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底37米守护新春用电 汕头供电局职员坚守保供电特巡一线
“老婆,今晚恐怕我又得在海底过啦,晚饭就不用等我了。”在电缆班办公室里,余阳澄轻声跟家里人打电话“汇报”,身后传来几位小年轻善意的偷笑声。
“澄哥,今晚带我们去海底隧道巡视,嫂子同意吗?”在他挂断电话后,这帮小年轻终于忍不住问道。“去去去,她可是咱们供电局的,当然更加支持我的工作啦!你们几个赶紧把今晚巡线用的工器具带齐了。”一番整备过后,他们驾车前往位于汕头港北岸的电缆竖井,准备开始春节保供电特巡。
余阳澄是南方电网广东汕头供电局输电管理所电缆班副班长兼电缆助理专责,他口中所说的“海底”,指的就是建成于2011年的220千伏厂广线海底隧道,深达37米,是当时国内已投运的最长、工井最深的过海电缆专用隧道。这条海底电缆隧道担负着汕头市区四分之一用电量的输送任务。
2014年,成为“老师傅”的余阳澄,带领班员在220千伏厂广线海底隧道进行日常红外测温工作,在电缆中间接头接地箱,他们用测温仪测到壳体表面温度200℃,当时大家都紧张了起来。当打开盖子做进一步检查时,他们发现接地箱箱体引出线连接处温度更是高达340℃。他临危不乱,通过对环流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和排查,准确判断过海隧道电缆接地极存在缺陷。随之而来,他们也遇上了第二个难题,由于海底隧道是密封的盾构结构,无法跟地面一样采用直接增加接地极或接地网的方法进行改造。
余阳澄勇担重任,带着攻坚队伍迎难而上,组织电缆厂家及电缆方面的专家不断进行研讨、试验,结合海底隧道实际情况,最终拟定采取将海底隧道内2公里接地铜排换成单芯电缆的改造方案。
为节省时间尽快将隐患消除,他和施工队带上面包等干粮就下井工作了,在海底隧道连续奋战几天几夜后,他们成功完成改造任务,接地箱内外各处温度恢复正常,并大大提高了电缆运行载流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至今运行稳定。
除了刻苦钻研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余阳澄还积极学习和应用新技术,组织参与输电电缆运维优化改造项目,助力提升汕头供电局输电电缆专业技术水平。2017年,海底隧道迎来新成员——巡视机器人小白和消防机器人小红。在隧道机器人建设初期,余阳澄多次带领班员陪同机器人厂家和设计人员,共同研究机器人现场轨道设计和安装优化方案,提出机器人后期运行维护多项合理化建议,为后续机器人软件编写和运行调试奠定了坚实基础。
数百公里的电缆很长,余阳澄和所有运行人员的守护更长。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点,总能看到这群人坚守运维一线、做好供电保障的熟悉身影。
南方日报记者刘倩通讯员林宇
新闻推荐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陈家源)昨日记者从汕头市宣传部门获悉,汕头市政府近日发布《致全市企业家和职工朋友们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