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只江豚非正常死亡读懂大自然的警示

晶报 2021-03-26 06:17

深圳东部海滩,一只印太江豚的死亡引起了深圳人的关注。

据志愿者介绍,这只江豚已成年,黝黑光滑,长1.5米,重量约50公斤,躯干保持完整但伤痕累累,身体两侧超过手掌宽的伤口就有4处,被螺旋桨砍切的痕迹非常明显。现场解剖确认,船只螺旋桨击中该江豚的肺部主动脉系统,是导致其死亡的直接原因。

海洋渔业专家表示,每年三四月份是江豚、海豚的繁殖季节,也是死亡高发期。初步分析,这期间,它们在近海浅水区的活动愈加频繁。而周边海域快艇、渔船出没,锋利且高速旋转的螺旋桨成为它们的夺命杀手。有证据显示该江豚长期营养不良,存在多种健康问题,如肺部结节、肝糜烂、胰腺肿大,乳腺周围存在较多寄生虫等。

这令人不由得想起,四年前,也就是2017年3月12日,一头抹香鲸被发现困在大鹏新区南澳杨梅坑海域。它被渔网缠身,性命堪忧。求助消息很快在深圳人的微信朋友圈里广泛转发,大鹏渔政海监大队接报后立即前往营救。遗憾的是,它虽经多路专家多日通力营救,最终还是回天乏术,于次日被宣告死亡。这头从大洋深处某个地方出发的抹香鲸,冥冥中在这片海域走向了生命的终点。

整个救援过程自始至终深深牵动着深圳人的心。人们如此关注一头抹香鲸的命运,不仅仅因为它是一种难得一见的稀有海洋生物,还因为,它死于人类的渔网,它的非正常死亡是大自然对人类的一种警示。

科研人员发现这头抹香鲸是一位母亲,乳房内有乳汁,在它的肚子里面还发现了一条已成形的小抹香鲸。科研人员表示,这头母鲸应该正处于围产期,也就是抹香鲸宝宝即将出生。这样的细节,让这起救援故事显得更加沉重而悲情。

同样,日前死亡的这只印太江豚不仅是易危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深圳海域数量最多、最重要的小型齿鲸类动物种群,成为反映海洋生态健康状况的晴雨表。而目前,人们对印太江豚这一物种鲜少开展调查研究,尤其是它们在珠江口和大亚湾海域活动的数量、习性等更缺乏较翔实的数据资料。

令人不安的是,据介绍,今年以来,受杨梅坑周边海岛游升温和鹿嘴山庄附近修路只能快艇出入等影响,大亚湾海域快艇数量大幅增加,严重干扰了海洋动物的正常生活。仅2021年1月,大亚湾海岸线上发现死亡的江豚就超过10只。

深圳正在大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强化对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野生动物的保护自是题中应有之义。也因此,深圳要尽快对江豚这一海洋生物种群启动专项调查研究,而更为迫切的是,在深圳海域设置更大范围的禁渔区,在江豚、白海豚、鲸鲨及珊瑚等活跃和生存的近海区域建立保护区;强制要求快艇等船舶限速、安装螺旋桨防护罩等,为海洋生物增加一道安全屏障。

而对深圳人来说,更应从对这只江豚命运的关切中学会重新思考人类与海洋生物、与海洋环境的关系。事实上,因海洋垃圾导致海洋生物死亡的消息早已屡见不鲜。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是一个巨大的生命循环系统,我们终将明白,爱护海洋,爱护海洋生物,也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新闻推荐

构建海湾特色亲海空间 汕头南澳蓝色海湾整治项目获评“广东省环境保护优秀示范工程”

本报讯(记者李德鹏)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是获得国家海洋局、财政部正式批复的重点项目。近日,汕头南澳岛蓝色海湾整治项目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