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摇映满江红 作者:吴定球
李伯元《南亭四话》卷五载有一副西湖船联:
五十里光景无边,开口问西湖,可能都变作尊中绿酒;
七百年风流未歇,从头数南渡,几曾见销尽窝里黄金。
此联说的是杭州西湖,但旧时惠州西湖也有画舫。明朝末年,浙江才子祁豸佳来惠游湖就写过这样的诗句:“平章甲第半湖边,日日笙歌入画船。”这“画船”就是画舫了。清人上谷氏的《西湖小史》则称之为“画舡”,此书以惠州西湖为背景,对游客在舫中诗酒酬唱的情景有颇多细致描述。民国初年,惠州西湖的画舫有两艘,叫“醉月”和“飞觞”。至上世纪三十年代,惠州大力发展游湖业,画舫增至九艘之多,名号有高升、景湖、环球、娱乐、日夜游、小蓬瀛、湖天等等。
据故老忆述:画舫内摆设雅致,用红木家具,挂名人字画,可摆酒席一至二桌,席间时有琴师携歌女乘艇前来卖唱助兴。菜品亦甚丰富,有西湖蛋、麻辣鸡、东坡肉、炸珍肝、梅菜扣肉、发菜元蹄等等,颇具东江特色。而且,这些画舫大都悬有楹联,可惜时过境迁,大多湮灭,只记得“湖天”舫的那副长联:
湖水澄清,洗尽千秋人物,看世界白云苍狗,转盼皆空!到不如放棹中流,消受一局围棋,数杯醇酒;天空浩荡,吹开大地尘埃,问群雄虎踞龙争,而今安在?偶过此凭栏远眺,只剩几堆荒眆,半塔斜阳。
这是一副鹤顶格嵌名联。作者黄惠沾(1873—1951),惠州府城金带街人,是清末秀才。民国初期曾任陆丰县长等职,后弃政,从邑贤张友仁、周醒南等建设惠樟公路,整理惠州西湖。好诗,亦擅制联。从“看世界白云苍狗,转盼皆空”、“问群雄虎踞龙争,而今安在”等语看,此联应是作于民初军阀混战、干戈扰攘之时。语似旷达,洞明世故,骨子里却透出作者对当时高唱“共和”的“肉食者”们一种深刻的卑视和不满。
在酒楼食肆商铺的大门悬联,嵌上店名,增风雅、广名声,这种方式的“文化包装”,是清末民初的商业时尚。如惠州南河酒家就有一副嵌名联:
南北干戈犹遍地;河山风雨怕登楼。
此联作者丘福庵 (1883-1945),惠东安墩珠湖村人,毕业于广东政法学校,曾任钦州、惠州等地方法院院长。性孤高耿介,学兄陈炯明赏爱其才,欲邀之入幕,竟遭其断然拒绝。他的这种性格,从此联亦可窥见一二。上联着一“犹”字,当时军阀混战之愈演愈烈,国计民生之每况日下,以及作者对此现实之失望焦虑和忧深愤懑,皆可以由此感知。“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是南宋词人吴文英的名句,作者翻进一层,改“明月”为“风雨”,抒发的便不再是个人离绪,而是家国情怀,其胸襟气度自然不可以等同视之。
旧时东兴饭店在桥东东新桥头侧边的茶辣巷内(现今新建合江楼的前面),巷甚逼仄,店面亦小,却以首创东江盐?鸡而闻名遐迩,是喜欢品尝东江菜的食客们经常光顾的地方,也有一副嵌名联:
东也来,西也来,都来;兴亦罢,衰亦罢,饮罢。
联语一般是平收,即下联最后一字为平声,这一副则是以仄声收脚,有点“另类”。而且是用了3+3+2的句式,音节短促铿锵,语气豪纵,有愤世嫉俗,玩世不恭的味道,会心者读之,不免一笑。
与东兴饭店隔巷相对的太白酒楼,是一间颇有名气的老字号,其门联云:
太上岂忘情,喜看佳偶来临,美酒不辞千盏醉;
白头征好合,再爱夕阳返照,锦衣摇映满江红。
从联语推测,这间酒楼应是以摆喜酒寿宴为主营项目。酒楼背西临江,推窗即可俯见,“再爱夕阳返照,锦衣摇映满江红。”用眼前湖光山色,渲染贵客临门高朋满座的喜庆气氛,可谓善于借景。水东街还有过一间海天酒家,亦有一副嵌名门联:
海阔任遨游,俯瞰东西,水抱山环多乐趣;
天空观宇宙,往来南北,酒香茶热足怡情。
此联不见该酒家的个性特点,更缺乏作者的思想感情,读之有为嵌名而凑句凑对的感觉。可见好的嵌名联其实并不易写,而刻挂出来的楹联,亦未必一定就是好联。
新闻推荐
失聪儿童唱起天籁之音 “耳聪工程”公益活动开启 为耳疾患者慈善义诊
东江时报讯记者周智聪通讯员欧阳洛书“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昨日上午,惠州市第三届“耳聪工程”大型公益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