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小公园》系列丛书正进行资料收集,预计年底完成编撰 还原展示潮汕文化基因地图
本报记者 陈文惠 文 摄
近日,记者走访市文联了解到,由市委宣传部、市文联负责出版的《穿越小公园》(暂定名)系列丛书是汕头市“八个一批”中“出版一批书”的书目,目前正紧锣密鼓进行资料收集编撰,预计今年底完成编撰工作,争取明年出版发行,就该系列丛书的内容及编撰进展情况,记者采访了市文联主席郑鹤龄。
丛书8册
承载潮人乡愁记忆
在小公园开埠区,放射状路网布局中有美轮美奂的骑楼建筑群,有汕头老城地标中山纪念亭,有充满年代感的百货大楼……汕头“百载商埠”蕴含了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海洋文化,是连接历史和未来、承载记忆和乡愁、记录特区发展轨迹和传承潮汕文脉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多少人的美好记忆。
“汕头小公园是城市历史的缩影,折射出丰富多彩的潮汕商业文化、饮食文化和华侨文化等诸多文旅资源,编撰出版《穿越小公园》系列丛书,将更好推进文旅有机融合,助力加快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保育活化。”采访中,市文联主席郑鹤龄表示,小公园是千千万万海内外潮汕人挥之不去的乡愁,是“百载商埠”的历史见证,出版《穿越小公园》系列丛书将让市民及海内外游客直观了解汕头老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记录小公园历史沧桑变化,更好地凝聚海内外潮人对潮汕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
据介绍,《穿越小公园》系列丛书一套共八册,将由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发行,包括《商埠风情》《视觉中西》《文博菁华》《一封番批》《红色足迹》《民俗风情》《食遍汕头》《穿街过巷》等8册系列丛书。
视觉影像
重现汕头埠风情
走在小公园,中西合璧的骑楼建筑表面斑驳,却掩藏不住底下精美的装饰和丰富的设计,流畅的线条勾勒着曾经的辉煌,据悉,该系列丛书中的《商埠风情》一书,如同一道多姿多彩的风景线,还原呈现小公园风貌。
“例如在潮海关办公楼(俗称“钟楼”)到外马路的线路,《商埠风情》一书接地气地为读者做指引,让你了解到沿路的风情和历史文化,内容包罗万象,更好推动汕头开埠文化交流与传播。”郑鹤龄说,通过重现商埠风情,进一步彰显小公园骑楼群的人文风采,推动小公园业态的活化运作,全力助推汕头开新局再出发。
据了解,系列丛书中的《文博菁华》《视觉中西》《红色足迹》看头十足,讲述城市发展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文博菁华》从不可移动的文物走进可以移动的文物,从街景到展厅,带你领略汕头的文博精华,包括国家级文物、省级文物、市级文物,乃至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视觉中西》展示了中外交流中各个领事馆和洋行的风貌,在20世纪30年代,是汕头发展的鼎盛时期,共有15个国家在汕头设立领事馆和领事,成为当时汕头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书中影像生动再现了当时的繁荣风貌,打开了尘封的记忆。汕头也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一座传承着红色基因的城市,《红色足迹》图文并茂,把汕头上世纪30年代的革命历史故事娓娓道来。
非遗文化
在岁月里熠熠生辉
随着小公园开埠区保育活化,原本寂静的老城区重新焕发生机活力,汕头小公园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据介绍,系列丛书中《一封番批》见证侨批历史,以通俗易懂的表述形式给予读者以直接的感性认识。为弘扬民俗文化,展示潮汕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当下潮汕地区不断丰富发展的文化创意艺术和多元文化产业,《民俗风情》将关注潮汕民俗、非遗文化等内容。
汕头老城的每一栋建筑背后都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丛书中,《穿街过巷》展示了摄影师的优秀摄影作品,以镜头留存下年代感的石板路、骑楼窗台的夕照。汕头埠在被动开放的历史过程中,主动吸收了西方近代先进的建筑理念,正是在实践中形成中西文化合璧并极具南方特点和潮汕特色的“骑楼”建筑风格。“老城的某个咖啡店、西堤公园的落日余晖、广场轮渡一湾两岸的风情乡音……包括老城的公交线路、公共厕所地理位置、民宿指引等,为了突出历史性内涵,还可以扫描二维码延伸到网上游汕头。”郑鹤龄表示,书中讲述城市发展历史,留下熠熠生辉的老城新貌、老街的悠长故事,而《食遍汕头》更是独具慧眼,以风物短文的形式探寻潮汕美食,系统接地气介绍汕头人从早餐到宵夜的美食寻味体悟。
阶段来,市委、市政府积极推进小公园开埠区保育活化工作,全力打造联结海内外潮人的精神纽带,为汕头“以特区之为谋特区之变”集聚人气、凝聚人心,大力实施“文化+”发展战略,着力推动全市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让新时代的汕头特区重焕风采、重现活力。
新闻推荐
汕头大学文学院讲师、博士周洁认为,“建设开放包容的文明窗口”这一战略定位对汕头的文化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它涵盖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