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端午“行粽”到人文关怀
□吴燕萍
时近端午,潮汕地区的太阳就如盛放的榴花般火辣辣,而山上的栀子树也在浓密的绿叶间,开出素雅的花朵,格外清香怡人。此时人们会到山上,将栀柴割下带回家,用它来制作一种特色粿品。
结合时令、利用时令青草植物制作有利身体健康的粿品,亦果腹亦保健,是潮汕粿品的一大特色。五月夏至,气候温湿,毒虫出没,瘟病流行,都容易对人类造成危害,所以,古人把五月初五视为恶月恶日,潮汕人把五月节看成是除虫驱病的“圣日”,有了许多辟邪毒的习俗,其中,炊栀粿也是服食习俗中的一种。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栀子,清热泻火,除烦解郁,主治胃中热气,泻三焦火,除时疾热,去热毒风等功效。唐代诗人杜甫在他的《栀子》一诗中,也写了“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于身色有用,与道气伤和”的诗句,表达他对这种植物可赏观、可作染料、可入药的喜爱之情。
而在这个五月里,中国人还有个极具纪念意义的节日——端午节。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全国各地都有包粽子的习惯,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此时,潮汕人除了包粽子,还要利用食药两用的栀子,来制作一种特有的粿品——栀粿(也称“粽粿”)。其实小时候每到端午节,一些人家不一定有包粽子,但炊栀粿却是每家每户必做的事。这就是在这个传统节日里,潮汕习俗与全国其它地方不一样的地方。栀粿炊熟后,潮汕有些地方还会循古制法,找一个里层涂抹了植物油的大陶钵,趁热把炊熟的栀粿倒入钵内,用木杖顺一个方向擂搅,擂到颜色均匀呈茶色,擂越久越好吃。最后把擂好的栀粿分一团团盛入小陶钵里赠人或祭拜神灵祖先。擂过的栀粿柔韧细糯不粘牙,弹性十足,且透着一股股栀子清香,只要不沾到水,放上十天八日也不见会变硬变质。
在潮州的凤凰镇、归湖镇等地区,栀粿的做法更是另具一格,因其外观像个小枕头,被当地人称为“枕头粽”。做枕头粽用的不是常规的糯米粉,而是把糯米浸入经过繁杂工序处理好的栀水中,浸泡4小时,再取竹叶将浸泡过的糯米包成长方条,用茅草缠绕固定后,放入盛着清水的锅鼎中,中上火不间断煮4小时以上。煮的过程中若水渐干,则注意加水。待用手提起整块栀粿的两端软软下坠,就是熟了。
吃栀粿时,因为刀切栀粿会粘紧刀面而难切开,所以聪明的潮汕人就用线来拉割栀粿,将之割成一片片,然后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蘸白糖、红糖或蜂蜜吃。嚼动时那股韧糯劲,以及时时散发出来的栀子香,让人齿颊留香,回味悠长。
端午节,潮汕民间还盛行着一个与栀粿有关的乡土习俗,称“行粽”。通过“行粽”这一仪式,体现了潮汕人祈盼孩子茁壮成长、对后代精细抚育的强烈愿望和细妙关怀行为,以及亲人邻里间互助互爱的人文情怀。
汕头濠江、潮阳、潮南等区域,端午节的“行壮”习俗是,当年端午节前或去年端午节后有嫁女儿的人家,娘家人在这个节前得给女婿家“行粽”。潮汕人的栀粿也称“粽粿”,潮语“粽”与“壮”谐音。“行粽”也就是寓意“行壮”。女方娘家把栀粿、两个红糖包、豆粉条(至少12捆)、鱼丸、三牲、鸡蛋、一块猪肉以及桃李柰三样水果,行礼到女婿家。女婿家把大笼的栀粿取剩一小块,糖包收一半,有条件的再压个红包回礼给新娘娘家。在这“行粽”的习俗中,新娘若是还没生小孩的,娘家是整一大笼栀粿送过去;已生小孩的就得加做一小笼栀粿,若是双胞胎或几胞胎的就得按实际出生的孩子数加做小块头的栀粿送过去。从加做小笼栀粿的细微行为,足见潮汕人对下一代孩儿抚育的周全与殷切关怀。
潮州市潮安区的风俗又与上述三区有所不同,这里结婚了的女人,其娘家人要在端午节前初四这天,送13条或15条(须奇数)的粽粿到男方家祝身体健壮。女婿家把女方娘家送来的食物分发与至亲、邻里共享。但这里还有个关键的俗例,若这年家中有人去世的,则不能做这种缠绕的栀粿,才不会缚住刚过世的故人,去天国的路才会走得利索。
潮汕人自古注重抱团取暖,乡民认为人与人常走动关系就会亲密,不常走动再亲的血缘也会逐渐疏远。为了维系一代代不断衍生的族人亲密度,乡民就通过这种繁文缛节来促进和睦,加强联谊。这些乡风,在快节奏的今天已简化许多,网络时代,亲朋好友因各种原因无法时常走动,但因网络联系的方便,也不致淡化情感友谊。如今,“行粽”的习俗,有些家庭有循古,有的家庭就没在进行。但不管是循古还是简化,潮汕人对栀粿的喜爱程度由古至今是丝毫不减,潮汕人端午节做栀粿、吃栀粿的习俗依然源远流长,这浓浓的乡土情怀让人思乡恋家,美好而难忘。
新闻推荐
西岐公益慈善会会长黄壮达多方牵线践行公益扶贫 爱心接力,传递温暖与希望
黄壮达(左三)为贫困户送温暖。最近被评为2020年下半年度“汕头好人”的黄壮达是潮南区成田镇西岐公益慈善会会长,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