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前的泰国侨批
泰国(又称泰王国、暹罗)位于中南半岛中部。与柬埔寨、老挝、缅甸、马来西亚接壤,东南临泰国湾,西南频安达曼海。
1238年形成较为统一的国家。先后经历了素可泰王朝、吞武里王朝和曼谷王朝。16世纪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等殖民主义者先后入侵。19世纪末曼谷王朝五世王吸收西方经验进行社会改革。1896年英法签订条约,规定暹罗为英属缅甸和法属印度支那之间的缓冲国,暹罗成为东南亚唯一没有沦为殖民地的国家。1932年人民团发动政变,改君主制为立宪政体。1938年銮披汶执政,次年6月改称泰国。
潮人出洋,人数最多是泰国。据资料显示,1926年至1932年7年,潮汕侨汇为2.15亿元(大洋),而泰国的华侨所寄的侨汇就占57%,约1.23亿元。
泰国当局对华侨寄批信的管理一开始并不十分介意,直到1907年,当局发现华侨寄银信回国日益增多,为了规范管理,便在首都曼谷三聘街设立了收寄全泰国各家批信局所揽收批信的第八邮政局,专门管理批信局的侨批邮寄业务。第八邮政局成立之后一直运作至20世纪70至80年代泰国侨批业停办为止。
第八邮政局成立后,对侨批的管理运作大抵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总包称重收费阶段、总包计件收费阶段和按件贴票再总包寄递阶段。
前两个阶段基本发生在1928年之前。最初,批局揽收的批信只要打包后,到第八邮政局称重,按重量在总包上贴用相应邮资后,便可自行带上前往汕头的汽船寄回国内。批局为了让同样重量的总包里能寄更多的批信,就用又薄又小的纸让寄批者写信,使相同重量的总包能够寄尽量多的批信。后来,当局发现了这一现象,认为有损政府的邮政收入,便印制了一些高面值邮票,让批局在寄总包时,按总包里的批信件数乘以每件批信的资费,再购买相应资费的邮票贴在总包上。(曾旭波文/图)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