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文学社”出版的《火焰周刊》,为推动潮汕新思想、新文化、新文学作出贡献 左联烈士冯铿曾在此创作投稿

汕头日报 2021-03-24 23:16

提起“火焰文学社”通信处旧址,或许很多人感到陌生。这处位于金平区小公园街道南海社区招商路招商一横巷1号的3层仿巴洛克内街建筑,目前已启动保护活化。1923年,潮汕地区新文学团体“火焰文学社”成立,并以此地作为办公地点,出版《火焰周刊》,左联烈士冯铿在此创作投稿,为推动潮汕新思想、新文化、新文学作出了贡献。

★现场探寻

“火焰社”旧址亟待保护活化

近日,记者慕名前往“火焰文学社”通信处旧址。该建筑目前大门紧闭,未见与“火焰文学社”相关的明显标识。由于该建筑与周边居民楼有明显不同,过往路人、游客都会多看几眼,或是掏出手机拍照,却很少有人知道它的“身份”。

据了解,2020年12月,汕头市发展改革局发布“火焰社”通信处旧址保护活化项目立项及初步设计概算审批前公示。该项目建设期限为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拟总投资约711.4万元。根据公示,该项目将对该建筑情况和保存状况进行全面勘察和检测鉴定,按照文物保护修缮的标准和要求进行修缮设计,拟运用光电手法、蜡像展示、灯光造景形式,以左联红色文化为主题,火焰文学社和《火焰周刊》为主线,展示潮汕青年文学作家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以及左联烈士冯铿成长历程,展现潮汕青年文学作家为推动潮汕新思想、新文化、新文学作出的贡献,同时延伸展示二十世纪初汕头报业盛况。

★红色足迹

《火焰周刊》哺育了一批潮汕新文学作家

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潮汕文学工作者与时俱进,积极参与到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洪流中来,涌现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作家,他们发表大量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作品,积极组织文学社团,出版刊物。当时活跃的文学社团就有“火焰文学社”。

记者从金平区党史研究室提供的资料获悉,“火焰文学社”成员有50多人,有分布在潮汕各县及国内的京、津、沪、宁、汉、穗等地高校的潮汕学生,国外的东南亚地区各国青年华侨等,主要成员有许美勋、洪灵菲、戴平万、邱玉麟、冯瘦菊、曾曼尼、罗吟甫,以及金山中学学生教员等。“火焰文学社”成立后,在《大岭东日报》设《火焰周刊》,进行反帝反封建宣传。1925年后,许美勋兼任《汕头星报》编辑,《火焰周刊》的通信处便设于《汕头星报》社内。《火焰周刊》主要刊登新诗、白话小说、散文、随笔、译著、连载以及对苏俄文学和日本社会运动历史的介绍等,影响尤大。作者和读者遍及潮汕、广州、武汉、北京、上海和东南亚一带,《火焰周刊》的作者中有后来成为左翼文艺作家的洪灵菲、戴平万、冯铿等人。根据现存一张火焰文学社刊头页,火焰文学社通信处曾设在汕头检察厅。“火焰文学社”汇集了多位主要的潮籍“左联”成员,集中反映了潮籍“左联”成员的进步思想文化活动。本报记者 林蓁 文/摄

新闻推荐

青春情暖务工心 团市委慰问留汕过年务工人员子女

本报讯(记者康洁)为让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能够安心留汕过年,2月8日,由团市委、市邮政管理局指导,市青年志愿者协会、中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