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渔歌将进京展演 唱响“善美之城”城市品牌,宣传文明汕尾的城市形象
汕尾渔歌剧照。汕尾市委宣传部供图
汕尾渔歌进京!10月30日至31日,汕尾市委宣传部会同国家、省有关部门共同举办的“渔歌里说——我唱渔歌给党听”汕尾渔歌晋京展演活动将在京举行。活动期间,汕尾渔歌在北京民族剧院演出两场。
新中国成立后,疍家人终于可以上岸定居,结束在海上无根的日子。将于10月30日至31日连续两晚在北京民族剧院亮相的《渔歌里说——我唱渔歌给党听》,以全新艺术面貌历史性地第一次将汕尾渔歌带到首都,呈现到广大观众眼前。
对于汕尾渔歌首次在京专场演出,有评论认为,渔歌本来就和渔民、和海洋有关,作为传统地方文化艺术的精粹,汕尾渔歌能走出当地到北京进行专场演出,说明汕尾的创新精神赋予了传统渔歌“二次生命”,让渔歌拥有了持续的活力,这次演出的背后,就是汕尾“兴文化”的责任和担当。
本次渔歌晋京展演,汕尾市将通过优秀地方传统文化这个载体,专场展示汕尾的新风貌新变化,推介汕尾的历史文化、红色资源、文化风情、民间民俗和秀美风光,把汕尾正在新征程上扬帆起航,建设成为“沿海经济带靓丽明珠”的奋勇争先精气神充分展示出来,共同唱响“善美之城”城市品牌,宣传文明汕尾的城市形象。
艺术特色
南海渔歌的代表
渔民长年累月生活在江海之中,渔歌是他们在劳动和生活中创作出的歌曲。所谓疍民吟着歌出海,枕着歌入梦。
汕尾渔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汕尾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林木群介绍,汕尾渔歌俗称瓯船歌,属历史悠久的传统民歌,早在宋代就开始传唱,元、明时期在沿海地区广为流传,到了清朝达到比较鼎盛的时期,其表现是渔歌从沿海往内地传唱。
汕尾渔歌题材多样,渔歌内容有男女情歌,有反封建的控诉,有抒发对生活的理解与认识,有对新生活的由衷赞美,它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沿海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运用海陆丰方言歌词,以对歌的形式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
汕尾渔歌以优美抒情的旋律、微波荡漾的节奏见长。以“级进”为主,节奏灵活,节拍多样,呈现出平缓、柔和、优美、抒情的独特风格,具有很强的韵律美。此外,还吸收了当地的民歌、戏曲等音乐元素,因而音色、曲式和调式比较丰富,演唱时“腔随字走,字领腔行”,其中还带“咧、哩、哆、哪、啊咧、啊哆、啊喂、咧喂、啰咧”等虚词衬音,这种音乐特征的形成,被誉为南海渔歌的代表。
汕尾市新港、捷胜、马宫、鲘门、小漠、碣石、甲子等沿海地区的渔民一般都会唱渔歌,其中城区新港唱渔歌的渔民最多。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在汕尾任教时,深入新港浮水乡,记录搜集了大量的渔歌并于1927年出版《疍歌》,从此汕尾渔歌开始被世界认识和所了解。在此之前,汕尾渔歌一直都是以“口传心授”和“口耳相传”的自然方式流传的。
辉煌发展史
哺育了众多作曲家和音乐家
疍家儿女唱渔歌,一般用闽南方言演唱。演唱不一定需要舞台,随时随地都可以唱,以独唱、对唱、小合唱、歌舞等演唱形式,一展自己的歌喉和才华。到上世纪50年代,在著名音乐家黄琛的努力下,汕尾渔歌开始走上舞台。
黄琛有着“汕尾渔歌王”的美称,他发掘搜集整理了《海丰渔歌》、把原生态渔歌编入了《中国民歌集成(广东卷)》,又编纂了《粤东渔歌》《南海渔光曲》等作品,还授命成立汕尾渔歌队。
1958年,著名作曲家、指挥家施明新协助汕尾渔歌队创编了《妇女捕鱼队组歌》,1960年元旦,该组歌在全省业余文艺汇演中获得唯一的特等奖。
同时,汕尾渔歌还哺育了众多的作曲家和音乐家,其中就有著名的音乐小提琴大师——马思聪。李自立的小提琴教材《丰收渔歌》,刘诗昆的钢琴独奏曲《战台风》、刘诗召的《军港之夜》、王佑贵的《春天的故事》、电影插曲《渔家姑娘在海边》等,其歌曲主旋律都具有汕尾渔歌的元素。
传承与发展
创新赋予传统渔歌持续活力
一段时间里,随着渔民居住环境、生活方式和文化需求的改变,他们不再常唱渔歌,汕尾渔歌一度陷入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境地。这时汕尾各级党委政府积极采取各种有利措施保护和传承汕尾渔歌,让汕尾渔歌再次焕发生机。
林木群说,通过努力,2014年汕尾渔歌被列为第四批的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渔歌被编进乡土教材教学生去唱,同时汕尾还启动了渔歌的人才培养工程,并积极参加演出活动。
公开资料显示,汕尾城区新港街道中心小学、渔村小学等,将渔歌作为校本教材,林伟华中学、汕尾职院等学校,让渔歌走进课堂。汕尾中学还以渔歌作为特色文化的主体,申办为省级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学校。渔歌进校园,面向年轻人歌唱,让汕尾渔歌拥有了一个朝气蓬勃的庞大“粉丝”群,是传统渔歌焕发青春活力的真实写照和最大底气。
近年来,以渔歌为素材的舞蹈、表演唱、歌舞、舞剧、联唱、对唱等文艺节目纷纷登上市内外多种节庆、典礼和文艺汇演的舞台,并频频获奖,由华南歌舞团演出的《渔家娶亲》还被拍成了电影。可以说,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汕尾渔歌华丽蜕变,持续绽放出活力。
在汕尾渔歌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创新精神让人印象深刻。创新不仅体现在利用高科技手段抢救和保护渔歌,还体现在歌曲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上,用渔歌唱响时代精神和时代旋律。时光正好,汕尾再次出发。
■链接
演出节目表
整场演出分为六个环节,四大篇章:
1.序:主题曲《蓝》
2.第一篇《海上疍家人》(疍家历史文化,图腾崇拜)
3.第二篇《海·风》(疍家的旧民俗、旧民风)
4.第三篇《海·月》(疍家的情感生活)
5.第四篇《海·阳》(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今天的幸福生活)
6.尾声《恩情似海》
■观看指南
汕尾预演时间为10月20一21日(两晚),地点在汕尾市马思聪艺术中心
北京展演时间为10月30一31日(两晚),地点在北京民族剧院
撰文:南小渭胡芳
新闻推荐
□汕尾日报记者黄秋斯文/图“卒中规范化诊疗培训班"现场近日,记者从市人民医院了解到,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