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实际行动践行“兴文化”的责任与担当 汕尾渔歌将首次晋京展演
汕尾日报讯 (记者 吴广廉)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高擎民族精神火炬,筑就时代文艺高峰,由中国民协、广东省文联、汕尾市委宣传部、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主办,广东文化基金资助的《渔歌里说——我唱渔歌给党听》汕尾渔歌专场将于2018年10月30-31日在北京民族剧场演出,以渔歌演唱的艺术形式向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献上疍家儿女心中最真诚的致敬,唱出他们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感恩。这也是汕尾渔歌以全新艺术面貌历史性地首次到首都展演。
汕尾渔歌,俗称“瓯船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是汕尾各地沿海的汉族民歌,主要流传在瓯船渔民中传唱,其节奏缓和、乐音和谐、旋律优美细腻,是一个具有宝贵的文化艺术价值的音乐矿藏,现当代不少音乐名家所创作的小提琴曲、钢琴曲和歌曲,都曾从中汲取丰富的养分。如著名歌曲《军港之夜》、《春天的故事》等其中的开头旋律都是来自汕尾渔歌。汕尾渔歌节奏缓和、旋律优美细腻,渔歌内容都是来源于生活、生产,既有男女情歌,也有对封建主义的控诉,还有抒发对生活的理解与认识,以及对新生活的赞美。它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渔民生产生活方式和他们的思想感情,是疍家文化的精髓,是疍家文化的代表符号。
此次“渔歌里说——我唱渔歌给党听"汕尾渔歌专场演出通过对原汁原味的渔歌进行艺术的提炼、加工、整合,以组歌的全新形式将其浓缩为一部疍家文化的史歌。演出将疍家渔歌历史具有重要意义的旧民俗、旧民风的老渔歌,与获得新生后歌唱幸福生活的新渔歌相结合,这“一旧一新"的组合,可以使得“汕尾渔歌"组歌历史脉络更加完整,疍家文化的传承更为明晰,舞台色彩对比更为强烈,使其焕发出独特的文献历史意义和艺术文化价值并得以传承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疍家渔民沐浴在党的关怀下安居乐业,汕尾渔歌就是汕尾渔民唱给党听的歌。此次演出还专门创作了《我们上岸,回到有爱的地方》《人民领袖人民爱》《渔民心向共产党》三首歌曲。整场晚会将于10月20-21日在汕尾马思聪艺术中心进行公演。
对于汕尾渔歌首次在京专场演出,专家认为,渔歌本来就和渔民、和海洋有关,作为传统地方文化艺术的精粹,汕尾渔歌能走出当地到北京进行专场演出,说明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汕尾的创新精神赋予了传统渔歌“二次生命",让渔歌拥有了持续的活力,这次演出的背后,就是广东文艺界“兴文化"的责任和担当。
本次渔歌晋京展演,汕尾市将通过优秀地方传统文化这个载体,专场展示汕尾的新风貌新变化,推介汕尾的历史文化、红色资源、文化风情、民间民俗和秀美风光,把汕尾正在新征程上扬帆起航,建设成为“沿海经济带靓丽明珠"的奋勇争先精气神充分展示出来,共同唱响“善美之城"城市品牌,宣传文明汕尾的城市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多年来,广东省文联、省民协始终围绕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此次汕尾渔歌进京专场演出正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努力践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不断强化做好广东宣传思想工作的责任担当。
新闻链接
汕尾渔歌
艺术特色:南海渔歌的代表
渔民长年累月生活在江海之中,渔歌是他们在劳动和生活中创作出的歌曲。所谓疍民吟着歌出海,枕着歌入梦。
汕尾渔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汕尾渔歌俗称瓯船歌,属历史悠久的传统民歌,早在宋代就开始传唱,元、明时期在沿海地区广为流传,到了清朝达到比较鼎盛的时期,其表现是渔歌从沿海往内地传唱。
汕尾渔歌题材多样,渔歌内容有男女情歌,有对封建主义的控诉,有抒发对生活的理解与认识,有对新生活的赞美,它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沿海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运用海陆丰方言歌词,以对歌的形式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
汕尾渔歌以优美抒情的旋律、微波荡漾的节奏见长。以“级进"为主,节奏灵活,节拍多样,呈现出平缓、柔和、优美、抒情的独特风格,具有很强的韵律美。此外,还吸收了当地的民歌、戏曲等音乐元素,因而音色、曲式和调式比较丰富,演唱时,“腔随字走,字领腔行",其中还带“咧、哩、哆、哪、啊咧、啊哆、啊喂、咧喂、啰咧"等虚词衬音,这种音乐特征的形成,被誉为南海渔歌的代表。
汕尾市的新港、捷胜、马宫、鲘门、小漠、碣石、甲子等地沿海地区的渔民一般都会唱渔歌,其中城区新港街道唱渔歌的渔民最多。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在汕尾任教时,深入新港浮水乡,记录搜集了大量的渔歌并于1927年出版《疍歌》,从此汕尾渔歌开始被世界认识和所了解。在此之前,汕尾渔歌一直都是以“口传心授"和“口耳相传"的自然方式流传的。
辉煌发展史:哺育了众多作曲家和音乐家
疍家儿女唱渔歌,一般用闽南方言演唱。演唱不一定需要舞台,随时随地都可以唱,以独唱、对唱、小合唱、歌舞等演唱形式,一展自己的歌喉和才华,具有强烈的大众性和流行性。到上世纪50年代,在著名音乐家黄琛的努力下,汕尾渔歌开始走上舞台。
黄琛有着“汕尾渔歌王"的称谓,他发掘搜集整理了《海丰渔歌》、把原生态渔歌编入了《中国民歌集成(广东卷)》,又编纂了《粤东渔歌》,《南海渔光曲》等作品,还授命成立汕尾渔歌队。
1958年,著名作曲家、指挥家施明新协助汕尾渔歌队创编了《妇女捕鱼队组歌》,1960年元旦,该组歌在全省业余文艺汇演中获得唯一的特等奖。
1978年汕尾渔歌队赴省演出受到时任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的亲切接见。汕尾渔歌市级传承人庞美英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书记很和蔼可亲,和我们每个人都握了手,我们太高兴了!"
同时,汕尾渔歌还哺育了众多的作曲家和音乐家,其中就有著名的音乐小提琴大师——马思聪。李自立的小提琴教材《丰收渔歌》,刘诗昆的钢琴独奏曲《战台风》、刘诗召的《军港之夜》、王佑贵的《春天的故事》、电影插曲《渔家姑娘在海边》,施光南创作的《在希望的田野上》等歌曲主旋律都具有汕尾渔歌的元素。
传承与发展:创新赋予传统渔歌持续活力
随着渔民居住环境、生活方式和文化需求的改变,渔民不再常唱渔歌,汕尾渔歌一度陷入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境地。当时,汕尾市各级党委政府积极采取各种有利措施保护和传承汕尾渔歌,让汕尾渔歌再次焕发生机。
通过努力,2014年汕尾渔歌被列为第四批的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渔歌被编进乡土教材教学生去唱,同时还启动了渔歌的人才培养工程,并积极参加演出活动。
资料显示,汕尾城区新港街道中心小学、渔村小学等,将渔歌作为校本教材,林伟华中学、汕尾职院等学校,让渔歌走进课堂。汕尾中学还以渔歌作为特色文化的主体,申办为省级“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学校"。渔歌进校园,面向年轻人歌唱,让汕尾渔歌拥有了一个朝气蓬勃的庞大“粉丝"群,是传统渔歌焕发青春活力的真实写照和最大底气。
近年来,以渔歌为素材的舞蹈、表演唱、歌舞、舞剧、联唱、对唱等文艺节目纷纷登上市内外多种节庆、典礼和文艺汇演的舞台,并频频获奖,由华南歌舞团演出的《渔家娶亲》还被拍成了电影。近年来,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汕尾渔歌华丽蜕变,持续绽放出活力。
在汕尾渔歌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创新精神让人印象深刻。创新不仅体现在利用高科技手段抢救和保护渔歌,还体现在歌曲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上,用渔歌唱响时代精神和时代旋律。创新精神让传统渔歌获得“二次生命",汕尾渔歌再次出发。
《渔歌里说——我唱渔歌给党听》汕尾渔歌专场演出节目表
整场演出分为六个环节,四大篇章:
1、序:主题曲《蓝》
2、第一篇《海上疍家人》(疍家历史文化,图腾崇拜)
3、第二篇《海·风》(疍家的旧民俗、旧民风)
4、第三篇《海·月》(疍家的情感生活)
5、第四篇《海·阳》(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今天的幸福生活)
6、尾声《恩情似海》
新闻推荐
汕尾日报讯(通讯员陈辚)近日,城区“创文"办、“创卫"办开展“双创"整治督查统一行动,着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