且也开拓了自己的眼界。同时,我也感到特别亲切,因为我从7岁开始跟马思聪先生学琴,他的很多教导和作品一直铭刻在我的头脑里。马先生有很多作品,例如《思乡曲》等,你都可以从中找到汕尾渔歌的痕迹。以前我就知道马先生经常借助民间文化包括民歌来丰富自己的创作,但是听了汕尾渔歌之后,我才真切地感受到马先生心里对家乡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
渔歌创新折射出广东文化“涵化”能力◎郑长铃(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看完演出之后,我很感动,甚至还流泪了,因为我是海岛长大的,我们经常和渔民打交道,对他们很熟悉。还有一个原因,这些演员是用真正的心在演绎,把他们的文化、生活情景再现给我们,他们都不是专业演员,全部都是渔民兄弟们,我觉得这一点更值得推广。
我记得小提琴在最早传入中国的时候,就与广东音乐关系密切,这是广东区域文化的一个特征,我把它归纳成一个字就是“化”——涵化了外来的文化,然后跟当下的文化生活结合在一起,很快就被认同,这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在不断地适应周围的环境,以及与历史、广大民众持续互动的过程中不断地被创造。从这个层面来看,汕尾渔歌创新发展的过程折射出广东文化所具有的“涵化”能力是值得肯定的。
期待看到渔民百年生活变迁◎杨秀(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看演出的时候我特别享受,最喜欢其中的海浪声。汕尾渔歌有太多可以说的东西,就像一个资料库,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使用。这些渔民曾经长期在海上生活,条件艰苦,不同年代的渔民是怎么克服艰难,上岸之后投入新的生活的呢?我希望通过汕尾渔歌表演看到渔民百年生活的变迁,更多情感上的东西,例如民俗和信仰等。
期望渔歌为海上丝路建设做出更大贡献◎彭康亮(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汕尾籍男低音歌唱家)
我是第一次这么完整地听汕尾的民歌,特别感动。从音乐的性质来说,特别纯朴、纯情、纯粹。另外一个感受就是歌美、人美还有声美。我从小对疍家人的印象就是很美好的,他们的步态婀娜多姿,头饰非常漂亮,穿的裤子和衣服是湛蓝色的,整体上是优美动人的。
渔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是海洋民俗文化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我希望渔歌在未来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上能做出更大贡献。民歌不光是需要弘扬和传播,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是给作曲家带来新的创作动机。所以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作曲家来汕尾采风获取灵感。
建议实景演出展示汕尾形象◎张承良(广东省委党校社会和文化教研部教授)
总的来说,这次的演出效果是非常好的,尤其是在传统和现代融合这一块。我想提一点建议,这一次来到北京演出之后,有没有更好的平台继续传播渔歌非遗文化?比如说能不能做成实景演出,把渔歌进行一些改造,放在某一个小岛上演出,配合汕尾未来的旅游发展和城市形象的打造?这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渔歌文化令人敬畏◎陈勇铁(汕尾籍资深作曲家)
我从2009年开始到今天,整整十年在家乡跟渔民一起采集、整理汕尾渔歌。感谢家乡拥有如此珍贵的文化,我们的渔歌跟《诗经》联系紧密,历史悠久,形成了一套严格的创作体例。我所收集的250多首作品,都是老渔民唱给我听的,每段歌词都是56个字,曲调非常优美。小小渔歌长成了民俗文化中的参天大树,我深深地感到敬畏,我们应该向渔民学习,向民歌学习,向生活学习。
汕尾渔歌音乐语言特色鲜明◎郭和初(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作曲家)
汕尾渔歌音乐语言特色非常鲜明。首先,汕尾渔歌以五声音阶为基础,形成了六声、七声的音阶,从而丰富了调式的色彩,增强了调式的表现力。第二是节拍多变,节奏灵活,随便看一下汕尾渔歌的乐谱可以发现有大量的变换拍子,与其歌词、语气密切相关,这在其他地区的民歌里很少见。第三是结构的特色,从世界范围来看,许多音乐都讲究对称和平衡,而不对称、不平衡却是汕尾渔歌的一大特色。第四是旋律丰富,中国有很长的海岸线,渔歌分布也很广,许多渔歌接近号子,旋律高亢、奔放,但是汕尾渔歌的特色是微波荡漾,很柔和。
唱出了灵魂的幸福感◎王少明(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
疍家的渔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带给人一种情感和心灵的震撼,特别给人一种快乐感。我觉得“悲而不伤”是渔歌一个很大的特点,它让我想起了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人可以打败但是不能被征服。在过去,疍民的生活充满了苦难,然而他们却是精神世界的胜利者——人虽然渺小却又很伟大,敢于追求自己的理想,和天地融为一体,在战胜风浪中找到自己的快乐。
西方交响乐再怎么复杂都是可以分析的,但是东方的音乐比如汕尾渔歌,它是深邃的,妙在“可说和不可说之间”,用西方的音乐理论是分析不出来的。我听的时候真是感觉到汕尾渔歌妙不可言。我记得一句话:幸福是灵魂的歌唱,苦难是灵魂的分析。汕尾人把苦难转化成灵魂的幸福感非常难得。
●整理南方日报驻京记者刘长欣本版图片为演出现场图片摄影南方日报记者李细华
新闻推荐
“渔歌里说——我唱渔歌给党听”汕尾渔歌专场演出,将反映疍家旧民俗、旧民风的老渔歌和新生后歌唱幸福生活的新渔歌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