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大学公益课程《走向海洋》 植入“服务学习”理念 打造社会实践 “课程思政”新模式
近日,汕头大学《走向海洋——海洋国土意识及海洋生态保护宣教行动》(下称《走向海洋》)公益课程科考班全体师生来到汕头市联侨中学,为小学部学生上了一节特殊的“劳动课”。课堂上,科考班学生设计并组织了镜像书写、海洋字谜、海洋动物名称接龙、海洋拼图等游戏,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增强学生对海洋的保护意识。
自2012年开课以来,作为汕头大学首门在理科专业中植入“服务学习”理念的实践类课程,《走向海洋》注重集合理论授课和实践教学为一体,依托海洋科学专业,形成了以专业知识技能教学为基础、以生态文明宣教活动为带动、以生态实地科学考察为驱动、以环保主题社会调查为促动的教育模式,在全方位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据悉,继在去年获得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认定后,今年2月,《走向海洋》课程再获广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认定。
南方日报记者蔡沚彦余丹
实习生陈元
在专业知识课堂融入思政教育
“在我国海洋领土受到威胁的当代,培养大学生的海洋主权意识尤为重要。”《走向海洋》课程负责人孙泽伟说。
据悉,在课堂上,孙泽伟常常解读世界主流国家海权观,强调国家海洋领土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重视和保护海洋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孙老师不仅为我们讲述了世界航海史,还让我们了解到近年来发生的关乎海洋主权的重大事件,这些内容点燃了我内心的火种,促使我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优良传统。”汕头大学学生胡雅菲说。
据介绍,《走向海洋》课程始终贯彻创新挖掘自然科学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方针,将国家主权、环境保护、服务学习等内容和海洋知识相结合,做到文化育人、实践育人,以达到双向协同育人的目的,力求让学生在提升科学素质的同时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提高对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的关注。
“既符合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新风尚的时代主题,又能具备一定科研价值,是我们一直贯彻的实践教学理念。”课程组教师毕然说。
开展全年龄段覆盖的公益宣教
作为一门公益课程,《走向海洋》创新性地以劳动教育课的教学形式为基础,将劳动、服务和学习三个要素进行有机结合,多形式开展全年龄段覆盖的公益宣教,发挥“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宣传网络作用。
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作为整个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和幕后策划者,学生深入汕头的幼儿园、中小学、居民社区等地区开展宣教活动,突出学生在服务中的主体地位。目前,课程已建立社会实践基地11个,合作单位15个,并打造了3个大型品牌活动。
在学生积极开展公益宣教的同时,课程老师也多次走进中小学作报告,拓宽该课程在社会上的辐射面。“希望我们点点滴滴的行动,能让公众体会到海洋国土保护和海洋生态建设的重要性,提升公众的海洋国土意识,增强大家对建设美丽中国的认同感,并切身参与到保护海洋生态的行动中来。”孙泽伟说。
新闻推荐
◎作者:汕头市聿怀初级中学余思妮江南,庭院,月光。秋天的风,梧桐的黄叶,祭司的银河,酋长的篝火。西北的长安,无数无数的山,无数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