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乡野:进一步繁华都市,退一步世外桃源 城乡共融亦共荣 舒展和美新画卷
图为黄埔区迳下村。陈志豪摄
乡村振兴·黄埔探索②
漫步广州市黄埔区迳下村,映入眼帘的是错落有致的鱼塘,依据时节种植的稻田、花海,沿着湖边建起的火车餐吧,在湖边民宿休憩的游客。眼前是一派田园风光,眺望天边却也可以看到高楼林立的中新广州知识城的一角。
随着黄埔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城市化、城镇化的进程中,美丽乡村成为该区的稀缺资源。为激活乡村,黄埔补强短板,全力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2020年,行政村100%达到省定干净整洁村标准和省定美丽宜居村标准。迳下村、麦村村及大吉沙岛成了新的网红打卡点,美丽乡村引人入胜、游客如织。
面向未来,黄埔将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着力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一方面打造更高质量的新型城乡融合关系,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另一方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持续深入全域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全域开展村庄净化、绿化和美化。
现代都市与美丽乡村交相辉映的美丽画卷,正在黄埔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徐徐展开。
世界知识城的“后花园”
“这个春节,家里进账大概10万元!”如今,迳下村在黄埔“火”了。据迳下村村委统计,今年大年初一就有超4000多名游客前来游览。村民汤合珍一家看到庞大的客流,“首吃螃蟹”尝试在路边卖起了小吃饮料和土特产,受到游客欢迎。此后,村民们也纷纷效仿,享受起“美丽经济”带来的红利。
迳下村为何能“火”?首先得益于优美的环境。“静美是迳下村的特色。”迳下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黄伟辉介绍,迳下村至今还保留着较原始的森林风貌,苍松翠柏、古木参天,此外村内鱼塘错落有致,与几百亩农田遥相辉映,自然风光无限。
但此前由于经济落后,迳下村一直呈现村社破旧、道路狭窄的面貌,自2020年迳下特色精品村首期工程启动后,通过改造民房立面、打造74座黛瓦白墙,打造高禾场14座跌水鱼塘,分季节、规模化种植稻田、花海等举措,充分激活了迳下村的自然禀赋,形成了“秋夏稻谷双丰闻稻香,冬去春来花开逛花海”的美丽景象。
迳下村更有着毗邻知识城的区位优势。“周边居民现在都称我们村是"知识城的后花园"。”黄伟辉自豪地说,从知识城到迳下村开车只需约10分钟。一直以来,市民都渴望拥抱大自然,迳下村通过强“短板”,人居环境已经焕然一新,自然受到市民的欢迎。近来,村里更是开设起火车餐吧、建起湖边民宿,以吸引更多市民来迳下村旅游。
不只是迳下村,黄埔补强人居环境短板,全力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为此,黄埔深入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推进“五个美丽”和“四小园”建设,迳下村、莲塘村、麦村村等3条特色精品村建设初见成效;该区城乡基础设施实现一体化,如垃圾收集和垃圾收运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率达38.34%;该区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实现一体化,如率先在全省实施“紧密型”镇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行政村规范化卫生站实现全覆盖。
一系列举措让农村融入城市,让城市拥抱大自然,乡村成为超大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一系列美丽乡村串点成线,成为黄埔居民的后花园。
“对于经济高速发展的黄埔来说,乡村是稀缺资源。”黄埔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乡村经济相对落后,但是能合理激活其价值,美丽乡村就能成为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空间。在黄埔,新型城乡融合关系是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是“进一步繁华都市,退一步世外桃源”。
村里来了年轻人
“不少在外拼搏的年轻人开始回村创业。”说起村里的变化,麦村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刘琦发现,不断提升的人居环境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不断兴旺的农村产业促使着村民返乡创业。初步统计,已有36位年轻人筹谋着回乡创业,有计划开网店、搞民宿的,有打算做汽车保养或办特色餐厅的,大变样的麦村村点燃了年轻人的创业热情。
美丽乡村催生出乡村旅游“美丽经济”,让乡村不仅成为游客的好去处,更让村民提高了幸福感、获得感,为家乡而自豪。
以麦村特色精品村项目建设为契机和起点,麦村村2020年被授予“广州市美丽乡村”称号。“美丽经济”的带动下,该村村集体经济收入比上一年增长220.01%,村民人均收入增长15%。乡村美起来,产业也旺起来。
农业要发展,土地是根本,麦村村抓住了土地流转这个“牛鼻子”。此前,麦村村零散的土地难以让村委集中力量办大事。如今,麦村村已实现土地流转约1000亩。至今,麦村村平均每位村民领到约2.8万元土地流转租金。日后引进产业后,在保底每亩1000元资金收入的基础上再加利润分红。
这得益于政策的创新突破。此前发布的《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广州高新区现代农业发展实施办法》鼓励把土地集中连片流转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管理提高效益。
在刘琦看来,村里的土地化零为整后,既合理规范利用了土地,也促进了规模化生产效率,壮大了村的集体经济收益,更带来了村民增收。他给笔者算了一笔账,此前收入主要靠外出务工,如今村民有租金、分红和就业等多种收入来源。随着返乡创业的村民多起来,更为富余的留村劳动力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
刘琦对于麦村村的未来信心满满,该村正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目前,该村正计划把村里的花果山打造成露营基地,同时把村里的“断头路”彻底打通,未来将有更多的游客、更多的年轻人给麦村村带来新活力。
相似的改变也发生在迳下村。黄伟辉介绍,一年多时间,迳下村提供土地流转盘活了村里850亩弃耕的农田、林地和鱼塘并进行升级改造,其中200亩用于打造精品水稻田。未来,迳下村还会打造院士基地,引入爱莎国际教育基地、农耕游学项目等,把迳下建设为一个集聚农业、高端产业和人才的纳米小镇。
放眼黄埔,该区以建设美丽乡村为杠杆,撬动乡村旅游“美丽经济”,有针对性导入、做大一二三产业,效果立竿见影。
2020年,该区总收入(不含补助收入)超过100万元的农村集体占总数的82%,集体经济强村比重稳步提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4万元,同比增速7.5%,高出城镇居民1.1个百分点。
“乡愁”拂面谱新风
今年“五一”假期,乡村振兴首届传统文化艺术节将在黄埔区莲塘村举办,届时在古村落里穿汉服、品茶艺、学国学,“穿越感”十足的体验,吸引了不少年轻人报名。这不是莲塘村第一次“玩”出新花样。去年“许鸿飞雕塑艺术百村展”也来到莲塘村,现代雕塑与古村落的“混搭”,让古村焕发出不一样的风情。
美丽乡村之所以吸引人,除了山青水秀的景色,更有让人魂牵梦萦的乡愁。
莲塘村有着700多年历史,因村里三个池塘紧密相连,状同莲藕而得名,其于2020年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予“中国传统村落”称号。近来在迈向现代化社区的过程中,莲塘村兼顾了“保护”和“发展”,探索“古村落保护、乡村振兴、旧村改造和运营管理”的“四位一体”改造发展新模式,保护了莲塘古村的文化根基,也让现代生活走进莲塘村。
古风古韵造就了莲塘村的“乡愁”,文明新风尚则吹遍迳下。
迳下村聚焦打造“迳下·静美”的品牌,一方面举办“迳下·静美”龙湖街小康节系列活动,用田园音乐会、欢乐健康跑、亲子割稻节、怀旧电影节、趣味摄影赛等展现迳下新风貌。另一方面,开展“迳下·静美”贺年惠民行动,搭好“百姓舞台”、送好戏下乡村;引入“迳下·静美”主题的音乐、电影、歌舞文化活动,同时大力打造乡村图书室、红色基因文化展馆—纪念碑参观路线等文化项目,不断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同时,在党建引领下,黄埔农村地区发生了更为深刻的变化。为吸引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黄埔大力实施“乡雁归巢”。积极引导外出能人返乡创业,建立“乡雁信息库”。完成后备干部队伍的年度调整补充,村级后备干部中返乡优秀人才比率提升至46.56%。同时,黄埔也全力抓好村级组织换届,新当选成员中,有144人为外出创业返乡人员,有306人为大学毕业生。
“乡村振兴最关键的标准是村民是否富裕富足,但富裕富足分为很多种,一方面是收入上的,一方面是精神上的。”刘琦说,乡村振兴也改变了村民的精神面貌,实现了“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新的风尚开始兴起,各方齐心协力,整个村子愈发有朝气、有活力。
撰文:傅鹏吴雨伦陈思勤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辛瑞玲)近日,龙湖区在金珠小学举办了一场充满创意的STEM教育创客实践体验活动,邀请了韩山师范学院“创新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