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为汕头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言献策 打造全国交通枢纽和区域产业高地
中阳大道中砂大桥钢塔完成封顶,整体雏形已现。中阳大道是贯穿汕头中心城区、新东区的重要快速交通通道。杨立轩摄
■代表委员好声音
汕头目前已形成纺织服装、玩具动漫等优势传统支柱产业。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希望上级对欠发达地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给予更多政策、技术、资金等要素倾斜。——省人大代表金春霞
2021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汕头、湛江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支持汕头发挥港口和铁路服务支撑作用,提升华侨试验区、临港经济区等建设水平,加快传统支柱产业技术改造和质量建设,加强文化传承保护,提升城市综合品质。
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是省委、省政府赋予新时代汕头新的定位,这一重大决策是基于广东发展全局作出的,是省委、省政府对汕头发展更高的要求和期望。过去一年来,汕头围绕提升综合交通功能、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打造区域“四大高地”等方面发力,着力提升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能级,在强化综合服务功能上迈出新步伐。
在会场,来自汕头的省人大代表聚焦基础设施建设、现代产业发展等话题建言献策。代表建言,继续对汕头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给予更多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支持,助力汕头打造高水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及区域产业中心,推动汕潮揭都市圈发展。
●南方日报记者黄嘉锋
加大投入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围绕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目标,过去一年来,汕头加快汕头高铁站枢纽、汕头南站、潮南高铁站、汕汕铁路、汕头疏港铁路、粤东城际铁路、汕湛高速、潮汕环线高速等“一二三五九”交通工程建设,力争尽快形成以汕头为中心的汕潮揭1小时交通圈,未来通达广州、深圳的一小时高铁新通道。
随着项目有效投资的持续向好,各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其中,汕湛高速汕头段、潮汕环线高速相继建成通车;海湾隧道东西线分别于5月和8月贯通;汕汕铁路汕头段全面铺开建设;牛田洋快速通道和海滨路西延等工程建设提速推进;一批市政道路加速升级改造。目前,汕头正以“双核双区,互联互通”为主攻方向,加快推动形成融入珠三角、贯通沿海经济带、连接北部生态发展区的快速便捷交通网络。
省人大代表林东将更多目光聚焦在铁路建设上。他说,汕头作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其中经过汕头的有沿海运输通道和汕昆运输通道。但目前汕头只有厦深铁路联络线和正在规划建设的汕汕高铁,与全国性交通枢纽城市定位差距较大,铁路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大力度推进。
针对当前汕头与北部生态区清远、韶关、河源等城市缺少高速铁路互联互通的实际,林东建议,加快谋划建设汕头至河源至广州铁路(汕昆高铁)新通道,使其成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当中的汕昆高铁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一条内陆城市与沿海城市的快速通道,实现粤赣两省革命老区的对外联系,带动沿线城市的快速发展。
省人大代表金春霞也十分关注汕头交通建设,建议加快建设梅潮高速南延线项目。“该项目终点接入汕头至饶平高速,不仅有利于打通梅州出海的通道,也进一步强化汕头潮州梅州三市高速公路的互联互通,起到支撑和服务汕头沿海产业经济带建设的作用。”她说。
打造“万亩千亿”产业发展平台
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产业发展是关键支撑。汕头着力优化空间布局,加快推进澄海六合围等重点产业片区规划建设,打造“万亩千亿”新平台。
据汕头市发展和改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汕头正谋划推进以高新区、综合保税区和华侨试验区等3大功能区为核心,以澄海区六合围、莲花山、龙湖区龙东、濠江区滨海、潮阳区海门、金浦、潮南区两英、井都等产业平台为重点,以建设若干个“专精特新”特色化产业园区为基础的“3+8+N”产业发展布局。
与此同时,加快发展智能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文旅产业、现代农业等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的4大新兴支柱产业,打造时尚潮派服装、动漫玩具、精细化工三大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和印刷包装、材料、生物制药、电子信息、食品饮料等产业集群为代表的8大基础产业,招引一批引领性、标志性、带动性强的未来产业,着力构建“4+8+N”现代产业体系。
在产业项目投资加速推进的情况下,2020年前11月,汕头市产业工程完成投资166.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提前两个月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其中,光学级BOPET薄膜生产线项目、乐百讯科技园、汕头二八九新经济产业园已顺利竣工投产;汕头新型特种印制电路板项目、汕头天环冷链物流仓储项目及汕头市粤东江南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均加快建设。
“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必须把汕头打造成区域产业、科技中心。”林东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发展现代化产业需要大投入才能见效,因此需要省级以上层面来支持和带动。
金春霞也建议,要对欠发达地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给予更多政策、技术、资金等要素倾斜。“汕头目前已形成纺织服装、玩具动漫等优势传统支柱产业,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亟须更多政策、技术等方面的扶持。”她说。
加快打造区域“四大高地”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等五大现代化都市圈要增强集聚功能,引导常住人口向中心城市、城市群和城镇有序转移,以常住人口为基准合理配置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
围绕加快推进汕潮揭都市群发展,汕头市着力打造区域教育、医疗、文化、商贸“四大高地”,特别是去年以来,加快建设总投资68亿元的在校规模2万人的汕大东校区,总投资25亿元的广以南校区,汕大医学院附一院等11个项目建设;全力做好小公园开埠区保育活化工作;大手笔规划建设龙湖中央商务区等,不断提升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能级。
数据显示,去年1—11月,汕头全市民生保障项目完成投资271.9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01.1%,提前完成年度计划。如重点医疗卫生项目建设方面,市中心医院易地重建、市公共卫生医学中心、市第二人民医院改扩建项目顺利开工;汕头国际眼科中心易地扩建项目、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易地重建项目,以及汕头国瑞医院、白求恩潮阳医院等项目正加快主体结构施工;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皮肤性病防治院等三个易地扩建项目按计划推进,将于今年建成。
一线行动
汕潮揭“一小时交通圈”建设再提速
“现在去汕头市区,我基本都会走汕湛高速。以前走国省道要一个小时,现在只需不到40分钟。”家住潮阳区铜盂镇草尾村的洪先生告诉记者,自从汕湛高速开通之后,他在铜盂(草尾)出入口就能上高速,往返两地更加频繁。
记者了解到,今年元旦假期,汕湛高速汕头境内汕头南、潮阳东、潮阳北、铜盂、峡山五个收费站总车流量逾9万车次,新开通的潮汕环线高速公路全线收费站三天车流量近13万车次。这两条于去年底新开通的高速公路,进一步完善粤东片区高速公路路网布局,形成多环高速公路网络及连接港口、机场、高铁站的快速通道,为市民出行提供了全新选择。
如今,汕头市高速公路路网越织越密,沈海、汕昆、甬莞、揭惠、汕湛、潮汕环线这6条已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形成环环相扣的高速公路网络。目前,汕头境内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23公里,密度由原来约6公里/百平方公里一举跃升到11公里/百平方公里,有力地促进了汕头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汕头正在推进新一轮高速公路规划建设。据《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20-2035年)》,未来汕头将新增3条高速公路,包括汕昆高速南澳联络线、汕头至饶平沿海高速、梅潮高速南延等3条快速通道,旨在进一步支撑汕头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促进汕潮揭都市圈发展。
其中,汕昆高速南澳联络线汕头段,总投资77.59亿元,位于潮州市潮安区和汕头市澄海区境内,全长33.3公里,其中潮州段15.5公里、汕头段17.8公里。汕头段起点于汕汾高速澄海区上华镇湖心互通附近,沿汕头市澄海区规划的莲河路向东联结国道324线、省道504线等干线公路后直达南澳大桥桥头。
与此同时,谋划汕头至饶平沿海高速(汕汾高速复线)、梅潮高速南延线建设。其中,汕头至饶平沿海高速(汕汾高速复线),长48公里,汕头段约30公里;梅潮高速南延线,长约16公里,汕头段约12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这三条新规划的高速公路汕头段线路主要集中于澄海区境内。届时,澄海全区境内将形成一个高速公路闭环,澄海高速公路路网明显落后于其他区县的现状将有望得到改变。3条高速公路建成后,将极大提升汕头北部地区与潮州、揭阳等地的互联互通,增强汕头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助推汕头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
新闻推荐
省政府工作报告列出新一年工作“任务清单”。记者了解到,围绕“十四五”规划,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为汕头“量身定制”了...