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头掘厚香
□蔡映金
古往今来,潮州流传着一首歌谣:“南门拿厚刀,厦寺提吊窝,上埔打索场,水头掘厚香,柚园偷倒尿……”
厚香,学名香附,别称莎草、香附子、雷头公、厚香等,是一味珍贵的中药,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科的干燥根茎。秋季采挖,燎去毛须,置沸水中略煮或蒸透后晒干,或燎烧后直接晒干。香附主治肝郁气滞、胸肋胀痛、疝气疼痛、乳房胀痛、脾胃气滞、脘腹痞闷、月经不调、经闭痛经;是本地常用药,也是东北一带常用药。
一直以来,我对“水头掘厚香”这一歌谣知之甚少,直至新近,与村里一些老辈闲谈,才了解歌谣的原委。
“水头掘厚香”是水头人民的辛酸史,也是水头人民的光荣史。
原来水头蔡氏一族自河南省济阳郡迁徙至福建莆田,几经迁徙,最后来到潮州,创立水头村后拆分为上水头村、下水头村和意溪镇东郊村。自创乡四百五十多年来,水头人都把掘厚香当做农闲的营生,成为挣钱的一个门路。有史以来,水头村人多地少,除农忙种植庄稼之外,秋冬农闲之时,水头人都出外掘厚香,精工制作后拿到市药材店出售,取得一笔不菲的经济收入。因此才有“水头掘厚香”一说。
上水头村蔡智盛老人回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水头村民经常到外地掘厚香,如澄海渔洲村的洲园、江东龙口洲、钟厝洲等,因为生长在沙质土里的厚香,比较容易采挖。挖掘后的厚香通过加工制作后拿到市药材公司出售,每市斤0.1元至0.3元不等;药材公司的收购人员在收购厚香时,总要询问卖厚香的人来自哪里。如果卖厚香的人是水头人,厚香多定为一级药材,价格总是比其他村的村民略高一点。因此“水头掘厚香”才成为潮州歌谣,水头厚香才享有盛名。
掘厚香容易燎厚香难。掘厚香任何一乡村民都能掘,但燎烧厚香就不一样。如果你掘了一大堆厚香,但燎烧不好,可能前功尽废,成了一堆灰烬,只能作肥料。如果厚香成色不好,那就不能成为药材了。水头厚香之所以出名,关键是水头人乐于钻研,探索出一套燎烧厚香的科学方法。水头人所产的厚香,燎烧工艺优质,光滑无绒毛,出药率较高,这就保证了水头厚香质地优良,适宜入药。
燎烧厚香是一门比较有讲究的工艺,要考虑燎烧的地点、燃料以及具体的方法等。在灰埕或水泥埕面上不宜燎烧厚香,燎烧厚香的最佳地点是韩江的大堤上,尤其是大堤上面有绿草坪的地方。厚香在灰埕上面燎烧容易烧黑,成为一块一块的小木炭。厚香在大堤的草坪上燎烧,方法得当就不容易烧黑。燎烧厚香的燃料是甘蔗叶和稻草。晒干的甘蔗叶和稻草都是易燃的,但甘蔗叶中间的芯比较耐燃一点。
燎烧厚香时,先把稻草放在底部,在稻草上面放上甘蔗叶,然后才放上晒干的厚香,稻草、蔗叶和厚香都必须均匀摆放。燎烧厚香时必须有风,燎烧厚香有顺风法和逆风法两种方法。顺风烧法是在上风位点燃,逆风法是在下风位点燃。顺风法有时烧得不太干净,逆风法燎得比较干净,成药率较高。燎烧厚香时,把握火候非常重要。一棵厚香草燎烧后只剩下一粒厚香头和一小节茎,厚香个头光滑无绒毛。从前我们水头人所产出的厚香个头比现在的厚香个头大得多。
水头掘厚香的历史已经成为过去,燎烧厚香的工艺秘密也已公之于世,但历代水头人艰苦奋斗、乐于钻研、吃苦耐劳的事迹,将永远是水头后人的光辉榜样。这种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辈励精图治、奋发图强。
新闻推荐
共建文明城市 助力乡村振兴 汕头中院到澄海前美村举办法律志愿服务主题活动
本报讯(记者王开颖通讯员罗辉军)位于澄海区隆都镇前美村的陈慈黉故居,有“岭南第一侨宅”之美誉,也是前美古村侨文化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