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流淌 纸上留痕
无忧图
扇面合璧之磁州窑
□ 澄子 文/图
年轻朋友邀请在他的工作室做个小型展览,对于好奇的我来说,觉得很有新鲜感。之前几次去过这个空间,主人把它营造得很文艺,那里也举办过不少与茶有关与艺术有关的活动,总之,当你在长长的桌子前坐下喝茶时,会想到“诗与远方”。年轻主人是个热爱生活和艺术的人。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所有人的生活,但作为很多年在家创作的本人来说,除了没有出远门,生活改变不大,依然在家画自己的画。不过思考了一些问题,对各种事物有了不同以往的理解。而这些年驳杂的画作,也可看出至少没有那种所谓执着的痕迹,在相对自由的条件下,在兴趣的前提下,凭借自己的感觉在纸上留下线条、色块和墨迹,让时间静静地流淌。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的画大多为表现自己熟悉的生活,包括童年的记忆,兴趣范围内的比如老器物和民艺品,线装书和土陶野卉等,没有恢弘的主题和叙事——我仿佛总是透过民居的花格窗,遥望远去的日子。
我的读者们熟悉我画过的几种系列,故土情思、雅舍和风、昨日情怀之类,这些画分别表达了对昔日安宁自足的百姓生活氛围的眷恋,对飘荡着书卷气的书斋、茶坊、雅舍的向往,也抒发了对逐渐式微的民间艺术的追怀。早在20年前,我发表在《美术观察》杂志上的一篇文章里,谈到自己画里贯穿的五个关键词:民间、东方、现代、空间、构成。时光荏苒,20年前的感悟,今天于我依然重要。
在上世纪70年代最初习画的同时,我喜欢剪纸,但不是民间剪纸的翻版,而是用民间剪纸的技法表达现代题材,抒发个人情感,做现代剪纸的同时,剪纸的镂空效果,黑白关系,平面构成不知不觉地融入我的画中。我作品中的木雕屏风,明式椅子等,通透的效果来自于剪纸的延伸想象;我的重彩画里的门神、红漆屏风、红柜子、黑椅子及绿荷等所营造出的画境,则是脑海深处民间色彩的投射。我崇尚民间和古代,七八十年代喜欢上的彩陶和民窑青花,延续多年仍兴致不减。一直以来,把古老的东西画出现代的感觉,是我的愿望。
人们常提到我画里的浓浓乡思,这源于1994年第八届全国美展我的一幅参展作品《乡情》,我让那个潮汕彩绘花篮占据大部分画面,四周围绕着红粿桃、大桔、工夫茶、香包等,符号化地述说着潮汕的故事,这种形式延续了下来,也给后来的人们开启了使用潮汕符号的思路,我的乡情题材作品也频频被各地用于教材、书籍、杂志、包装和衍生品上,诸多共鸣令我欣慰。
我很喜欢画室里的一副对子,“澄明有境,守拙以居”,八个字道出我所向往的生活和创作的态度,我珍惜个人的时间,这些年来,总是呆在画室以自己的方式度过属于自己的时间,遗忘了外部的喧嚣。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使我喜欢求异,我不时做些小尝试,在发现和寻找中获得乐趣。
在我看来,大型展览和小型展览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展示画家的作品,与公众交流,其实一个人的创作无论大小,在某种程度上都是画者的心灵和世界的对话。本次小展览虽不同于多年来在外地、本土及港澳的美术馆、画院和画廊的个展,但它会显得松弛随意,品茶看画的轻松氛围,将与这次的展题相吻合。观“澄境风轻”,愿岁月安好。
“澄境风轻·赵澄襄近作及小品展”于3.6 - 3.21在汕头市三香茶画馆展出。
新闻推荐
拉芳家化的生产车间内,有多条自动化生产线正马力全开“赶工”羊城晚报讯记者赵映光、蚁璐雅摄影报道:春节长假刚过,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