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献瑞,说说历代名家笔下寄予深情的“牛” 爱牛师牛 写牛画牛

汕头日报 2021-02-06 00:44

春天的故事(国画)刘启端 作

五牛图(局部)唐·韩滉 作

农历辛丑年是牛年。我国是历史悠久的农业国家,国人对牛有特别的感情,“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弱卧残阳”,深情的诗句世代传诵,赞颂老黄牛,赞颂耕耘者。爱牛师牛、写牛画牛,牛那家喻户晓的美好形象,蕴含着底蕴深厚的文化意象,古往今来以画牛著称的画家不乏其人。

刘启端,潮阳小北山麓走出的画牛名家

2月5日,由潮阳区委宣传部、文广旅体局等单位主办的《刘启端迎牛年画展》在潮阳博物馆举办,潮籍名家刘启端近四十幅以牛为题材的国画作品,给家乡的父老乡亲送来了新年的祝愿。

“我喜爱画牛首先是因为熟悉它,我的家乡谷饶新坡村,背靠小北山,南面十几公里处是练江,得天独厚地拥有一大片坡地,常年绿草如茵。”儿时的刘启端就在小北山麓砍柴割草、放牧牛羊,“健硕之牛剽壮的雄姿,牛犊欢愉的跳跃、互砥新角的犟劲,都深深感染了我。”

乡愁是画家作品的底色。现旅居新加坡,离开家乡已经一个甲子,但画家的作品多是那令他魂牵梦绕的故园风物。刘启端是广东省著名中国画家,尤以画牛著称,上世纪曾出版国画长卷《百牛图》,长近14米的篇幅创作了100头牛的形象,蔚为大观。昔年“放牛娃”画起牛来驾轻就熟,笔下的牛,或立或卧、或劳或逸、或嬉戏或休憩,千姿百态,逼真传神。画家将牛当作一个个有活力的、人格化了的生命个体来刻画,注入了深深的爱与诚挚的情愫。

著名画家钟增亚曾用“丹青高手”赞誉刘启端,认为他“面向生活,直抒胸臆,热情奔放,酣畅淋漓,画面清新刚健,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在变幻莫测的水墨世界闯出一条自己的路。”

李可染,画室命名为“师牛堂”

李可染,江苏徐州人,近代杰出画家。坚实凝练的山水与轻松快意的牧牛,是李可染常画的两个题材,画家在崇山峻岭层林尽染中表现恢宏磅礴之气势,而牧童与水牛则成为其抒发淡雅情怀的载体。可染先生能把牛的比例、动态掌握得恰到好处,更能把牛的朴实无华的性格和充满泥土味的味道刻画出来,他画的牛,多一笔嫌碎,少一笔不够,牛背上,稚气的牧童悠然自得,或观山,或引吭,或竞渡,寥寥数笔,充盈“牧童遥指”的情趣和诗意。

“吾崇其性,爱其形,故屡屡不厌写之。”李可染先生一生酷爱画牛,并把自己的画室命名为“师牛堂”,他一生留下了许多以牛为题材的精彩作品。曾有题辞:“牛性驯顺,时亦强犟。”并解释说这是牛的美德——它认为不可以做的事,死也不肯干。

如今,人们把他的牛,同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黄胄的驴,并称为20世纪中国水墨四绝。

戴嵩,流传千年的画牛公案

牛是我国古代绘画的传统题材之一,历代传世画牛佳作甚多。明代画家张路的《老子骑牛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是目前公众比较熟悉的一帧古画,广泛应用于各种书籍的封面。画中没有背景,描述的是老子骑在牛背上注视飞蝠的情景——老子与青牛,演化为传统文化的一个意象符号。

再往前推,1200年前唐朝宰相韩滉的《五牛图》,是中国现存最早纸本绘画。韩滉的徒弟戴嵩,也是画牛高手。《东坡志林》记录有“戴嵩画牛”故事:四川有个杜处士,收藏书画甚丰。有一天,他摊开了藏品晒太阳,有个牧童看见了戴嵩画的牛作,拍手大笑着说:“这张画画的是斗牛,斗牛的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摇着尾巴在斗,太荒谬了!” 著名画家的画遭到牧童的质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迷信权威。不过,当代美术理论家、广州美院教授迟轲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在五七干校时有一年专事养牛,据他观察,两牛搏斗,当憋足了气用力相抵时,多半是尾巴夹在腿间;而当缓一口气要换个姿势,或是准备追奔之时,也会翘起尾巴来摇一摇。所以斗牛举尾,也不能说是很大的错。何况艺术总是容许想象和夸张呢?

牛年来临,共赏名家笔下的“牛”,礼赞勤奋、耐劳、开拓、负重的精神品质,别有一番意味。丹牛奋蹄,写大地同心,欣欣向荣的新画图在耕耘者的笔下展开!

新闻推荐

孩子打架,家长上场打伤人 法官调解一宗涉未成年人身体权纠纷案件

身体权,是指自然人保持其身体组织完整并支配其肢体、器官和其他身体组织的权利。按照法律的规定,不仅成年人有身体权,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